滇禿瘡花

滇禿瘡花所屬Papaveraceae,分布滇西北(麗江、鶴慶),生於海拔1700—2800米的草坡。四川西部亦產。模式采於康定。

基本信息

概述:

所屬卷:Dicranostigma Hook. F. et Thoms.
所屬科:Papaveraceae
中文名:滇禿瘡花
文獻來源:Dicranostigma franchetianum(Prain) Fedde(1909)*; Hand.-Mazz. (1931); Fedde in Engl. et Pranil(1936)*; Airy. Shaw et Sealy in Curtis(1935)*.
Chelidonium franchetianum Prain (1895).
描述欄位:草本,高15—20厘米。莖多數,上部分枝,被短柔毛。基生葉狹倒被針形,長6—15(20)厘米,寬2-4厘米,羽狀深裂,裂片4—6對,疏離,裂片間通常圓形,具羽狀深裂、淺裂或呈波狀,其先端均為圓形、鈍或凸尖;具葉柄,長2—5厘米。莖生葉長1—3厘米,無柄,半抱莖。花3—5朵於莖或分枝頂端組成聚傘狀花序;花梗長2—3厘米;花芽卵形,長0.7-1.3厘米;萼片寬卵形,長約1厘米,無毛,先端漸尖成距,至末端略擴大,連距全長達1.5毫米;花瓣近圓形,長約1厘米,黃色;雄蕊多數,花絲絲狀,長約3毫米,花葯長圓形,開裂後弧曲;子房狹圓柱形,長約6毫米,無毛,密具疣狀突起,花柱極短,柱頭2裂,直立。蒴果線形,長6.5-7.5厘米,寬約0.2厘米,無毛,2瓣自先端開裂至近基部。種子卵珠形,長約0.5毫米,具網紋。花果期3—9月。
分布及生境:分布滇西北(麗江、鶴慶),生於海拔1700—2800米的草坡。四川西部亦產。模式采於康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