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巴士K65線

港鐵巴士K65線

港鐵巴士K65線是由港鐵營運的一條港鐵巴士(新界西北)路線,來往元朗東及流浮山。

歷史

•來往元朗至流浮山的巴士服務,早於1961年4月6日已提供,全程收費30¢,當時是由九巴經營的,編號為24。

•1973年7月16日:24更改路線編號為55。

•1988年8月8日:此路線由九廣鐵路輕便鐵路部接辦,並於同年9月25日配合九廣輕鐵(現稱輕鐵)首期通車再度更改為655,並提供接駁輕鐵服務。

•2003年12月14日:九廣西鐵(現稱西鐵線)即將通車,九鐵重組旗下的輕鐵接駁巴士線,所有路線均以“K”為首,655線改稱為K65線。

•2009年4月6日:由於乘搭西鐵線可以在屏廈路轉乘此路線往流浮山,為節省行車時間,往流浮山方向不再繞經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同時增設一班特別班次,星期一至五08:10由流浮山開出,以雙層空調巴士行走,改經天福路、朗天路、宏達路及媽橫路,不經坑尾村一段屏廈路。

•2011年8月21日:此路線往元朗東方向亦不再繞經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2013年3月起:因應本線已經全線採用雙層巴士,取消其特快班次。

•2013年9月2日:加密平日班次至10-16分鐘一班,於平日繁忙時段增設短途特別班次(流浮山至天水圍鐵路站),舒緩流浮山至天水圍站的巨大客量。

服務時間班次

元朗東開流浮山開
服務日期服務時間班次(分鐘)服務日期服務時間班次(分鐘)
逢星期一至六06:00-23:4510~16逢星期一至六06:00-23:1510~16
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06:00-23:4513~16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06:00-23:1513~16

行車資料

行車路線

•元朗東開途經:朗樂路,青山公路-元朗段,青山公路-屏山段,屏廈路,流浮山道,迴旋處。

•流浮山開途經:迴旋處,流浮山道,屏廈路,青山公路-屏山段,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日路,朗樂路。

車站一覽

流浮山方向元朗東方向
車站車站名稱位置車站車站名稱位置
1元朗東朗樂路1流浮山流浮山道
2又新街青山公路-元朗段2新慶村流浮山道
3大棠路青山公路-元朗段3沙江圍流浮山道
4康樂路青山公路-元朗段4鳳降村屏廈路
5元朗警署青山公路-元朗段5東頭村屏廈路
6輕鐵水邊圍站青山公路-屏山段6羅屋村屏廈路
7元朗公園青山公路-屏山段7錫降圍屏廈路
8朗邊青山公路-屏山段8廈村屏廈路
9屏山屏興里屏廈路9沙洲里村屏廈路
10坑尾村屏廈路10天盛苑屏廈路
11輕鐵坑尾村站屏廈路11輕鐵坑尾村站屏廈路
12天盛苑屏廈路12坑尾村屏廈路
13石埗路屏廈路13屏山屏興里屏廈路
14沙洲里村屏廈路14輕鐵屏山站青山公路-屏山段
15廈村屏廈路15輕鐵水邊圍站青山公路-屏山段
16錫降圍屏廈路16元朗廣場青山公路-元朗段
17羅屋村屏廈路17開心廣場青山公路-元朗段
18東頭村(南)屏廈路18谷亭街青山公路-元朗段
19東頭村(北)屏廈路19元朗東朗樂路
20鳳降村屏廈路
21沙江圍流浮山道
22新慶村流浮山道
23流浮山流浮山道

