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七

紅毛七

紅毛七出處: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拼音名:HónɡMáoQī。英文名:RootofBlueCohosh。別名:紅毛漆、搜山貓、紅毛細辛、火焰叉、金絲七、通天竅、葳嚴仙、海椒七、雞骨升麻。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紅毛七的根和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ulophyllumrobustumMaxim。夏、秋季採挖,除去莖葉、泥土,洗淨,曬乾。:生於山坡林下或山溝陰濕處。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或浸酒;或研末。

基本信息

概述

紅毛七紅毛七
性狀:性狀鑑別根莖圓柱形,多分枝,節明顯,上端有圓形莖痕,下端及側面著生多數須狀根,直徑1-2mm。根莖及根表面均紫棕色。質較軟,斷面紅色。氣微,味苦。

化學成份:根和根莖含生物鹼0.3%-0.8%,其中有N-甲基金雀花鹼(N-methylcytisine)即葳嚴仙鹼(caulophylline)羽扇豆鹼(d-lupanine),塔斯品鹼(taspine)及木蘭花鹼(magnoflorin)等。還含葳嚴仙皂甙(cauloside)A、B、C、D、E、F、G等。

性味:辛;苦;性溫

歸經:肝;胃經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風除濕;行氣止痛。主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瘀腹痛;脘腹寒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注意:《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孕婦忌服。

摘錄:《中華本草》

植物形態

紅毛七紅毛七
紅毛七又叫類葉牡丹,又名:威岩仙。

多年生草本。根莖祖壯,橫行。莖高40~70厘米。3出複葉互生;側生小葉無柄;葉片卵圓形、長橢圓形或廣披針形,長6~9厘米,寬2~3厘米,先端寬而慚尖,全緣或2~3裂,基部楔形,上面綠色,下面帶白色,短圓錐花序頂生;小花黃綠色;苞片3~4;萼片3~6,呈花瓣狀;花瓣6,縮小成線體,與萼片對生;雄蕊6,花葯2瓣開裂;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短,柱頭側生。蒴果,早裂。種子2,圓球形,有肉質種皮。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長於山坡陰濕處及山林中。分布四川、貴州湖北、浙江、陝西、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

藥理作用

1.根之浸劑或酊劑毒性很小,能收縮子宮,對血管也有收縮作用。其中所含之甲基金雀花鹼作用與金雀花鹼相似而較弱。

2.塔斯品鹼有顯著的抑菌作用,1∶1000000對結核桿菌(H37及Academia株)呈顯著作用,並對小鼠實驗性結核病有治療作用,但注射時有強烈的局部刺激,因而限制了其套用。同屬植物蘭籽類葉牡丹(Caulophyllumthalictroides)曾套用於婦產科(引產、月經不調等);其中所含之甙,有收縮平滑肌(血管、小腸子宮等)的作用,局部刺激性亦強。

功用主治

紅毛七紅毛七
祛風通絡,活血調經。治風濕筋骨疼痛,跌打損傷,婦女月經不調。

《峨嵋藥植》:“治跌打損傷及五癆七傷。”

②《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跌仆,除風濕,消積腫,療筋骨痛,通經活絡。”

③《貴州民間藥物》:“治胃氣痛,外痔。”

④《陝西中草藥》:“活血散瘀,祛風止痛,降血壓,止血,解草烏中毒。治月經不調,經期少腹疼痛,產後瘀血疼痛,關節炎,勞傷,扁桃體炎,高血壓。”

選方

紅毛七紅毛七
①治勞傷:紅毛七五錢。泡酒服。(《貴州草藥》)

②治胃氣痛:紅毛七一錢。研末,用酒吞服。(《貴州草藥》)

③治關節炎,跌打損傷:紅毛七三錢。在300毫升酒內泡七天。每日二次,每次10毫升。(《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④治經血不調:紅毛七、白芍、川芎、茯苓各三錢。黃酒和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⑤治經期少腹結痛:紅毛七三錢,小茴香五錢,蕎當歸三錢,川芎二錢。水煎服,黃酒為引。(《陝西中草藥》)

⑥治扁桃體炎:紅毛七三錢,八爪龍一錢。水煎,口含,亦可咽下。(《陝西中草藥》)

⑦治外痔:搜山貓五錢,滾山珠蓖子蟲、推屎爬各七個,冰片七分至一錢。加蓖麻油四兩,浸泡一周,搽外痔。(《貴州草藥》)

科屬介紹

紅毛七小檗科植物
小檗科(Berberidaceae)是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毛茛目(Ranunculales)的一科。主產北溫帶,中國有10屬約300種,主要分布於西部和西南部。本科主要屬如下:
01.南天竹屬 NandinaThunb。02.小檗屬 BerberisLinn。03.十大功勞屬 MahoniaNuttall。04.桃兒七屬 SinopodophyllumT.S.Ying。05.鮮黃連屬 PlagiorhegmaMaxim。06.鬼臼屬 DysosmaWoodson。07.山荷葉屬 DiphylleiaMichaux。08.淫羊藿屬 EpimediumLinn.09。.牡丹草屬 GymnospermiumSpach10.囊果草屬 LeonticeLinn.11.紅毛七屬 CaulophyllumMichaux

有人把本科分為鬼臼亞科(Podophylloideae)和小檗亞科(Berberideae)。前者以花無蜜腺及營養葉不作羽狀分裂為特點,而後者則以花具蜜腺及營養葉為羽狀複葉或單葉為特點。而J.哈欽森則分為鬼臼科、小檗科和南天竹科。一般認為小檗科與毛茛科有親緣關係。自毛茛屬中具多數雄蕊和心皮;鬼臼屬及牡丹草屬中,胚芽具側面突破等特點支持了這一觀點。

