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騏一郎

沼騏一郎

平沼騏一郎(1867.10.25~1952.8.22),曾任日本首相。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教育背景:4歲起學習漢學,1878年入東京大學預備學校,後入東京大學法學學習,1888年畢業,此後便步入仕途,為他的天皇史觀和神國史觀服務了一輩子。

任職經歷:1923年任司法大臣,1926年任大法院院長,同年任樞密院副議長,1936年扶正。1939年當了8個月的首相,後任內務大臣。

主要罪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1.共同謀議策劃1928年~1945年的戰爭;2.遂行“九一八事變”後對中國的戰爭;3.遂行對美國的戰爭;4.遂行對英國的戰爭;5.遂行對荷蘭的戰爭;6.共同謀劃對蘇聯及蒙古的諾門坎事件。

戰犯結局:被判終身監禁,1952年8月22日因病死於獄中。

生平

甲級戰犯平沼騏一郎,策劃指揮侵略戰爭法西斯頭子,最隱蔽日本法西斯極端組織“國本社”頭目,被認為是“日本法西斯教父”。

1923年他成為日本的司法大臣,1926年成為樞密院的副議長。他創立“國本社”之後,極力與日本軍界、商界以及政界人物接近。1939年1月4日,日本近衛內閣辭職,平沼騏一郎組閣,任首相。因財政困難、民怨沸騰以及和軍部發生衝突,加之受納粹德國背著日本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衝擊,不足8個月便下台。

1940年至1941年任第二屆近衛內閣的內務大臣和國務大臣。日本投降後被捕,1948年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1952年病死於獄中。

個人簡介

平沼騏一郎出生在日本津山藩(今岡山縣)一個藩士家庭,自幼就讀私塾,後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

平沼騏一郎平沼騏一郎

1888年畢業後被選拔進入司法省,經見習期後被錄用為法官,先後任東京地方法院法官、東京控訴院法官、東京控訴院部長等職。1899年升遷為東京控訴院檢察官,1907年升任大審院檢察官,後任司法省民刑局長,從此進入政界。
1923年他成為日本的司法大臣,1926年成為樞密院的副議長。他創立“國本社”之後,極力與日本軍界、商界以及政界人物接近。1939年1月4日,日本近衛內閣辭職,平沼騏一郎組閣,任首相。因財政困難、民怨沸騰以及和軍部發生衝突,加之受納粹德國背著日本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衝擊,不足8個月便下台。1940年至1941年任第二屆近衛內閣的內務大臣和國務大臣。日本投降後被捕,1948年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1952年病死於獄中。

政治生涯

平沼騏一郎出生在日本津山藩(今岡山縣)一個藩士家庭,自幼就讀私塾,後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1888年畢業後被選拔進入司法省,經見習期後被錄用為法官,先後任東京地方法院法官、東京控訴院法官、東京控訴院部長等職。1899年升遷為東京控訴院檢察官,1907年升任大審院檢察官,後任司法省民刑局長,從此進入政界。

創立右翼團體“國本社”,匯聚軍國主義分子

平沼在司法界的10年裡,相繼任大審院院長、檢察總長等要職,同政界的聯繫越發密切,同時著意培植個人勢力,聯絡顯貴,巴結軍部,1923年終於拜相封爵,進入山本權兵衛內閣擔當法務大臣。

平沼騏一郎平沼騏一郎

然而,就在這一年,發生了難波大助暗殺攝政宮裕仁(即後來的昭和天皇)未遂的“虎之門事件”,對平沼來說是一大衝擊。他決意利用團體的力量捍衛日本的“皇統”———這也是他由來已久的神國史觀和天皇史觀的表露。平沼被日本政界稱作“敬神家”,他敬畏和崇拜天皇,推崇日本的國體,宣揚日本是“神之國”,主張天皇親政,所以,於1924年創立一個國家主義和國粹主義的右翼團體,稱為“國本社”,顧名思義是以國家主義為根本,維護日本的“國體”。
在平沼影響下,司法界的原嘉道、鈴木喜三郎、山岡萬之助,內務官僚後藤文夫,海軍界的加藤寬治、末次信正,陸軍界的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小磯國造等人都匯聚在他的旗下,這些人大多是狂熱鼓吹擴張主義的軍國主義分子,尤其是陸海軍人物,後來都成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骨幹成員。
這以後,平沼在政界扶搖直上,先後任貴族院議員、樞密院顧問,又被賜為男爵,1926年升任樞密院副議長。平沼如同政壇上的一顆“新星”,引起朝野內外的關注,入主內閣魁首的呼聲也日甚一日。但是,元老派西園寺公望對其陳腐的政治觀念不以為然,認為平沼從敬神的立場主張天皇親政是與時代不合拍,所以當樞密院議長退職後,極力反對平沼接替議長職務,直至後任議長因病去職,因平沼明確表示自己反蘇反共的立場,才被元老們接受,終於登上樞密院議長的寶座。
實施警察憲兵制度,驅使國民無條件為戰爭效力
1939年1月,近衛內閣宣布總辭職,在軍部和右翼團體的支持下,平沼騏一郎終於爬上總理大臣的寶座,出面組織平沼內閣。當時,日本已經發起了全面侵華的戰爭,日本陸海軍的主力陷在中國戰場不能自拔,日本的人、財、物等戰爭資源日見緊缺,亟待政府出台對策,扭轉局面。平沼上台伊始頒布了《擴充生產力計畫要綱》,決定動員日本全社會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擴大軍工生產規模,藉以維持侵華戰爭。隨之,又修改了兵役法,廢除短期兵役制,延長國民服兵役的時間,把一批又一批青壯年送上戰場。

