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街道辦事處

河東街道辦事處

潁東區河東街道辦事處是潁東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現有人口4.9萬人。河東辦事處民風淳樸、治安良好。社會事業建設與經濟發展完善迅速。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河東街道河東街道位於贛江之濱,青原區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條件適宜,資源豐富,有大量的名產特產。

一、基本概況

河東街道辦事處辦公大樓
河東街道辦事處是潁東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現有人口4.9萬人。辦事處西至潁河之濱,東到京九鐵路,北與潁泉區周棚辦事處接壤,南與向陽辦事處為鄰。辦事處下轄9個社區居委會,分別是訾營社區、北京東路社區、向陽社區、張北社區、閘東社區、大橋社區、棗園社區、閆前社區和趙大社區。多年以來,河東街道辦事處廣大幹部民眾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搞好開發、繁榮三產、穩定農業、加強工業、科技強處、個私富民”的發展思路,把全處的工作重心進一步轉移到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上來,實現了全處經濟持續、穩步、健康發展。近年來,河東街道辦事處在計畫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招商引資等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顯著,在2005年、2006年區政府目標考核中均位居全區第一。

二、發展優勢

河東辦事處民風淳樸、治安良好。轄區內有各類中央、省、市企事業單位150多個,是阜陽市的商業區和倉儲區。河東辦事處交通便利:京九鐵路阜陽客運站座落境內,京九、阜淮、阜徐、阜漯鐵路交匯於此;距阜陽飛機場僅5公里,105國道及界阜蚌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公交線路通達市區各處。毗鄰京九鐵路阜陽編組站、2×60萬千瓦發電廠。潁河流經我處轄區2公里,另有總乾渠東西過境,濟河縱貫南北,地下水資源豐富,阜陽第二自來水廠坐落在我處棗園社區境內,為工農業發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我處除企事業單位用地、房屋用地及塘、壩占用土地外,到2007年全處實有可耕地面積1902畝。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大豆、油菜。養殖業發展迅速,初具規模。

三、社會事業

轄區內現有4所醫院、4所中學、5所國小、12所幼稚園。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占90%,湧現出不少市區級優秀教師、教壇新星和學科帶頭人。阜陽城郊中學為全省示範中學,歷年高考成績穩居全區前列,訾營初級中學、育新國小、振潁幼稚園均為同級規模最大、質量最好、聲譽最高的學校。辦事處近年來大力推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轄區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國小畢業升學率均達100%,深受社會和家長的好評。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民眾性社區文化體育活動蔚然成風。幾年來,辦事處的各項社會事業多次受到省、市、區的表彰。1999年,街道黨委被省委授予“六個好”鄉鎮黨委標兵榮譽稱號,2005年被阜陽市委授予“五個好”鄉(鎮)黨委榮譽稱號。

四、經濟建設

2007年全處共完成社會總產值3.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97%。其中:一產626萬元,二產16350萬元,三產17524萬元,合理化比重為2:47:51,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9.82%、17.46%、20.77%。完成招商引資項目7個,引進資金9514萬元,新上、續建、技改項目20個,固定資產總投入22999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3108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實現了街道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骨幹企業效益良好,如阜陽市霞光助劑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活性矽粉和橡膠防老劑產品供不應求,興華機械廠順利通過了ISO900-2000質量認證,十一建公司獲得了省明星企業稱號。在經濟發展中,辦事處始終堅持“上新、盤老、抓大、活小”,並實行“一改、二靠、三包、四扶、五獎”政策。在招商引資工作中,以最佳化經濟環境為抓手,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把專業市場和大型商場建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放在優先位置,陸續建成和完善了訾營大市場、左莊農貿市場、北京東路再就業農貿市場,隨著越都大廈、廈門商業廣場、舜馨苑中心商業街、幸福路商業街的建成使用和華興商務大廈、黃金時代廣場、左莊商業街、閆寨楊莊小吃一條街的投資興建,初步形成了以火車站以中心的商業圈。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轄區內的道路基本實現了亮化、美化、硬化,各類商業區(網點)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硬體環境。

五、機構設定

河東街道辦事處現有領導班子成員13名,其中黨工委成員9名,人大工委主任1名,副主任3名。下設15個站所辦,其中行政單位7個,分別是黨政辦、信訪辦、武裝部、團委、婦聯、民政辦、計生辦,事業單位8個,分別是財政所、司法所、土地城建所、社會保障與勞動再就業事務所、經濟信息服務站、社區服務站、文化站、計畫生育服務站。多年來,全體機關人員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內練素質,外樹形象,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為河東的發展作出了不懈地貢獻。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河東街道