形態特徵

紅毛七小檗科植物
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葉為單葉或複葉。花兩性,具蜜腺或無,輪狀排列,整齊,下位,3或有時為2基數。花被2~4輪。雄蕊與花瓣同數且與之對生,稀較多;花葯瓣裂,有時縱裂。心皮一般單生;胚珠多數至少數,稀1枚。果實為漿果或蒴果。花粉一般為單粒狀,稀四合花粉。染色體基數x=6,8,10,14。共13屬約600種。蟲媒傳粉植物。在小檗屬及十大功勞屬中,雄蕊對外界的刺激有敏感反應,當雄蕊被蜂類接觸時,即彈向內方,使帶有花粉的瓣片觸及昆蟲頭部,所以蜜蜂在采蜜時,常把從另一朵花粘著的花粉傳置在它花的柱頭上。有人認為,雄蕊易受刺激可保證自花傳粉。也有人認為是為了增進異花傳粉的一種方法。

套用
小檗科植物以盛產中國傳統的中藥材植物而著稱,淫羊藿屬植物的莖、葉含有淫羊藿苷(icariine)。小檗屬和十大功勞屬植物的根、根皮和莖皮含有多種生物鹼,其中最主要的為小檗鹼(berberine),以及少量的巴馬亭(palma-tine)、藥根鹼(jatrorrhizine)、小檗胺(berbemine)和尖刺鹼(oxyacanthine)等,均具有多種生理活性。八角蓮屬、山荷葉屬和桃兒七屬植物,均含鬼臼脂素(podophyllo-toxin)和山荷葉素(diphyllin)等,對多種癌症有一定效果。但鬼臼脂素毒性太大,臨床應慎用。小檗屬和十大功勞屬的一些種也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和小麥稈鏽病越冬孢子的轉主寄主。

鑑別

紅毛七紅毛七
性狀鑑別:根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短不等,直徑2-10mm。表面黑褐色,具縱皺紋,有細鬚根及鬚根痕。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麵皮部棕褐色,木部淺黃白色,有放射狀花紋。氣芳香,味辛辣、苦。

顯微鑑別:根橫切面:木栓細胞10餘列,黃棕色。皮層稍寬,薄壁細胞橢圓形、類圓形,切向排列。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較狹窄,形成層明顯,木質部發達,導管多角形,單個或成群,木射線明顯,呈放射狀排裂,有2-5列細胞,可見壁孔。皮層、韌皮部散有油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粉末特徵:木纖維直徑25-30μm,有的胞腔寬,有的較窄,孔溝明顯。②射線細胞長方形,排列整齊,壁連珠狀增厚,壁孔明顯。③澱粉粒眾多,圓形、盔帽形,直徑15μm。此外,有網紋和具緣紋也導管。

化學鑑定:取本品粉末(20目)5g,加乙醇50ml,於水浴提取30分鐘,提取液通過10g氧化鋁柱後,再用乙醇20ml洗脫,洗脫液減壓濃縮至10ml,加水10ml,用石油醚50ml振搖5分鐘,分取水層,加入等量正丁醇萃取3次,分別濃縮正丁醇及水提取液至各為2ml。取水提取液1ml,加5%α-萘酚乙醇液2-3滴,搖勻後,沿試管壁緩緩加入濃硫酸1ml,兩液交界面現紫紅色環。取正丁醇提取液1ml,加入Godin試劑(1%香草醛的乙醇溶液和3%高氯酸水溶液,臨用時等量混合),呈紅紫色,或取間苯三酚試劑鹽酸各1滴,置蒸發皿中,加上述正丁醇提取液數滴,呈藍綠色(檢查環烯醚萜甙)。

栽培

紅毛七紅毛七
氣候土壤:喜山間陰濕的林下。以肥沃、疏鬆、濕潤、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栽種較好。

種子繁殖:育苗移栽。四川地區在8-9月採摘成熟果實,除去肉質種皮,選半蔭蔽的環境,翻整土地,開1.3m寬的畦,按行距33cm開橫溝,深約7cm,播幅10-13cm,每溝播種子60-70粒,蓋腐殖質土與畦面齊平。最後蓋半腐的落葉1層。培育1-2年後,於秋季倒苗時移栽,在整好的畦上,按行、株距各約25cm開穴,深10-13cm,每穴栽苗2株,蓋土7-10cm。2.2.分株繁殖:收穫時切取帶芽的根莖做種。每穴栽苗2株。栽培方法與育苗移栽相同。

田間管理:種子繁殖於第2年春季出苗後,勤除雜草,淺鬆土,春、夏季各追施人畜糞水,秋季追施土雜肥1次。移栽出苗後,每年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可用人畜糞水、土雜肥或腐殖質土。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防澇。

病蟲害防治:(1)葉斑病是由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受害後葉片上病斑圓形,直徑1~2毫米,黃褐色,上生小黑點,這是病原菌的分子孢子器。一般在5月開始發生,6~8月嚴重。防治方法:①發生初期可摘除病葉,防止蔓延為害。②噴1:1:100的波爾多液。(2)紅蜘蛛:可噴0.1~0.2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在6~8月結合防病噴65%代森鋅600倍液與40%樂果2000倍液的混合液。(3)蝸牛:可在清晨日出之前撤生石灰粉或噴灑1%石灰水或每公頃用茶籽餅粉60-75千克撒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