1939年3月,平沼內閣又設立“國民精神總動員委員會”,由文部大臣、陸軍大將荒木貞夫出任委員長,實施更殘暴的警察憲兵統治制度,把全國的人、財、物都集中到統治當局的手中,驅使全體國民都必須無條件地為戰爭效力,建立起軍事獨裁的法西斯戰爭體制。
在平沼任上,還爆發了諾門坎事件,關東軍在中蒙邊境挑起大規模武裝衝突,結果一敗塗地,被蘇軍吃掉一個師團,日方只好坐在談判桌上,同蘇聯簽訂了停戰協定。
無奈辭職,結束短暫政壇生涯

更壞的訊息是,德國與蘇聯突然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本來與德國建立了反共協定、把矛頭指向蘇聯、意圖北進的日本政府遇到新的難題。而此前,平沼騏一郎內閣剛剛成立之時,納粹德國就向平沼內閣提出三國軍事結盟方案。
這一方案在內閣產生兩種不同的意見,以坂垣征四郎和東條英機為代表的陸軍派積極贊同三國軍事結盟;而外務大臣有田八郎及海軍派認為蘇聯是日本的主要敵人,主張迴避同英美的衝突。3月22日,平沼內閣召開有總理、陸相、海相、大藏相、外相參加的五大臣會議,提出一個模稜兩可的方案,即德意同英美開戰時,日本原則上予以支持,但目前和不久的將來礙難參戰。陸軍大臣坂垣征四郎堅決反對這一方案,堅持與德、意締結軍事同盟的主張,最後竟以辭去陸軍大臣的手段倒閣,加之德國同蘇聯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平沼騏一郎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丟下一句話:“歐洲的情勢複雜奇怪”,遂宣布總辭職,結束了平沼內閣在政壇上的短暫生命。
反對無條件投降,誓死維護“國體論”

平沼騏一郎平沼騏一郎

1940年7月,平沼又出任近衛內閣的內務大臣和國務大臣,作為近衛內閣的重要成員,他積極推動內閣走向擴大戰爭、對美開戰的道路。1945年4月,平沼又任樞密院議長。此時,日本已經一敗塗地,不可收拾,除了放下武器徹底投降別無出路,但是,在天皇召集討論日本何去何從的多次會議上,平沼從維護“國體”的立場出發,頑固堅持保存國體,反對無條件投降,甚至痛哭流涕,力反眾議,誓死維護他的“國體論”。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不久,平沼以A級戰犯嫌疑被逮捕,關押在巢鴨拘留所。1947年1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因其對中國、美國、英國、荷蘭的“侵略戰爭罪”以及發動諾門坎事件的責任,以“共同謀議侵略戰爭罪”判處他終身監禁。
1951年舊金山條約簽字,美國結束對日本的占領,日本政府違反條約規定的原則,慫恿政界和社會右翼勢力掀起釋放戰犯運動,結果將一大批在押的戰犯釋放,平沼也在其中。1952年8月,被保釋出獄的平沼騏一郎病死。

個人評價

無論是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還是“立志”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都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產物,而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發展有一個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人就是被擁護日本天皇專制者稱為“英雄”的平沼騏一郎,是他創立了天皇專制理論和專制主義司法制度,保證了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發展,是日本名副其實的法西斯教父。
迫害國內社會主義者

