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慧錫兩山記

游慧錫兩山記

游慧錫兩山記是晚明時期的遊記散文。作者王思任。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明代散文明代散文

游慧錫兩山記

越人自北歸,望見錫山,如見眷屬,其飛青天半,久暍而得漿也。然地下之漿,又慧泉首妙。居人皆蔣姓,市泉酒獨佳。有婦折閱,意閒態遠,予樂過之。買泥人,買紙雞,買木虎,買蘭陵面具,買小刀戟,以貽兒輩。至其酒,出淨磁,許先嘗論值。予丐洌者清者,渠言燥點擇奉,吃甜酒尚可做人乎?冤家,直得一死。沈丘壑曰:“若使文君當壚,置相如何地也?”入寺禮佛後,揖泉而酌之。

同上慧顛,望太湖茫茫然,銅墨之影,亦在雲鳧霞雁之際。下則客肆具整,魚鮮肉旨,此維揚、白下所不敢望者。湎沃後,探愚谷園,已廢。但其泉猶屣響,終不若秦園之石盤骨潔、老樹豐稜也。西上錫山,看城內萬室鱗次,繡膏錦水,真吳會一福壤也。浮圖初建而孫鼎元出,再修而華會榜興,則信乎有地脈哉。

歸舟則人士聯翩,笙歌弦索,如五色雲中特聞琉璃霓羽,恍然葉法善挈三郎與玉環走月橋,看廣陵燈事者。不亦樂乎,不亦悅乎。

作品注釋

(1)慧錫兩山:慧山,在江蘇無錫西,又名惠山。錫山,慧山東峰脈斷處突起的小峰。

(2)暍(hè賀):中暑。

(3)慧泉:在慧山第一峰白石塢下,唐代陸羽以此為天下第二泉。

(4)折閱:減低售價。

(5)蘭陵面具:北齊高長恭封蘭陵武王,才武而貌美,常戴面具對敵。此指各種面具。

(6)直得:值得。

(7)文君當壚: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後,生活窮困,二人在臨邛開一酒店,卓文君當壚賣酒,司馬相如與傭人洗滌器皿。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8)維揚:揚州。白下:南京。

(9)湎沃:指飲酒。

(10)吳會:秦漢時會稽郡郡治在吳縣,郡縣連稱為吳會,在今蘇州一帶。

(11)浮圖:塔。

(12)霓羽:指《霓裳羽衣曲》,相傳唐玄宗游月宮,聞仙樂,歸而記之,遂成此曲。

(13)葉法善:唐玄宗時道士,相傳曾引導唐玄宗游月宮。三郎:唐玄宗。玉環:楊玉環。

(14)廣陵:揚州

作品賞析

王思任王思任

晚明時期的小品文往往從平常與細瑣處透露出作家體察生活涵義、領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顯得情趣盎然,體現了文章生活化、個人化的特點。《游慧錫兩山記》中描寫了這樣一種風情:“居人皆蔣姓,市泉酒獨佳。有婦折閱,意閒態遠,予樂過之。……至其酒,出淨磁,許先嘗論值。予丐冽者清者,渠言:‘燥點擇奉,吃甜酒尚可做人乎?’冤家,直得一死!”一個是希望買到“冽者清者”好酒的酒客,一個是善於經營與周旋的賣酒婦,兩者的言語舉動構成一幅平常而意趣橫生的生活小景,語言也風趣放達。張岱在《王謔庵先生傳》中評價作者說:“聰明絕世,出言靈巧,與人諧謔,矢口放言,略無忌憚。”這篇散文能反映出他性情的一二。

作者簡介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號謔庵,浙江山陰(今紹興)人。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曾知興平、當塗、青浦三縣,又任袁州推官、九江僉事。清兵破南京後,魯王監國,任命王思任為禮部右侍郎,進尚書。1646年(順治三年),紹興為清兵所破,閉門大書“不降”,絕食而死。王思任的遊記散文較有名。著作有《王季重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