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凌雲

游凌雲

游凌雲,男,出生於1892年,四川蒲江大興場白蠟溝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

基本信息

游凌雲:(公元1892~1944年),字其相,四川蒲江大興場白蠟溝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

生平經歷

游凌雲游凌雲

1913年“二次革命”,游凌雲去南京參加了柏文蔚將校團討袁(世凱),反對帝制;赴上海參加攻打製造局之役中,作戰奮勇嶄露頭角。1915年,李家鈺在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畢業後,在川軍充任見習軍官,繼在川軍第三師師長鄧錫候部下任團長、旅長。1924年,擔任四川陸軍第一師師長。

1925年,楊森發動“統一之戰”,游凌雲參與劉湘等倒楊。他先後攻下榮昌、內江、仁壽等縣,並進占成都菸酒總局和造幣廠,製造不合格之半圓銀幣及當二百之銅鋪幣強行流通,從中搜括民財。同年,在四川軍閥爭奪防區中,游凌雲占有遂寧、安岳、樂至、潼南等縣。李家鈺在其防區內自委官吏,攤派捐稅,估提鹽價。製造槍彈,培訓官佐,擁兵自重,稱“遂寧王”。1927年,原四川邊防軍總司令賴心輝被劉文輝等人合謀扣留,被迫通電下野,便由李家鈺充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職,時年三十五歲。

1932~1933年,因劉湘、劉文輝互相傾軋,矛盾激化而發生的“二劉之戰”,游凌雲率部下一萬餘人進攻劉文輝防區。在劉文輝的千里岷江防線被突破後,游凌雲部乘勢追進,將劉文輝部師長陳光藻、旅長石肇武俘獲。石肇武系土匪出身,被劉文輝招安後收為乾兒子,駐防成都時姦淫估霸,無惡不作。李家鈺將石肇武處死,首級運到成都,在少城公園示眾三天,人心稱快。

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進入川北,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10月,劉湘任命李家鈺為四川剿匪第三路總指揮,李家鈺夥同羅澤洲部組成三萬多人的兵力進攻川陝蘇區。1934年1月,游凌雲、羅澤洲部進抵儀隴,先後在城郊五里墩、鼎山一帶,遭紅九軍二十七師重創,被子殲八百餘人。同年7月,李家鈺協同楊森、潘文華部在飛機掩護下,輪番進攻通江縣北紅軍陣地,被紅軍全殲其一個營,李家鈺部渡梁永河潰逃。13日,紅三十軍在巴中以東的右埡口大破李家鈺軍,殲其四個團後收復巴中,把圍剿的川軍逐出了蘇區。

1934年底,游凌雲督飭所部兩團及工兵兩連人力,修成蒲江至新津全長四十五公里的簡易公路,即現今蒲江至成都公路蒲新段原路基。同時,李家鈺還委派邛、蒲公路局長錢文軒,鳩工修築蒲、邛公路,完成蒲江北門至西崍板橋鋪路基二十餘公里。

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徵到達茂縣土門。游凌雲奉令轉移灌縣堵截。所部在進至汶川、威州道上的板橋溝,被紅九軍突破防線,李家鈺部營長耿伯萍跳泯江淹死,全營覆滅。鏇紅九軍又在理番嶺崗山奇襲並重創李家鈺部第二混成旅第四團,團長龔彬戰敗隻身脫逃。戰後,李家鈺受蔣中正嚴斥,李家鈺為泄怒將龔彬槍決。10月,蔣中正縮編川軍,任李為陸軍整編一○四師師長兼四川第一綏靖區司令官,令其遠戍西昌。11月13日,紅軍進逼名山、雅安,李家鈺受命率四個旅兵力至百丈一線同紅軍接火,李家鈺部又傷亡、被俘八百餘人。1936年2月,紅軍勝利完成反堵截、追尾任務,揮師北上。川軍各部追堵失敗,李家鈺只得率部就防西昌。事後川軍再次整編,李家鈺任四十七軍軍長。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寇大舉入侵,國勢垂危。游凌雲出自民族義憤,通電請纓殺敵。蔣中正迫於全國民革命軍民抗日聲勢,同時達到他排斥、削弱異己的目的,於同年8月密令李家鈺等部川軍出川抗戰。李家鈺接電令於9月初率四十七軍一○四、一七八兩師約一萬八千人從西昌出發,部隊單衣草鞋,行程一千五百餘公里,12月始抵達晉東南抗日前線,布防於太行山區之長治、長子、黎城、潞城一帶。李家鈺在抗日前線,深受全民團結救亡高潮和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和鼓舞,對過去積極從事內戰的罪愆有所悔悟,幡然致力於國共合作,殺敵致果。游凌雲部駐防長治,與八路軍炮兵部隊聯防守城,雙方關係融洽。八路軍一二九師劉伯承師長因公經長治,游凌雲曾敦請他向四十七軍營以上軍官講授抗日游擊戰術。游凌雲並先後派遣幾位營長,到八路軍總部抗日游擊戰術訓練班學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