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華富勞保工業用品有限公司

深圳市華富勞保工業用品有限公司

深圳市華富勞保工業用品有限公司是從事勞保用品、防靜電品、淨化用品的生產、 銷售集一體的工貿公司。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公司介紹

深圳市華富勞保工業用品有限公司,是從事勞保用品、防靜電品、淨化用品的生產、銷售集一體的工貿公司。主要經銷本公司華富手套廠生產的各種純綿、尼龍、棉紗、防靜電、手套及純棉指套等系列產品;同時代理南韓、馬來西亞。進口的無塵無粉、防靜電、防滑指套及無塵布、無塵紙、淨化棉簽、防靜電系列等產品;同時也兼銷乳膠、PVC、丁腈、耐酸鹼手套等,及口罩、耳塞、鞋套、工鞋、工衣等勞保工業用品。本公司是深圳市從事上述業務專業性、系列性較完善的公司,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主營產品

純綿、尼龍、棉紗、防靜電、手套、及口罩、耳塞、鞋套、工鞋、工衣等

深圳市華富勞保工業用品有限公司深圳市華富勞保工業用品有限公司

宗旨

"信譽、質量、服務"

勞保政策

2006年勞動保障工作要點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按照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的要求
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勞動保障工作要以落實政策、完善制度、推進法制建設為主線,
全面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加快完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積極推進失業保險、醫療保險
和工傷保險工作,保持勞務關係和諧穩定,大力加強維權工作和勞動保障法制建設,統籌兼
顧,協調推進其他各項工作。

一、全面推進政策落實,積極擴大就業

(一)推動政策落實。層層分解中央確定的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任務,落實目標責任制。
加強資金管理使用。開展就業再就業政策宣傳,組織聯合調研,專題總結交流,推進政策落
實。建立創業培訓、信用社區和小額貸款聯動機制。繼續推動非公有經濟擴大就業、吸納再
就業工作。妥善處理並軌遺留問題。

(二)搞好就業服務。進一步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強化勞動力市場管理,完善失業
登記和錄用備案制度,規範勞務派遣行為。推廣人本服務經驗,提高就業服務的專業化、制
度化和社會化水平。繼續組織實施再就業援助月活動、春風行動和技能崗位對接活動。加強
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平台建設。

(三)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上新台階。組織實施“新技師培養帶動計畫”,培養新技
師25萬人,完成“3年50萬計畫”。研究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的政策措施,探
索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機制模式,加大技術技能型、知識技能型、複合技能型人才培
養力度。組織第八屆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錶彰活動。總結東部培訓工程經驗,推動
建立公共實訓基地。

(四)繼續加強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工作。實施下崗失業人員技能再就業計畫和能
力促創業計畫,深入推動再就業培訓,廣泛開展創業培訓,探索培訓促進就業的工作機制。
組織實施“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技能導航計畫”,組織1000萬人(次)參加職業技能鑑定。全
面加強標準、命題、考務管理等基礎工作,強化鑑定質量,規範職業資格證書管理。加強職
業培訓教材建設。

(五)促進城鄉統籌就業。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畫,啟動技能扶貧項目和農
民工培訓示範基地建設工程,大力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搞好勞務輸出示範縣建設,推行培
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提升勞務輸出質量。將農村勞動
力納入公共就業服務範圍,加強和改善農民工就業服務。組織實施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場試
點工作。加強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統籌做好殘疾人就業、婦女就業及外國
人在華就業管理工作。

(六)加強失業調控。制定失業調控工作方案,搞好組織實施。做好國有企業重組改制
和關閉破產中的職工安置工作,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餘人
員,規範企業裁員行為,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研
究建立失業預警機制,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二、完善政策,強化管理,做好社會保險工作

(七)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的決定》,繼續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鞏固當期無拖欠的成果。改革
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逐步提高統籌層次。以個體工商戶和
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進一步擴大覆蓋面,參保人數達到185億。研究機關事業單位養老
保險制度改革。

