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湖北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湖北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源於湖北工程學院於1975年創立的物理系。開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光源與照明、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與物理學本科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本科項目和湖北省本科品牌專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為湖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和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本科項目,物理學為湖北工程學院本科品牌專業。學院與湖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和武漢紡織大學聯合招生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位碩士,與南昌航空大學聯合招生光學工程專業學位碩士。

學院簡介

湖北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湖北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湖北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源於1975年創立的孝感學院物理系,已初步發展成為基礎理論研究有優勢、工程套用研究有特點的理工學院。

專業介紹

學院設有物理學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和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開辦了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和一個套用電子技術專科專業。其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在建湖北高校本科品牌專業,物理學專業是孝感學院本科品牌專業。

學院現有光學工程一級重點學科和光學、凝聚態物理兩個二級重點學科,其中光學學科為湖北省在建碩士點學科。學院與華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孝感市集成光電子器件校企共建研發中心”。

物理學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學基礎、計算機套用基礎,受到良好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技術適應能力,能夠在物理學或相關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套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1、具有較紮實的數理基礎。

2、較為系統地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及基本實驗技能,具有較紮實的教學基礎,了解物理學前沿、發展動態和套用前景。

3、具備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和較強的只是更新能力,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受到初步的基本能力。

4、較熟悉地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學術論文撰寫的基本技能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能力。

5、了解國家科學技術、智慧財產權等相關政策和法規。

6、掌握一門外語,具有熟練閱讀相關專業外文文獻能力。

7、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較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創新精神。

三、培養對象:四年本科學歷, 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四、主要課程: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數學物理方法、C語言、熱學、原子物理、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固體物理、近代物理實驗、中學物理教學論、學與教的心理學、當代教育學、現代教育技術、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邏輯電路、微機原理、畢業論文

學位課程:力學、電磁學、光學、量子力學

主要專業實驗:普通物理實驗(力、熱、電、光)

實踐性教學環節:教育實習、畢業論文等。

五、就業方向:

畢業生適合從事中學物理教學及職業中專相關課程的教學與教學研究工作。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創新精神,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基礎,掌握電子信息領域裡系統、紮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受到良好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夠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套用型、複合型人才,並為碩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優質的生源。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主要學習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受到科學實驗和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套用研究與技術開發以及系統集成的基本能力。

基本要求:

1、具有較紮實的數理基礎;

2、掌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3、熟悉電子信息產業政策及國內外有關智慧財產權的法律法規,了解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4、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術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科技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5、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強的英語綜合套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在今後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能熟練進行外文閱讀、有一定的科技外語寫作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較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創新精神。

三、培養對象:四年本科學歷,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四、主要課程:

主幹課程:數理系列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統計、數學物理方法、大學物理)、電路分析系列課程(電路分析、數字邏輯電路、低頻電子電路、高頻電子線路),計算機系列課程(計算機基礎、微機原理及套用、單片機原理及套用),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電子電路實驗,畢業設計。

學位課程:電路分析,低頻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信號與系統

專業主要實驗:

大學物理實驗,電子電路實驗,通信技術實驗,信號處理技術實驗。

實踐性教學環節:

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

五、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電子信息、郵電通信、廣播電視、金融、國防、中等院校、高技術產業等行業和部門從事科學研究、產品設計、教學、技術開發與管理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創新精神,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基礎,掌握電子技術和信息科學領域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夠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套用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碩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優質的生源。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受到科學實驗和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套用研究與技術開發以及系統集成的基本能力。

基本要求:

1、具有較紮實的數理基礎;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廣泛的工作範圍;

3、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

4、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套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套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5、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6、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8、具有較強的英語綜合套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在今後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能熟練進行外文閱讀、有一定的科技外語寫作能力。

9、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較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創新精神。

三、培養對象:

四年本科學歷,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四、主要課程:

主幹課程:數理系列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統計、數學物理方法、大學物理)、電路分析系列課程(電路分析、數字邏輯電路、低頻電子電路、高頻電子線路),計算機系列課程(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式設計、單片機原理及套用),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通信原理,電子電路實驗,畢業設計。