簡介

河東街道位於贛江之濱,青原區中心地帶,下轄17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3.6萬其中城鎮人口1.6萬人,農業人口2萬人,土地面積7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23915畝,耕地面積17472畝。河東街道是一個集交通、旅遊、文化和商品流通為一體的綜合性街道。境內水陸交通便利,上可溯贛江溝通閩粵,下可泛鄱陽抵長江下游省市;京九鐵路吉安火車站座在區內;105國道橫貫南北,井岡山大橋、贛江公路大橋、白鷺大橋跨越贛江與吉州區相連。井岡山大學、吉安農校、吉安武校、駕校、新科電子學院、井岡山師院附中等一大批大、中、國小豐富了街道的文化資源。贛中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貿易廣場、吉安火車站站前廣場落戶區內,使街道的經濟更加繁榮。
近年來街道經濟快速發展,工業經濟初具規模,形成了以食品、茶葉、建材、機械等為主體的行業結構。農業立足城郊優勢,依靠科技,形成了青原優質商品糧基地,夏家、沙芫無公害蔬菜基地、美國提子基地、草莓基地、山塘水庫種養示範基地、大路肉鴨基地等特色農業基地。商業依託區位條件,形成以青原山旅遊為中心的特色服務業、商品流通業。跨入新世紀,街道將立足以人為本,創新舉措,打造濱江花園城,描繪未來新藍圖。

地理位置

青原區河東街道位於吉安市東南部,贛江東岸,青原區中心地帶。其東部、南部、西部分別與天玉鎮值夏鎮、吉州區相接。地理座標為東徑114度-115度,北緯26.38度-27.10度,全街總面積為72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河東街道是2001年12月由河東鎮撤鎮設街組成,原隸屬吉安市,2000年4月吉安地區撤地設市後劃入青原區。所轄區域與原河東鎮一樣。

資源條件

(1)氣候條件,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冬春陰冷,夏熱秋燥,初夏多雨,伏秋乾旱、雲系多、光照少、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平均降水量1457.5mm年平均氣溫18.3度,無霜期280-300天。
(2)地勢地形地貌,街道屬工壤丘陵地帶,地質結構簡單,地貌屬贛江二級階地位置。
(3)吉安市地下礦藏眾多,主要有煤、鐵、鎢、鉬、鎳、錳、鉀等多種有采價值的礦點400多處,還有金、銀錫、鉑等礦種。
(4)能源條件:街道位於105國道線上,離華能電廠十公里,泰和機場40公里,吉安火車站2公里,贛江橫穿境地,水、電充足,交通條件便利後勤供應充足。
(5)交通條件:街道位於贛江之濱,陸路有105國道、京九鐵路,地理位置優越,由東向西可連線北京,西南、華南、福建,水路上可溯贛江溝通閩粵,下可泛鄱陽湖與長江相聯,抵長江下游發達省市。
(6)旅遊資源:街道區域內青原山,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因山青、水青、氣青而得名,有“山川江西第一景”之稱。山中有淨居寺、陽明書院、石猴賞月、祖關、七祖塔、飛來塔、待月橋、虎跪泉、試劍石等30多處景點。自唐宋以來,有顏真卿、蘇軾、文天祥等文人學者留下詩文500餘篇。

經濟建設

街道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樹立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科教興街、商貿活街、農業穩街、工業強街”等戰略,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在街道的空間布局上初步實現了幾大重點區域:一產形成了青原優質商品糧基地,梅林無公害蔬菜基地,山塘水庫、稠塘湖立體養殖基地及夏家美國提子基地;二產形成了華能工業園,梅林工業園兩大工業區;三產依託處於青原區中心地帶快速發展。2003年街道國民生產總值2811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8685萬元、第二產業14494萬元、第三產業4933萬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52%、73%、104%。

名優特產

近代民間流傳“河東蘿蔔水泱泱”,街道梅林蔬菜基地出產的蘿蔔、葫子以口感好、肉質鮮美享譽省內外;梅林茶廠出產的茉莉花茶馥郁芬芳、滋味鮮爽甘實,具有悠久的歷史;大路的棗脆甜乾嫩,友誼的桔色澤金黃,紅光的花生顆粒飽滿;雲江的石料是良好的建築材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