(八)擴大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做好吉黑兩省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障體系試點的總
結評估工作。選擇6-8個省份開展做實個人賬戶試點。

(九)做好失業保險工作。完善失業保險金申領辦法,搞好與最低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標準之間的銜接,合理確定、調整待遇標準。在東部地區開展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
出範圍的試點,探索進一步發揮失業保險促進就業功能的辦法。研究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辦法,
以非公有制經濟單位為重點,擴大失業保險覆蓋範圍,參保人數達到108億。最佳化失業保
險業務流程,健全個人繳費記錄,改善服務手段,逐步實現失業保險業務全程信息化。

(十)研究完善城鎮醫療保障制度。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
靈活就業人員及進城務工人員參加醫療保險,有條件的地區逐步將城鎮居民納入基本醫療保
障體系,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50億。著力解決國有困難企業和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
參保資金來源問題。協同推進生育保險,加強制度建設,擴大覆蓋面,參保人數達到5300
萬。

(十一)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繼續以大中城市為重點地區、以高風險的煤炭和建築等
為重點行業、以農民工等為重點人群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參保人數達到9000萬。完善工傷
認定製度,推行勞動能力鑑定新標準,研究擬定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等標準,推行醫療服務協
議管理辦法,規範用藥管理,逐步解決國有企業“老工傷”問題。推進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
試點工作。

(十二)加強社會保險費征繳。積極推動社會保險費統一徵收與稽核,完善征繳工作獎
勵機制。繼續抓好以優勢行業企業為重點的征繳稽核、以醫療保險為重點的支付稽核和清理
企業欠費工作。

(十三)嚴格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研究制定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投資管理辦法,
指導做實個人賬戶的省份開展個人賬戶基金投資運營。進一步完善基金監管法規、政策,規
范管理監督行為。開展專項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費征繳、保險金髮放
和基金管理情況,嚴厲打擊騙取冒領保險金、挪用基金行為,確保基金安全。繼續加強全國
社會保障基金監管工作。完善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制度,做好基金決算工作。

(十四)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管理服務。繼續大力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
作,拓展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內容,提高社區管理比例。探索開展失業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社
區管理服務工作。建立規範、標準、統一和共享的資料庫,規範社會保險流程。規範養老保
險個人賬戶基金歸集流程,加強對做實後的個人賬戶基金的管理。強化醫療保險定點就醫購
藥管理,引導參保人員充分利用社區衛生服務。完善醫療保險用藥和診療項目管理辦法,進
一步完善醫療費用結算辦法。加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能力建設。

(十五)發展企業年金。完善企業年金配套實施辦法,研究支持企業年金髮展的政策措
施,指導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和行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推進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加強風
險控制和監管能力建設,探索企業年金基金市場監督的有效辦法。

(十六)探索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的社會保障問題。研究適合進城務工人員特點的社會保
障政策。制定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推進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確保被
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不因征地而下降,長期生活有保障。繼續組織小城鎮農轉非人員養老保險
試點。

(十七)積極穩妥地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總結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整頓規範的經驗,
完善基本制度和配套政策,在有條件的地方和群體中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儘快理順
各級農村養老保險管理體制,妥善處理遺留的突出問題。加強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
制定基金投資辦法,規範基金投資行為。

三、保持勞動關係和諧穩定,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十八)進一步建立健全勞動關係調整機制。全面檢查勞動契約制度執行情況。啟動實
施“勞動契約工作三年行動計畫”,全面推行以簽訂勞動契約為基礎的勞動用工登記制度。以
非公有制企業和農民工為重點,推動各類企業與職工簽訂勞動契約,加強勞動契約管理。以
集體契約的重簽、續簽為重點,擴大集體契約覆蓋面。在中小型非國有企業集中地區大力推
進區域性集體協商,推動工資分配、工作時間和勞動定額等勞動標準的集體協商。以“創建
和諧勞動關係工業園區活動”為重點,進一步推進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建設。妥善處理國
有企業重組改制中的勞動關係問題。

