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夫人

宋徽宗時,景寧有湯氏人家生下一女,溫良純粹,神異幽嫻,修道好善,事親至孝。 高宗大幸,降旨敕封:靈應神女惠澤夫人。 湯女仙,徽宗時人,居剌木山下,旱時引下田水倒留以灌上田,結廬山巔修煉,遂飛升去。

簡介

湯夫人為浙西南閩東北地方信仰的神祗。祀湯夫人在這些也甚為盛行,許多地方均可見到湯夫人廟。祭祀湯夫人的主要目的是祈雨保豐收。

《宋神女傳》有關"湯夫人"的記載

宋徽宗時,景寧有湯氏人家生下一女,溫良純粹,神異幽嫻,修道好善,事親至孝。 祟寧元年(1102)壬午歲,結廬山之巔,偕親而處,服勞奉養,備極殷勤。紹興甲子(1144)秋七月十五日,白日飛升。至高宗建都臨安臨安縣(今之杭州),經營宮室,籌劃樹木而不可得。神女運木顯靈,以供國用。忽起清風一道,而不可見其跡,驗厥木,皆有敕木二字。高宗大幸,降旨敕封:靈應神女惠澤夫人。詣之曰:敕木山遇有水旱疾苦,禱焉回響。至今人皆祀之,迄大元順帝至正二年壬午歲,天然和尚開山供奉,募緣開創祠寧。後逐漸廣受許多地區鄉民的祭祀。

景寧縣誌載

湯女仙,徽宗時人,居剌木山下,旱時引下田水倒留以灌上田,結廬山巔修煉,遂飛升去。南渡時,厥顯靈異,運木於朝,以資國用,高宗大嘉,降剌褒封。敕木山之名就是由此而來的。民間傳說大體相同。由助父墾荒、引水解旱、修煉飛天、運木獲敕等主要情節組成。當地畲族古代歌手還編了長達124行畲族長歌《湯氏夫人歌》,來歌頌這位畲漢民眾共欽的敕木山區墾荒女子。每逢香期,除來自景寧、雲和兩縣各地外,還有泰順、文成、倉南等縣的人們,前來觀瞻朝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