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威爾紡織廠

洛威爾紡織廠(Lowell Textile Factories)人們現在很難想像到舊時的工業一度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要想了解那個注定會結束的時代,最好去參觀一下麻薩諸塞州的洛威爾,那是美國第一座有計畫地建造的工業城,也是唯一一座當地工廠只招年輕女工的城市。

名稱

洛威爾紡織廠(Lowell Textile Factories)

簡介

人們現在很難想像到舊時的工業一度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要想了解那個注定會結束的時代,最好去參觀一下麻薩諸塞州的洛威爾,那是美國第一座有計畫地建造的工業城,也是唯一一座當地工廠只招年輕女工的城市。洛威爾不再生產紡織品了,但它被保留了下來並且按原樣修復─外加乘坐透明底的遊船在運河上遊覽(船費 8美元)和參觀展示著紡織機方方面面的博物館。整個鎮子就像一座工業史的威廉斯堡古城(洛威爾國家歷史公園http://www.nps.gov/lowe)。洛威爾當年的理想主義做法,是對歐洲工業“弊病”─惡劣的工作條件,剝削永無出頭之日的下層人民,此起彼伏的勞資爭端─的直接回應。洛威爾的創建者決心使工業在美國成為一項“善舉”,他們的方法是工廠全部雇用“紡織女工”。這些年輕婦女離開農村的家,住在寄宿公寓裡,每天工作 14個小時(冬天點著燈工作),每月工資14美元。這項實驗維持了一段時期;最終使它難以為繼的原因無疑是競爭。19世紀30年代初,管理方在短期內連續兩次降低工資,洛威爾出現了第一次抗議風波。女工們的文學雜誌《洛威爾刊物》宣稱:“我們要向新英格蘭的這些新貴族表明,我們不會對踐踏我們權利的行為坐視不管!”可是沒有用。到了 19世紀40年代,滿腹牢騷的女工完全被移民所取代,那些愛爾蘭人、講法語的加拿大人、希臘人、葡萄牙人,等等,無不盼望找一份低收入的繁重工作來維持生活。接著,蒸汽機取代了洛威爾靠水力推動的機器。內戰爆發之前,洛威爾曾經是美國最大的工業中心,而到了 1930年,它那些吱嘎作響的機器不得不停了下來。紡織業轉移到了南方。參觀現在的洛威爾,就像在工業革命時代漫步。高大的煙囪聳立在城市上空,紡織機仍然在以危險的速度轟鳴著,保存完好的磚房仍然不失當年的威風。光是布特紡織廠(Boott Mills,門票6美元)里的博物館和織布車間,就值得你從波士頓驅車40分鐘來此一游。另外,奧利弗飯店(Olive That & More,地址:市場街167號,電話: 978-275-1931)的三明治也相當可口。但是,最能打動人的莫過於那些紡織女工留下的聲音─從她們最初文雅的控訴(其中一位在家信中寫道:“這裡的工廠比不上家鄉的山谷”),到最後對受人擺布的生活發出絕望的怒火:“做每件事都要服從鈴聲,就好像我們是許多活機器似的。”理想主義─那些年輕女工和年輕美國的理想─的失敗,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洛威爾把這個故事講述得哀怨動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