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諸軍種防務學院

法國諸軍種防務學院是1993年法軍對高等軍事教育體制進行重大改革過程中成立的。該院的教學方針是:重點提高受培訓軍官的諸軍種合成指揮能力,促進學員對國際形勢的預測和戰略分析能力,深入探討軍種之間、盟國之間協調行動的方式方法,加強對歐洲防務建設的思考和研究。

培養方式

長期以來,法軍高等軍事教育主要在各軍種的高等軍事學校實施,學員對本軍種的軍事情況比較了解,但缺乏合成指揮和戰略分析能力。為了克服這種教育體制的缺陷,1993年下半年,法軍對高等軍事教育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將原來的三軍諸軍種高級培訓班和陸、海、空軍及憲兵的4所高等軍事學校進行合併,成立了諸軍種防務學院。
法國諸軍種防務學院直接由三軍參謀長領導。學院設院長、教務主任和參謀長。院長負責對學院進行直接全面的領導,一般由中將擔任。教務主任由一名將軍擔任,有5名助手,分管陸、海、空憲兵和外籍學員的教學。參謀長主要負責學院的行政、後勤保障工作,並對在學院服役的士官、士兵進行管理。
法國諸軍種防務學院學員的來源主要由各軍種推薦,通過統一考試錄取,考試中特彆強調英語和電腦操作水平。外籍學員由本國推薦,通過法國駐該國武官提出申請。學院每招收學員280名,主要為35~40歲的少校、中校銜軍官,其中170名為法國軍官,110名為外籍軍官,學制為1年。
為強化學員諸軍種契約作戰思想和培養適於盟國間聯合行動的高級軍官,防務學院在教學中強調研究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技術對局部戰爭的影響,以及通信、情報在聯合軍事行動中的作用,並增加了對國際戰略的研究。諸軍種防務學院教學內容主要有諸軍種共同科目和各軍種專門業務兩部分,重點是諸軍種共同科目,占整個學時的70%。其主要內容有:(1)作戰行動。占50%學時。重點研究在多國參與的背景下,較大規模的作戰、處理危機和人道主義行動的實施,以使受訓軍官能積極參與制定、組織和指揮危機情況下的軍事行動。(2)管理和技術。占20%學時。主要學習對軍事形勢的評估和綜合分析方法,掌握參謀業務和了解軍事行動中新聞媒介和通信的作用。(3)綜合研究。占20%學時。主要研究國際關係、戰略、社會與防務和新技術與防務的關係,增加學員對地緣戰略和地緣政治的了解,更好地把握危機發生時軍事行動的環境。(4)選修課。占10%學時。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在專家學者指導下,為確定的一些共同或專門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研究,使學員加深對國防和戰略問題的理解。各軍種專門業務教學占30%的學時。其具體內容將根據各軍種參謀長和憲兵總局局長的指示確定,其中包括與盟軍的互相參觀和交流。
法國諸軍種防務學院分為A、B、C、D 4個系,其中A系主要招收外籍學員,約占學員總數的80%,其餘的20%為法國軍官。B、C、D三個系80%為法國軍官,20%為外籍學員。A系的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學習30%的共同課程,並通過一些共同的講座和活動,使學員知識水平接近其它三個系。這一階段的學習時間為4個月。第二階段,學習時間為5個月。教學內容基本與其它系相同。對於外籍非法語國家的學員,在正式開學前,要進行5個月的法語培訓。外籍學員的學期從7月份開始至翌年的7月結束,其中第1個月主要了解法國防務政策。法國學員的學期從9月至翌年7月。法國學員增學核力量、情報和特種部隊等敏感課程。教學主要採取在小組內進行,法國學員與外籍學員混編。各組內安排有不同軍種的學員,以利於互相交流。
法國諸軍種防務學院實行開放式教學。學院經常組織學員到法軍部隊和國防軍工企業去參觀,並與盟國的高等軍事學院進行學術交流。學年結束時還組織學員到國外考察旅行。
法國諸軍種防務學院在教學上有其鮮明的特點:一是要求學員充分學習諸軍兵種協同、多種作戰能力的合成以及多國部隊的聯合行動,注意培養學員的協同與合成意識和能力。二是使學員通過學習國際戰略與國際關係、當代社會與防務、新技術發展等課程,提高學員綜合分析和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