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花籃

滁州花籃

滁州氣候溫和濕潤,境內山巒疊翠,盛產淡竹、元竹等。竹皮青翠,竹質堅韌,纖維細長,富有彈性,是竹編工藝晶的最佳原料。滁州竹籃名牌有“舟籃”(又稱(f腰籃”、“元寶籃”)和“貓嘆氣”滁州竹編,是安徽省傳統的名牌產品,獨具一格的藝術之花。尤其是滁州竹籃(亦稱州籃、舟籃)、“貓嘆”等,工藝精巧,造型新穎,質地堅固,既有實用價值,又可作觀賞工藝飾品,極富有地方風格和民俗特色。曾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還出口到日本、美國及西歐等國家,在國內外市場頗受青睞。滁州竹籃有名,主要是工藝精湛,製作考究。90年代初,有滁州人創辦竹編工藝漆器廠,將竹編工藝品用清漆、黑漆等化工原料塗飾,遠銷至北京、天津等地及港台海外。

基本介紹

滁州特產花籃 又稱“州籃”,據傳有一千多年歷史。滁州氣候溫和濕潤,境內山巒疊翠,盛產淡竹、元竹等。竹皮青翠,竹質堅韌,纖維細長,富有彈性,是竹編工藝晶的最佳原料。

滁州花籃名稱有“舟籃”、“腰籃”、“元寶籃”和“貓嘆氣”(因盛食物加蓋,貓無奈何而俗稱)。

滁州花籃滁州花籃

舟籃,其形似船舟,故名。又因產於滁州,亦名“州籃”,農村人俗稱“腰籃”。因形又似元寶,亦稱“元寶籃”。“貓嘆氣”,是一種球形的圓屜,帶蓋,專用以居家存放點心果品,既嚴絲合縫,且通風透氣。還有筲箕和花籃,大小不等,半圓大口,敦敦實實,工藝精細,漂衣、淘米、洗菜極為實用。

產品特點

滁州竹編,是安徽省傳統的名牌產品,特別是滁州花籃,更是獨具一格的藝術之花,既有實用價值,又可作觀賞工藝飾品。

滁州花籃編技精巧,造型新穎,質地堅固,美觀實用,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追溯歷史

1912年-1949年(民國年間),滁城的篾工經過選竹、破篾、漂磨、編織等工序精製成竹器產品,其造型美觀,圖案新穎,色彩鮮艷,篾紋細密,立體感強。

自津浦鐵路通軌以來,原滁縣東關(遵陽街)一條街上有三分之一人家都從事竹編,其主要產品有籃、筐籮、篩、簍、簸箕、“貓嘆氣”等;種類繁多,目不暇接;有的產品還編上福、壽喜、等工藝圖案,令人叫絕,愛不釋手。

滁州西部山區盛產青竹。據民國初年《滁縣鄉土志》記載:“篾工較善,劈竹為絲,編成網籃、提籃、籮筐、米篩等品,細密而堅,最稱適用。乘津浦車過滁者,於站旁購買,多爭先恐後焉。其中以‘舟籃’名聲最著。”

傳說清代某年,滁州來了一位州官,久聞滁州籃有名氣,即召來200個篾工,令他們同時編制同一規格“舟籃”,結果200個舟籃編得一模一樣.令州官讚嘆不已。

製作原料

竹編以元、毛竹為原料。滁介江淮,氣候濕潤,適宜竹類生長,且土質好,滁竹久不生蟲。據光緒《滁州志》記載:境內有“水竹、青竹、斑竹、鳳尾竹、淡竹、紫竹、慈孝竹”等多種。尤以西部山區花山等地的元竹、水竹,竹質堅韌,纖維細密,皮青簧柔,極富有彈性,最適宜編織花籃。

發展概況

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這項傳統工藝產品。1952年即組織110餘人的竹器生產合作社,到1958年已發展到200餘名職工,年產值達52.5萬元。竹編行業以生產小農具為主。1964年,滁縣專區組織舉辦竹器行業竹編比賽,滁縣竹器社的工人榮獲全地區第一名。1973年滁縣竹器社成立竹編工藝品外貿車間,選配技藝精湛的工人40餘人,編制滁州特產,向國外出口。1974年,竹編工藝出口創匯2.37萬美元。 1990年代初,有滁州人創辦竹編工藝漆器廠,將竹編工藝品用清漆、黑漆等化工原料塗飾,遠銷至北京、天津等地及港台海外。曾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還出口到日本、美國及西歐等國家,在國內外市場頗受青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