(十九)加強企業工資分配調控。落實最低工資規定。探索建立預防和解決拖欠工資問
題的長效機制,重點解決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問題。研究完善國有企業工資收入分配規則
和監管機制,監督檢查國有企業工資外收入,加強工資分配巨觀調控。研究完善艱苦崗位津
貼制度。組織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研究制定勞動定員定額行業標準。

(二十)做好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工作。加強勞動爭議調解制度建設和組織建設,推進
建立區域性調解組織,探索在非公有制企業勞動關係雙方協調解決爭議的辦法。進一步推動
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實體化建設,完善仲裁辦案機制。

(二十一)加強維穩和信訪工作。加強信息溝通,明確責任,完善應急預案,妥善處理
群體性突發事件。全面貫徹《信訪條例》,規範辦信接訪辦法,認真及時處理民眾來信來訪。
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在源頭上解決信訪問題。

(二十二)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繼續貫徹《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普遍開展日常
巡查、舉報投訴調查、專項檢查和書面審查,以簽訂勞動契約、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和保障工
資支付、社會保險費征繳、勞動力市場秩序等為監察執法重點,嚴肅查處各種違法行為。全
面建立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制度。推進網路化監察執法新模式,健全勞動保障監察維權協
調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建設,在有條件的地區促進監察機構向街道、鄉鎮和社區延
伸。

四、夯實基礎,推進勞動保障事業全面發展

(二十三)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完善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做好《勞動契約法》的實施工
作,做好《就業促進法》、《社會保險法》和《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條例》的修改擬訂工作,
加快工資支付、勞動力市場管理等方面的立法研究起草工作。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做好行
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開展“五五”普法工作,繼續加大以維護進城務工人員權益為重點
的普法宣傳力度。

(二十四)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規範和完善政務公開的內容和工作程式,拓寬公開渠
道,充分發揮政府網站、電話諮詢中心和各類媒體的作用,做到政務公開的全面真實和及時
便捷,建立公正透明的勞動保障行政管理體制。

(二十五)全面推進金保工程建設。加大金保工程示範城市建設工作力度。加強數據中
心建設,大力開展數據整理工作。加快省市聯網和市域網建設進度,繼續推進養老保險監測、
失業登記和失業保險監測,啟動醫療保險管理服務監測、社會保險基金監管等聯網套用,做
好跨地區業務協作套用的前期準備。做好統一套用軟體的推廣工作,加快政府網站和12333
電話諮詢服務中心建設。

(二十六)加強和改進規劃統計工作。編制發布勞動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制
定年度事業發展計畫和就業再就業專項計畫。加強規劃預測,檢查評估計畫執行情況。完善
就業和社會保險統計制度,探索建立全國社會保障調查制度,加強規模以下企業和個體經濟
組織勞動保障統計工作,搞好進城務工人員勞動保障情況調查。加強統計分析,提高統計數
據質量。

(二十七)做好政務信息和宣傳出版工作。暢通政務信息渠道,推動勞動保障工作網的
套用。改進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內外統一,上下聯動,突出抓好重點工作、重大題材
和先進典型的宣傳。做好勞動保障報刊和圖書出版發行工作。

(二十八)加大勞動保障科研工作力度。深入研究勞動保障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更
好地發揮科研理論的支撐和先導作用。研究建立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強科研成
果的開發、轉化和利用。

(二十九)加強勞動保障系統幹部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制定實施《2006-2010年勞動
保障系統幹部教育培訓規劃》,以能力建設為重點,健全乾部教育培訓體系,完善幹部教育培
訓制度,組織幹部境外培訓,大規模培訓幹部,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機關黨建工作
和廉政建設。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狠抓作風建設。繼續開展優質文明視窗創建活動。

(三十)搞好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開展多雙邊高層互訪,加強與國際勞工組織及其他
國際組織和機構的合作。完善境外就業管理,拓展境外就業渠道,規範境外就業中介機構經
營行為,加強境外就業人員的合法權益保護。加強合作項目管理和成果利用,做好中國
社會保障能力建設項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