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塔

清初四塔

清初四塔是清大宗皇太極敕建的瀋陽城外的東、西,南,北四塔。南塔名為“廣慈寺”;北塔名為“法-輪-寺”;東塔名為“永光寺”;西塔名為“延壽寺”。

清初四塔 清初四塔是清大宗皇太極敕建的瀋陽城外的東、西,南,北四塔。南塔名為“廣慈寺”;北塔名為“法輪寺”;東塔名為“永光寺”;西塔名為“延壽寺”。四塔建於崇德五年(1640年),順治二年完工。乾隆皇帝曾為四寺題寫匾額,懸掛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為“慈育群靈”,延壽寺為“金粟祥光”,廣慈寺為“心宏彼岸”,法輪寺為“金鏡周園”。

簡介

四塔四寺除名稱和供奉的佛像不同之外,其建築規模和造型幾乎完全一致。
北塔法輪寺位於于洪區北塔街27號,占地約1萬多平方米,有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大殿、晾經樓、僧房等各式建築總計四十二間。大殿高懸乾隆御題“金鏡周圓”匾額,殿內供“天地佛”一尊,左右佛兩尊,菩薩八尊。“天地佛”俗稱“歡喜佛”,為男女擁抱交接狀,象徵“天地交泰”。天王殿內供奉彌勒佛、四大天王和韋馱。塔位於寺院的東北角,高21米左右,由基座、塔身、相輪三部分組成。基座為方形束腰須彌座,雕刻著西番蓮等紋飾。基座及壺門兩側各立石柱,雕刻著俯仰蓮、寶蓮花等紋飾,每面中間都用兩根石柱構成三個壺門。中間的壺門凸出,內置寶盆、火焰珠,兩側的壺門稍稍內收。基座之上是三層圓壇座,立著寶塔式的塔身,由磚砌成,共十三層,層層內收,塔身頂上為寶蓋、塔剎。 原四寺都有殿堂,據《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記載: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鐘鼓樓二座、山門三楹。寺東寶塔一座,禪堂僧房二十四間。延壽寺原有大殿五楹、經堂三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鐘鼓樓二座、寺西寶塔一座、山門三楹、晾經樓一楹、禪堂僧房三十間。廣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鐘鼓樓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門三楹……。現在四寺的殿堂,除法輪寺保留大殿五楹,天王殿三楹,東西配殿各五楹,寺北寶塔一座,山門三楹外,其它各寺的建築均已無存。四塔的建造形式,均為藏式喇嘛塔,是由基座、塔身、相輪三部分構成。基座為方形束腰須彌座,有上下框,在四角和每面中間立有兩根石柱,從而每面構成三個壼門。石柱上都雕有寶相花、西蕃蓮等紋飾。每面中間壼門置磚雕寶盆和火焰,左右壼門都有高大凸起的磚雕雄。獅。基座上框之上又起三層磚砌圓壇座。上面即是寶瓶式塔身塔身的南面辟有佛龕內供神牌,佛龕周圍嵌流麗的雲珠。塔身之上為十三層相輪,再上為塔剎,由銅鑄仰伏寶蓋、日、月、寶珠組成。寶蓋之下懸風鐸。西塔因年久失修,已殘破不堪,於1968年拆除。西塔塔身內出有五穀、松柏樹枝、香泥小塔、金銀塊和金珠、琥珀珠、瑪瑙珠、寶石珠等,還有多種文字的經卷。在地宮中出土了銅質鎏金天地佛(系密宗大威德金剛),天佛是一頭四面,頭戴王冠,頭上還有一立佛,十二隻手臂,手中握有降魔杵,捆仙索,照妖鏡等法器。地佛與天佛相擁,手中也握有法器。天地佛身下懸有許多人頭,腳下踩著一仰一伏的兩個魔身。地宮中還出有塔式小銀盒,盒內裝一小葫蘆,玉匜。在一景泰蘭盤內裝有琥珀珠、碧璽珠、藍色料珠、綠松石,紅寶石、藍寶石,孔雀石,是為七寶,還有果品等。當為天地佛供養之物。 清初四塔只有北塔和法輪寺保存較為完整,於1962年1月,瀋陽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南、北三塔相繼在80年代得到修復,西塔由於過分殘破,於1968年被折除。在拆除西塔時發現了地宮,出土了包括佛像在內的一批珍貴文物。1984年國家撥款對北塔進行了維修,並修復了法輪寺的大殿、山門、配殿,舉辦了佛教密宗藝術和盛京古城風貌陳列,新建了碑林,於1987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東塔,南塔也於1985年和1986年相繼修復,闢為公園和景點。1998年,西塔和延壽寺復建,西塔塔高26.33米,塔基座占地256平方米。延壽寺占地總面積4000平方米,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共占地800多平方米。殿內雕樑畫棟,古樸壯觀。

相臨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