平沼騏一郎平沼騏一郎

平沼騏一郎是個徹底文人軍國主義分子,他沒有上過軍校,而是從4歲起就學習漢學,成人後就讀於帝國大學(東京大學)學習法律,畢業後進入司法省工作。但事實上他自己的志願是進入內務省。不過平沼騏一郎畢業於帝國大學,又是個高才生,因此在政府內閣很容易就得到提拔。
作為軍國主義的鼓吹者,平沼騏一郎最害怕的就是共產主義,在他為日本天皇服務的若干年裡想盡辦法迫害社會主義者。1910年日本發生所謂的“大逆事件”,即指控數百名社會主義者“陰謀暗殺天皇”,平沼騏一郎作為司法省民事局長河大檢察院檢察官參與了此案的審判,經過8個月的秘密審判,12人被判死刑。但事實上這是一場違背法制精神的審判、迫害社會主義者的“審判”。
平沼騏一郎還宣揚日本是“神之國”,親自創立了天皇專制主義和專制主義司法制度,並在1924年任樞密院顧問後,親手創立了一個國家主義和國粹主義的右翼團體“國本社”,國本即以國家主義為根本。但事實上他的這種觀念在日本國內並不受歡迎,日本明治時期的政界元老、天皇的親信西園寺公望就很討厭平沼其人,他還曾說:“平沼騏一郎這個傢伙是個瘋子,不能讓這樣的人整天呆在天皇的身邊。”
參與策劃侵略戰爭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判決書上還對平沼騏一郎作了描述,稱:“他並不是用槍炮進行作戰的軍國主義者,他是用思想和智力進行戰鬥的詭辯家。”
這個描述對他是十分恰當的,確實與那些拿著刀槍的軍閥不一樣,平沼騏一郎沒有到過中國,沒有涉足過任何戰場,但他在日本國內憑藉著自己步步高升的職位策劃支持著日本軍部對中國以及亞洲國家的侵略戰爭。並且在國內籠絡了一幫警保局的幹部以維護他的天皇制,同時動員日本全體國民參加戰爭。
在日本對華侵略戰爭全面展開後,平沼騏一郎更是“盡職盡責”地在後方給予日軍前線人力、物力、財力的全面支持。
誓死捍衛天皇制
1939年,平沼騏一郎被推上了日本首相的位置,此時世界大戰戰事正酣,而日本也被曠日持久的戰爭拖得難以維繫。在對與德、意談判結成“三國同盟”一事上,日本政府內部出現了很多爭執,而平沼騏一郎根本沒有能力控制外交戰略問題,於是同年8月平沼騏一郎怏怏辭職。
1940年從首相職位退下來的平沼騏一郎又擔任了內務大臣,此時他又積極擴大戰爭,積極鼓動對美、英宣戰。但是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因為害怕波及天皇的地位,平沼騏一郎又積極遊說拉攏內閣重臣,主張早日向盟軍投降。他的舉動招致日本軍部和右翼勢力對他的誤解,認為他是親英美派,想要殺掉這塊“絆腳石”。1941年8月14日和1945年8月15日,右翼勢力曾兩次對平沼下手,但平沼實在命大,兩次躲過暗殺。

歷史記錄

1867年生於岡山市,身兼司法官僚及政治家。父親為津山的藩士
1888年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曾擔任東京控訴院部長,大審院檢事,司法省民刑局局長等職位,至1911年位任司法次官。

平沼騏一郎平沼騏一郎

1912年為檢事總長。
1919年為臨時法制審議會副總裁。
1921年升任為大審院院長。1923年第二次山本內閣中擔任司法相一職,翌年當選位貴族院議員,並擔任樞密顧問一職。其後主持鼓吹復古日本主意的國本社。同時亦曾任樞密院副院長及院長一職。
1939年任日本首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為甲級戰犯被判處終身監禁。
1952年病死於獄中。
1978年10月被靖國神社合祀。

終生不婚

平沼騏一郎終身未婚,到晚年才領養了一個女兒。關於他獨身的原因,世間有很多傳說。有的說,他在青年時期曾痴迷地愛上了一位將軍的女兒,但那個女孩眼光很高,嫌平沼錢少,將來沒有前途,毫不客氣地拒絕了他。“哼,說我沒前途?走著瞧,我一定要做出個樣子給你看一看。”從此平沼便一心讀書,不近女色。過了大約10年,平沼已經出人頭地,而那位女子挑來挑去,總也找不到合適的對象,於是又來找平沼。平沼憤怒地拒絕了她。還有一種說法,說平沼在20多歲時曾結過婚,但他的夫人愛慕虛榮,生活鋪張,不到一年就花光了平沼的錢,隨後兩人就分手了。第三種說法是,平沼在學生時代就有一位女子深愛著他,倆人雖未結婚,但終生都在相愛。對於種種說法,平沼不置可否,但他自己解釋說,他年輕時得過肺病,誤過了婚期,後來因為健康的原因,始終沒有結婚的欲望。

就在法庭宣判的頭一天,他的養女嫻子來監獄看望他時,他對嫻子說:“我這么大年紀,又被判處終身監禁,沒有生還的希望了,你以後每兩個月來看我一次,也算是給我一點安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