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根

淫羊藿根,中藥名。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藿及同屬植物箭葉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鮮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的根及根莖。夏秋採挖,洗淨曬乾。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之功效。

基本信息

淫羊藿根

正文

淫羊藿根
(《綱目》)

異名

羊藿根(《分類草藥性》)。

來源

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心葉淫羊藿或箭葉淫羊藿的根莖。植物形態詳"淫羊藿"條。

化學成分

淫羊藿根含去甲基淫羊藿甙。

功用主治

治虛淋,白濁,白帶,月經不調,小兒雀盲,癰疽成膿不潰。
《分類草藥性》:"治男子虛淋,白濁,頭眩;女人白帶,經水不調;並治吼喘。"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或研末為散。

選方

①治小兒雀目,至暮無所見:仙靈脾根半兩,晚蠶蛾半兩(微炒),射干一分,甘草一分(炙微亦,銼)。搗細羅為散。用羊子肝一枚,切開,摻藥二錢在內,以線系定,用黑豆一合,米泔一大盞,煮熟取出,分為二服,以汁下之。(《聖惠方》仙靈脾散)
②治癰疽成膿不潰:淫羊藿乾根一兩,水煎,調酒和紅糖服。(《福建中草藥》)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