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三村

泉三村

泉三村,隸屬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泉溪自然村中的兩個行政村之一,為傳統農業地區。

基本信息

(圖)泉三村泉三村 農業景像

泉三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東南部,距縣城6.5公里。是泉溪自然村中的兩個行政村之一。據清《 (嘉慶)武義縣誌》載:該地有泉水,清流繞村,春夏不竭,故名泉溪。古設南五莊,1928年設泉 溪里,1930年 改建曲湖鎮,1946年為集賢鄉。1950年建泉溪村,屬曲湖鄉。1956年成立朝陽農業社。1958年建立 泉溪大隊,屬國慶人民公社泉溪管理區。1961年分為泉二、泉三兩個大隊,屬泉溪人民公社。1985年分別 建立行政村。現屬泉溪鎮。泉溪為鎮(鄉)人民政府駐地。泉三村有343戶、670人。耕地552畝。泉三村 歷為傳統農業地區,以種糧為主,糧桑畜並舉,綜合經營。

基本簡介

村民姓氏以洪、徐、尤3姓為主,當地稱為三保份。以後增加陳姓及其他姓氏。其中洪姓與武陽鎮下王 宅村洪姓為同一宗族,據《 洪氏宗譜》載:始祖洪熏為五代南唐崇文館直學士,至孫洪章仁遷徙武義以來,曾出進士多名,被譽 為金武巨族。泉溪洪姓香火廟前至今仍保存明、清時代建的旗桿石。

糧桑基地

1949年 以來,通過互助合作,改善生產條件,農業生產有所發展,但收入水平低。從70年代初開始,黨支部 書記劉忠心帶領村民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挖建揚水井與電灌機埠一座,先後築機耕路1700米,開水溝2000 多米(其中1500米已做成水泥溝),並在鄉鎮統一組織下在大塘下畈實施豐產方與噸糧田工程建設。大力 推廣雜交稻,實行科學種田,使糧食生產向優質高產方向發展,糧食年畝產由1978年的610公斤提高到1992年 884公斤。每年向國家提供商品糧3.5萬公斤以上,是武義縣糧食重點產區之一。種糧大戶駱望春,1991年開始 承包糧田34畝,年產糧2.1萬公斤,完成國家徵購任務1.27萬公斤,1991年獲武義縣好來西早稻高產競賽 優勝獎。
同時根據村區黃土丘陵與溪灘地多的優勢,積極發展桑、茶、果等經濟作物,至1992年 ,已發展桑園100畝,年養蠶326張,產繭10.8噸,是武義縣蠶繭重點產區之一。茶園70畝,年產茶葉15.5 噸,並新辟果園43畝,杉木林80畝。
村民還積極飼養生豬、灰鵝等家畜家禽。1992年全村生豬飼養 量981頭,家禽年末存欄7860隻。1972年,曾由豬場改辦菌種場,發展蘑菇生產。近年又改栽培香菇, 1992年產乾菇1.8萬袋。
1992年,全村農業總收入98.79萬元,比1978年增長8倍;人均收入860元 ,比1989年增長7倍。

工業發展

(圖)幹部踴躍為四川災區幹部踴 躍為四川災區

泉三村原來沒有工業基礎,但民間有能工巧匠。村民趙汝棋,就曾首創木製獨輪車、人造腳踏車等。 從80年代初開始,劉忠心帶頭創辦鑄鋼廠,三年後停辦。1992年又續辦,主要產品為球磨機配件,年產值 60萬元。此外,還興辦了飼料加工廠、制茶廠、榨油廠、食品加工廠、糧食加工廠等企業,至1992年底, 共有村辦企業3家,戶辦企業4家。鎮辦武義縣絲廠,也在村區內。
為了開拓新的工業領域,1993年初由 黨支部書記何舍榮、村委會主任陳龍岳牽頭,集資30多萬元,與武陽服裝廠聯合籌辦武義李皇製衣廠,招 進職工70多名,購進高速平縫機67台,日本進口套結機、鎖眼機各一台,以及裁剪、拷邊、包縫、園領、 釘扣 等各種設備共14台套。1月籌建,3月投產,首批生產出口運動服1000套。
泉三村所在的泉溪地處 武義南部要衝。明正德元年(1506)已建有泉溪集市。整個村莊沿街而建,店鋪櫛毗。民國期間設過里、 鎮。1982年,村里在公路旁劃出土地6畝多,興建新貿易市場。一處是綜合市場,占地2370平方米;另一 處是農副產品市場,占地2285平方米。農曆每旬五、十日為集市日,1992年成交額350萬元。
村黨支 部、村委會為民辦實事。近幾年投資8萬多元,使老街道550米與道邊水溝800米全部澆上水泥,對全村生 活用電全部整修改線,並架設了農用電線,每戶均裝上自來水。並積極抓好 計畫生育,加強治安管理,推廣衛生改廁等,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1990年,被命名為武義縣文明村。

