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屋

洞屋

洞屋又稱洞子,是一種戰爭工具。古代一種攻城器具。

解釋

解釋: 1.古代一種攻城器具。洞子形狀如小屋,下有四輪,小屋外面蒙上鐵皮,可用於保護士兵安全。《資治通鑑·後梁太祖開平三年》:“淮南兵圍蘇州,推洞屋攻城。”胡三省註:“洞屋,以木撐柱為之,冒以牛皮,其狀如洞。”《宋史·李漢瓊傳》:“攻城者以牛革冒木上,士卒蒙之而進,謂之洞子。”
洞屋:用於攻城的戰車,侯景曾經用它和它的改進型尖頭木驢攻克健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洞屋:用於攻城的戰車,侯景曾經用它和它的改進型尖頭木驢攻克健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洞子多與雲梯、對樓、鵝車聯用於攻城與防守,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七:“攻擊不息,用雲梯、三梢五梢大炮百餘座,天橋、對樓、鵝車、洞子,四面填壕,志在必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