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任熊春山行旅圖

清任熊春山行旅圖

清任熊春山行旅圖,是清朝中國繪畫,作者是任熊。此畫從題跋上來看,是任熊為周閒畫的。畫得極為工整,仔細。可以看出任熊對其主人的一片苦心。任熊出身於一個貧苦的農家,少年喪父,寡母帶著子女艱難度日。年稍長,為餬口,任熊曾追隨一私塾師學畫肖像,後因不堪忍受刻板的學習方法,憤而出走,飄泊江湖,以賣畫為生。任熊善用如屈鐵盤絲般有稜角的線條,設色也厚重濃郁,鮮爆活跳。

基本信息

簡介

絹本設色,縱17.8厘米,橫54.4厘米。

此畫從題跋上來看,是任熊為周閒畫的。畫得極為工整,仔細。可以看出任熊對其主人的一片苦心。任熊出身於一個貧苦的農家,少年喪父,寡母帶著子女艱難度日。年稍長,為餬口,任熊曾追隨一私塾師學畫肖像,後因不堪忍受刻板的學習方法,憤而出走,飄泊江湖,以賣畫為生。任熊善用如屈鐵盤絲般有稜角的線條,設色也厚重濃郁,鮮爆活跳。

作者簡介

任熊,清代(1820-1864)一作(1823-1857)字渭長,號湘浦,別署任公子,浙江蕭山人。與任薰、任頤合稱“三任”,加任預也稱“四任”,又與朱熊、張熊合稱“滬上三熊”。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蟲魚、走獸,無一不精。其筆力雄厚,氣味靜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長人物,堪與陳洪綬並駕。嘗居蛟川姚梅伯(燮)家,為作大梅山民詩意圖一百二十幀。與酣落筆,二月余而成。為生平傑作之一。設境之奇,運筆之妙,令人但有讚嘆。有列仙酒牌、于越先賢傳、劍俠傳、高士傳等畫譜行世。鹹豐七年(一八五七)嘗作秋林共話圖。有《列仙酒牌》《于越先賢傳》《劍俠傳》《高士傳》等木刻圖譜行世,稱絕一〔清〕任熊洛神圖軸時。鹹豐七年(1857)嘗作《秋林共話圖》。傳世作品有《十萬圖冊》十頁、《姚燮詩意圖冊》《自畫像》軸等,現藏故宮博物院;鹹豐五年(1855)作《四梅圖》軸藏中國美術館;《為姚梅伯作人物冊》二十頁、《洛神圖》軸、《范湖草堂圖》卷藏上海博物館;《丁文蔚像》軸藏浙江省博物館;《少康像》冊頁藏南京市博物館;《瑤宮秋扇圖》軸藏南京博物院;《四季花卉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人物圖冊》藏廣州美術館。《寒松閣談藝瑣錄》、《讀畫輯略》、《海上墨林》、《遲鴻軒所見書畫錄》、《越中歷代畫人傳》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