收費

車費現金八達通
成人$4.5
特惠小童、長者及12歲以下殘疾兒童$2.0
學生及12-64歲殘疾人士$4.5$2.0
  • 3至11歲為小童;65歲或以上為長者。
  • 乘客可以現金或八達通於上車時付款,不設找續。
  • 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份”個人八達通繳付車資,可享有 特惠車費優惠,費用相等於小童車費,如以現金繳付車費,則必須繳付 成人車費
  •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以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包括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兒童)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繳付車資,可享有每程 $2.0或特惠車費(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12-64歲殘疾人士如以現金繳付車費,則必須繳付 成人車費
  • 持有屯門-南昌全月通加強版、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或機場快線旅遊票之乘客在車票有效期內確認八達通乘搭本路線,可獲免費。
  • 持有屯門-南昌全日通之乘客,向車長出示有效車票及登車證,可獲免費乘搭本路線。
  • 所有港鐵車票(包括但不限於輕鐵車票、港鐵紀念車票及搭十送一車票等;不包括屯門-南昌全日通及指定日子使用的紀念車票),不會獲得免費轉乘優惠。
  • 港鐵公司職員及家屬(不包括外判職員)可免費乘搭本路線,惟必須拍職員或職員家屬八達通。
  • 使用八達通的乘客,於上車拍卡後一小時內轉乘港鐵市區線/輕鐵,或於港鐵市區線出閘/輕鐵出站後一小時內轉乘本線,本路線車資可獲減免。
  • 如轉乘模式為輕鐵/港鐵巴士→港鐵(西鐵線)→輕鐵/港鐵巴士,整個轉乘行程不可超過兩小時。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1小時內轉乘K66線、K68線、K75線、K75P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可免收車資。

用車

港鐵巴士K65線用車 港鐵巴士K65線用車

由於受到屏廈路近坑尾村的路面限制,此路線初時只用MCW 9.7米雙層巴士( 1**)行走,該批巴士於2005年退役後,改派1995年單層富豪B10M空調巴士( 4**)行走。

由於此路線於繁忙時間及假日都經常客滿以致中途站乘客未能上車,元朗區議會於2005年3月4日動議,要求九鐵增加班次或改派3軸雙層巴士行駛,並於2005年3月13日試行3軸雙層巴士,當日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九鐵巴士部及運輸署均有派代表到屏廈路近坑尾村的一段視察試行車情況,運輸署同意只需要將該彎位稍為拉直便可以安全地讓雙層巴士通過,及後透過屏山鄉事委員會諮詢,由於有村民反對及有地主要求巨額補償,計畫最後無疾而終。

及至兩鐵合併後,踏入2011年,富豪B10M單層巴士(4**)亦已屆遲暮之齡行將退役,因此港鐵巴士於2011年初訂購一批共9輛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140-148)雙軸雙層低地台空調巴士取而代之,該批巴士於珠海廣通車廠裝嵌車身,亦是港鐵巴士首款設有報站系統的巴士車款。2012年5月27日,首輛同款巴士(140/RJ7286)投入服務並行走此路線,此路線的常規班次正式能使用雙層特低地台巴士行走。同時象徵所有港鐵巴士路線均能提供特低地台巴士服務。自2012年9月2日起編號146的巴士正式投入服務後,K65開始全線以14*行走,之後富豪B10M只有需要才行走K65,直至退役。

在2013年1月5日至1月9日期間,因應有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14*)須進行大修和交通意外尚未復出的關係,本線更加派出1999年二手丹尼士三叉戟(7**)行走,令本線首次派出3軸雙層巴士行走。後來有時更會在14*充足的日子行走,數目不定。

而本線的繁忙時間特別班次的用車沒有限制,平日上繁其中一班特車之用車以 丹尼士三叉戟(7**)或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14*)為主,行K65前會柯打一單K76線。另一班特車其後會柯打K73線的綠牌車。另有兩班在上下午繁忙時間行走的特車只往天盛苑。而假日日間亦有一部只往天盛苑的特別車。

現時本線最多使用8輛巴士,主要派車為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14*)或丹尼士三叉戟(7**)。

用車數目

日子用車數目
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段6輛 + 1輛+2輛+1輛
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段及星期六繁忙時段6輛 + 2輛
星期一至六日間非繁忙時段5輛
星期日日間5輛 + 1輛
晚間非繁忙時段4輛

利用狀況

此路線為元朗區內一條主要的巴士路線,由於流浮山一帶以出產海鮮為名,尤其是蚝,雖然近年珠江三角洲水質污染日趨嚴重,加上鄉村人口遞減,流浮山的漁業,尤其是蚝產量已大不如前,同時又受到專線小巴33、34系及35的競爭,但該處仍有不少海鮮酒家,在假日有不少客人會乘搭該線往流浮山品嘗海鮮,而且可免費接駁輕鐵及西鐵線,因此該線的客流相當穩定,更換雙層巴士行走後因載客量有所提升,客量亦有所增長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