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公園[唐山市]

南湖公園[唐山市]

唐山南湖公園全稱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市中心的南部,距市中心僅1公里,是唐山四大主體功能區之一南湖生態城的核心區,總體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是融自然生態、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為一體的大型城市中央生態公園。 公園現轄有愛尚莊園、小南湖公園、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地震遺址公園、南湖運動綠地、國家體育休閒基地、南湖紫天鵝莊、鳳凰台公園、植物園等大小公園。好玩南湖、生態南湖、神奇南湖、文化南湖準確概括了南湖的特色。湖水、綠地、城市森林、花草組合成了天然的生態景觀,置身優美的意境中,如江南水鄉,煙波如幻,任人遐想。

基本信息

簡介

南湖公園南湖公園
從空中俯瞰南湖公園,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全貌,形似啞鈴狀,東西窄,南北長。公園內湖水清澈,岸柳垂青,曲橋亭榭,鳥語花香,四季分明,勝似江南。如果站在南湖大橋上倚欄北望,眼前便出現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看上去好像盛開在水面上的一簇簇飄動的鮮花。各種回橋亭閣與湖光林色相映成韻,令人留連忘返。
暖季,這裡垂釣,划船,游泳;冷季,冰燈,滑雪,滑冰。每逢盛夏和初秋,這裡都要舉辦燈會、民俗風情展等各類活動;冰封時節,在白茫茫的湖面上舉辦的冰雪活動花樣繁多。特別是狗爬犁和駱駝爬犁,滿載著遊人的笑聲。
南湖公園水面面積達92萬平方米,湖水清澈,岸柳低垂、曲橋亭榭,勝似江南。是消遣休閒的好去處。

歷史沿革

南湖公園南湖公園
有關南湖公園的規劃,開始於日本人制定的《大新京都市計畫》。在這份計畫中,日本人構想,根據城市自然環境,降雨量,利用伊通河的幾條小支流,築壩形成人工湖,然後實行分流制排水,即污水排入伊通河,雨水存貯於人工湖。南湖公園正是基於這種構想,利用了伊通河支流興隆溝的水源,於1937年沿今天的工農大路修築了這條高10米,長800米的攔河壩,最終形成了今天這個人工湖。
公園中有一座大橋將南湖水域一分為二。60多年前,這裡也是一座橋,但不是這種鋼筋混濁凝土的拱橋,當時是一座木橋,名字叫垂虹橋。1948年8月,國民黨軍隊為阻止解放軍對長春的進攻,放火把它燒了。今天這座大橋建成於1979年,它的名字因南湖而得名,故稱南湖大橋。
淪陷時期,南湖公園便同當時的兒玉公園,大同公園等到其它幾個公園構成了城市的人文景觀,在這些公園中,南湖公園的水域面積最大,它不僅具有公園,排水的任用,同時還兼有城市備用水源的功能。
從淪陷時期的地圖上,可以看到公園北門的入口處胡一塊預留地,日本人計畫在這個位置建立一座宣戰糾集塔,以紀念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和勝利。1988年,就是這塊日本人想建紀念塔的地方,一座長春紀念碑拔地而起。
南湖風雨四亭的設計者——閻環
南湖風雨四亭設計者——閻環
南湖風雨四亭設計者——閻環
閻環,1926年3月出生,吉林長春人,曾用名閻哲。
1945年於長春藝術學院學習繪畫,抗戰勝利後又於長春大學攻讀文學,1949年畢業於國立長白師範學院美術系。
先後執教於吉林輕工業學院、吉林藝術學院,曾任造園藝術設計工程師,“文革”後任東北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現為該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吉林省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吉林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吉林省美術教育研究會名譽理事長,長春市第六、七屆政協常委。擅長透視學研究及工藝美術設計,尤長造園林及城市規劃設計。
作品有長春南湖公園的四亭橋(南湖風雨四亭)及人民公園正門的建築造型藝術設計等。著有《工藝美術製圖》,發表有論文《論工業美術及設計的現代化》等。

交通

火車站62路電車可達,或乘13、25、264路等車可達。門票免費開放。交通:火車站乘62、13、25、80、282、264路等車可達。

唐山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