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祖庵

華祖庵

華祖庵,位於安徽省毫州市,是為祭祀中東漢時期傑出的醫藥學家華佗的廟祠。原名華祖廟,為亳州一大勝跡。

基本信息

簡介

華祖庵華祖庵
華祖庵,位於亳州市永安街中段路北,東鄰三神廟和神農衣冠冢,南鄰曹操的鬥武營,是祭祀神醫華佗的廟堂。因廟的歷代主持皆為女僧,因此叫華佗庵。1961年郭沫若先生來亳,親題“華佗紀念館”館名,而後有現名。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祖庵建於何時已不可考。清代乾隆辛已年(公元1761年)修繕,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復修,同治年間又重修一次。

1962年,亳縣人民政府撥款進行維修,增設華佗紀念館 ,郭沫若題館名。 1980年又撥款維修。華祖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祖廟門前,有石獅一對,一雌一雄,足踏蓮花。進門便見正殿,殿門兩側廊柱上刻楹聯一付:“素論無傳一卷傷心獄吏火戶樞不朽 片言終在活人方”。正殿內塑華佗立像,像高2.7米。殿內陳列《華佗神方》、《華佗遺著》、《中藏經》、《華佗鄉 土別傳》等著作。左右兩面壁上六組雕塑生輝,反映出了華佗的生平事跡。正殿東側有兩偏門,南門曰“回春”,北門曰“濟世”,均為磚雕。兩偏門正中照壁上鑲郭沫若手書“華佗紀念館”刻石。由偏門入內,可見“自怡亭”,四角涼亭,傳為華佗休息之所。亭柱對聯云:“自是閒雲野鶴,怡然流水瑤琴”。亭對面室內陳列“全國華佗學術討論會”部分論文及資料彙編。室正中壁上掛大幅油畫,有“術比長桑,功牟良相”,楚圖南書林則徐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等聯語,室外廊柱上楹為:“善德善言善行總以善醫為善,名山名水名勝更因名人而名”等,讚頌華佗的善醫善行。

建築歷史

華祖庵華祖庵
華祖庵始建於唐宋年間,由廟祠、故居、古東園三個院落組成,占地面積8600平方米。廟祠內外雙獅雄踞,古木虬枝盤空,殿宇輝煌,肅穆莊嚴。神醫塑像,熱誠慈祥倔強飄逸,神采奕奕。這裡陳列著大量的醫史文獻和文物展品。西偏殿內,數組彩塑臘像,配以燈光布景,引人入勝。東院修竹門,華佗自怡亭翹首昂然。亭懸楹聯曰:“自是閒雲野鶴,怡然流水瑤琴”,這對華佗一生寫照是多么確切!穿過廟祠就是他的幫居。元化草堂立於高台之上,東廂名“益壽軒”。西廂“存珍齋”為其當年的藥房和看病的地方,分別系掛著中國歷代名醫畫像和其鄉土別傳以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題詞和繪畫。整個院落迥廊相接,松蒼柏老,竹翠梅寒,綠陰沉沉遭到廟祠相映後輝。繞過畫廊,進入古藥園,被垂柳吊槐覆蓋下的藥池,晶瑩綠泛,至善水榭與曲橋玉立其間,碧影波光晃然水晶宮時,一片竹籬柴扉間,滿植芍藥牡丹白菊曼陀羅玫瑰棕櫚等名貴中藥草及花卉,可謂藥圃流香,四季繁花爭艷。神醫閣五禽戲雲路橋和詩壁諸景,掩映在碧水綠樹間,古香古色,令人靜謚而神盪,悠思千古。這裡也是華佗紀念館的所在地,並且和中國醫藥博物館合在一起,展品豐富。自開放之日瞻仰勝跡、緬懷先哲的國內外各界人士絡繹不絕,華祖庵已成為世界研究華佗藥術的中心,歷史文化名城亳州的一處閃耀無限風光的景點。

亳州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