名勝古蹟

鞏氏庭院遺址。據1928年《武川曲湖鞏氏譜》顏紹淵序載:考鞏氏鼻祖諱庭芝,字德秀,號山堂,東 平須城人也,宋建炎間避金寇渡而南卜居婺武之曲湖。而曲湖乃泉溪之別名。鞏庭芝少時受業於名儒劉安 世,遷居武義後邀朱熹、呂祖謙、陳亮等人在明招寺講學。紹興八年(1138)中進士,官至太中大夫,主 管台州崇道觀。其子鞏湘孫鞏豐、鞏榮均中進士。據傳,當年鞏庭芝先在泉溪馬宅巷修宅居住,庭園面 積1000平方米,至今仍保留前後花園、八角塘、八角亭、八角井遺址遺物。鞏氏後代繁衍在泉溪附近的鞏 宅村。
李忠定祠。祀宋贈太師謚忠定李綱,俗呼李皇廟。據《宋史》載:李 綱,福建邵武人,北宋政和二年(1112)進士,宣和七年(1125)任太常寺少卿、尚書右丞。他力主抗金 ,勸阻南遷,並親自率軍擊退金兵,保衛開封。宋高宗接位後,任為宰相,後受排斥。著有《論語詳說》 、《靖康傳信錄》、《建炎時政記》等。據傳李皇廟為鞏庭芝所建,原廟占地800平方米,三進三廳,現 已改建糧站。1993年農曆正月十六日,由泉三村牽頭舉行李綱公遊春廟會,遠近一萬多人參加活動,並準 備擇地重建李皇廟,作為名勝旅遊資源開發。李綱後代繁衍在武義縣與縉雲縣交界的夏加畈村,至今為李 氏第三十一代孫。
尤姓大屋。俗稱十 八間頭,為清朝末年徽州人尤李雙所建,占地2000多平方米,三進三廳十八間(加附房共三十多間),建 築宏偉堅固,當時名尤乾興店號,經營糧食、酒肉生意。50年代初為中共清溪區委駐所,後改建糧庫,現 為李皇製衣廠廠址。
此外,村區尚有無相寺,元至元八年(1271)建,現為泉溪中心國小校址。

當地風俗

(圖)迎龍燈迎龍燈

燈會是泉三村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娛樂活動,人們通過迎、燈,以示驅邪除瘟,去災祈福,求五穀豐登、人畜平安。日時燈會都在元宵舉行,因此,元宵節又稱“燈節”。一般於農曆正月初十起燈,甘日散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最興。

舊時迎龍燈,程式繁瑣講究,禁忌尤多。扎制龍頭之竹,必須“偷”。其“偷”法,察準適 用竹後, 至夜集人砍之。砍畢,於竹根處放上紅包,鳴炮而去。新制的龍頭板和橋燈板“偷”法亦然。被偷者領取紅包,不管補償如何,引為吉利,從不責怪。龍頭經精心扎糊和彩繪完畢,用兩方小紅紙障目,待迎燈之日,行“出位”儀式將龍頭抬至廳堂,案上供奉五穀、糖果、糕點,由道士“請龍神”後,才啟去小紅紙,曰 “開眼”。爾後,村人香燭朝拜。迎龍燈者須火浴淨身,然後扛燈橋,放火炮“出門”至曠場,使全村燈橋相接,整條龍、燈齊全,才出發上本保殿,意為會諸神。村坊越大,燈橋越多,燈隊就越長。再後,按俗定路線游龍。游龍時,隊伍最前列為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捧香盤,上置香爐的蝴香者,次為挑“火炮擔”、“蠟燭擔”者,再次為扛“雙頭鑼”及“虎頭牌”者,後才是龍頭。高擎魚、蝦、蟹散燈的孩童無禁無拘,可占執香之前,可伴燈橋之側,亦可隨龍之尾,謂“巨龍出遊,蝦兵蟹將開路、護駕”,龍燈游田野,稱 “踏青”、“察麥”。人眾路窄,不免踩壞麥苗,然無人責怪。游龍時,要“跳燈”、“團燈”。

廟會泉三村各地,舊時廟會眾多,尤以農曆八月十三日胡公大帝廟、會最盛。屆時善男信女燒香拜佛,絡繹不絕,商賈雲集,百貨陳雜,除舉行午迎佛”等俗定儀式外,還有表演“迎大旗”、“三十六行”、“翻九樓”、“迎台閣”、“演大戲”等娛樂活動。“所謂好淫伺是也。一會之興,有煙火,有戲班,且多至十餘”(光緒《泉三村縣誌》),廟會之盛可見一斑。現時,各地廟會活動仍經常舉行,但封建迷信活動已基本廢除,為演戲、放電影、迎龍燈、遊藝、展覽等活動所替代。廟會多被改造成娛樂活動會、物質交流會和文化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