學位課程:低頻電子電路,高頻電子電路,數字邏輯電路,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

主要專業實驗:物理實驗、電子技術實驗、微機原理與接口實驗、近代電子實驗等。

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

五、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電子信息、郵電通信、廣播電視、航空航天、計算機及套用、金融、國防、高等院校、高技術產業等 部門從事科研、教學、開發與管理工作。

獲得成果

全院在職教工43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職稱教師9人,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8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五年共承擔省級以上教學研究項目5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20餘篇,出版教材十餘部。獲各類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丁么明教授的“新課程背景下中學教師專業能力的結構及其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2010年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電子電路教學團隊”被授予湖北省高校教學團隊,《電路分析》被評為湖北省精品課程。近五年共承擔縱向科研項目47項,資助經費和院配套金費達209.7萬元;與企事業單位合作項目3項,經費60萬元。完成省市科研項目6項。“十一五”期間公開發表科研論文237篇,其中被SCI 收錄論文71篇,被EI 收錄論文21篇。每年人均在國際刊物,國家級、省級刊物公開發表論文4.7篇。取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2項,獲國家級專利3項。

學院設有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在校外建有6個產學研實習與就業基地。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下設電工實驗室、模擬電路實驗室、數字電路實驗室、單片機技術實驗室、接口技術實驗室、電子技術綜合實驗室、通信技術綜合實驗室、光電技術綜合實驗室、電子工藝實驗室、創新實驗室及基礎物理實驗室等11個實驗室。實驗中心面積約12000平方米,現有800元以上的儀器設備2018台套,總資產625.44萬元,2006年被湖北省教育廳授予“湖北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稱號。

學院重視黨建和文明建設工作。學院黨總支部先後被校黨委授予先進黨總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學院先後被授予“十星級文明單位”、“標兵文明單位” 、“最佳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並被推薦為孝感市市直文明單位。學院思想政治工作被授予2005年“湖北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基層單位”。群體活動被授予2002年“湖北省民眾體育活動先進單位”。

學院領導

黨總支書記:徐又紅;

學院院長:呂昊

辦學歷史

建設成果

5年來,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地廳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等40餘項,與企事業單位合作項目10餘項,總經費達500餘萬元。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Opt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Electrochimica Acta和物理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申請專利60餘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8項、新型實用專利30多項、軟體著作權6項。3篇論文獲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1篇論文獲湖北省物理學會優秀論文獎二等獎,1篇文章被選為封面( Journal Cover)文章。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個人參與),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個人參與)、孝感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校企合作

學院與眾恆源照明、深圳迪斯科技、湖北華中光電等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協定,與惠州雷士照明、中國南玻集團、崑山啟佳通訊、崑山仁寶集團、南京群志光電等20多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這些企業擇優錄用我院相關專業畢業生。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批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53人,專任教師38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職稱13人,博士21人,碩士22人。國家自然科學科學獎二等獎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孝感市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兼職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紡織大學和南昌航空大學碩士生導師15人。

教學建設

學院現有光學工程省級重點學科、湖北省在建碩士點光學學科、凝聚態物理校級重點學科,建有湖北省高等學校電子電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湖北省電工電子教學示範中心和湖北省光電信息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學院擁有《電路分析》湖北省精品課程、《數字邏輯電路》、《大學物理》、《信號與系統》、《光學》等一批校級精品課程。

現任領導

學院院長:呂昊

分工:全面主持院行政工作,全面負責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建設、財務管理、招生與就業及人才引進等工作;

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又紅

分工:全面主持院黨建工作,分管就業、校友聯絡、學院文化建設和文體活動工作;

學院副院長:周傳璘

分工:分管學院日常教學工作,完成其它專項工作;

學院副院長:余華清

分工:分管學院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和學術交流,完成其它專項工作;

學院副院長:林宏

分工:分管實踐教學、實驗室、學院行政辦公室、消防安全和保衛,完成其它專項工作;

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許幸子

分工:分管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學生辦公室、校外實習基地,完成其它專項工作;

正院級調研員:王新民

正院級調研員:孫春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