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

河山

何沛珊(Donna),筆名河山,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澳門美術協會學術部理事,澳門時裝設計師學會會員。現任教於澳門理工學院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和藝術高等學校,亦於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教授時裝插畫。

河山
拼音:
解釋:指國家的疆土:錦繡~丨大好~。

人物一

藝名

河山

性別

社會職務

澳門美術協會學術部理事 澳門時裝設計師學會會員 澳門理工學院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藝術高等學校及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導師

個人簡介

何沛珊(Donna),筆名河山,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澳門美術協會學術部理事,澳門時裝設計師學會會員。自小跟隨澳門知名畫家潘錦霞、潘錦玲和譚智生習畫,曾修讀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的時裝設計及服裝製造全科課程。曾任教於澳門濠江中學,現任教於澳門理工學院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和藝術高等學校,亦於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教授時裝插畫。

詞語

1.河流與山嶽。《戰國策·魏策一》:“ 魏武侯 與諸大夫浮於 西河 ,稱曰:‘ 河 山之險,豈不亦信固哉!’”

2.疆域,國土。《史記·趙世家》:“ 燕 秦 謀王之河山,閒三百里而通矣。” 毛澤東 《團結到底》:“克服投降,戰勝困難,驅除 日 寇,還我河山的目的,是能夠達到的。”

3. 黃河 與 華山 的並稱。《史記·天官書論》:“及 秦 併吞 三晉 、 燕 、 代 ,自 河 山以南者中國。” 張守節 正義:“ 河 、 黃河 也。山, 華山 也。”

河山,本名崔復生,筆名河山,河南林州人。中專肄業。歷任林州市文聯常務副主席、市人大常委、市政協常委,河南省作家協會理事,安陽市作家協會主席。1979年曾被評為安陽行署勞動模範。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太行志》、《血染的芳草》,長篇報告文學《對起百姓》等。《血染的芳草》獲河南省政府第二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1996年河南廣播文藝一等獎,短篇小說《楊家父子》獲安陽、新加坡聯合徵文特別獎。1993年4月河南省作協等省內外單位評論家及作家在林州舉行了"芳草"研討會,對作品給予充分肯定,發表評論文章10餘篇,被載入《新聞出版1993年鑑》、《河南文化年鑑》。至今共發表短篇文學作品200餘篇。

小說

河山

作 者 肖建軍 

河山小說河山小說

出 版 社: 新世界出版社

《河山》封面

出版時間: 2009-9-1

字 數: 500000

版 次: 1

頁 數: 440

印刷時間: 2009-9-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10405181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小說 >> 軍事

定價:¥36.00

內容簡介

一段真實、慘烈而永不退色的血色記憶

手足兄弟,戰火青春,人生傳奇,歷史反思。中日兩個家庭之間的兄弟們的生死對決。全景式再現八年抗戰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歷史已經遠去,但記憶不會消逝,曾經血染的河山,鐫刻下英烈們永不磨滅的墓志銘……

國難當頭的崢嶸歲月,鐵流火海的抗日戰場,熱血書寫的軍魂和傳奇,青春燃燒的悲壯和絢爛……一曲生存與死亡、人生與命運抗爭的戰爭悲歌。英烈化碧浩千秋,河山猶念是忠魂。小說以整個八年抗戰為歷史背景,所描寫的戰爭涉及淞滬、南京、徐州以及華北、緬甸等多個戰場。出身河山縣的華氏四兄弟,先後穿上軍裝、拿起槍桿投身於這場與中華民族生死攸關的戰爭,他們是中國千千萬萬軍人和家庭的縮影。在殘酷的戰爭中,等待他們的是各不相同的境遇和命運,或悲壯、或困苦、或恥辱、或榮光,交織著情與義,演繹著生與死。小說通過講述他們的坎坷歷程和愛恨情仇,全景式再現八年抗戰這一波瀾壯闊的詩史長卷。

旅遊風景區

河山位於山東省日照市區北十公里處,以“眾河之源”得名,海拔628米,高度為日照東部群峰之首,大有拔地凌霄之勢,巍巍聳立,誠謂“峭壁端嚴,屹然一邑屏障”。 河山山勢崢嶸,氣勢雄偉,遍布古蹟,處處勝景,使遊人大有登泰山之感。代表日照現代形象的巨書“日照”兩字刻於河山懸壁之上。“日”字長20米,寬17.5米:“照”字長25米,寬25.5米。它是漢字摩崖石刻的世界之最,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給河山增添了一大景觀。

河山石刻河山石刻

 

河山怪石嶙峋,峰側斷崖似刀削斧劈。沿南麓崎嶇小徑可攀登向上,一路風光,目不暇接。首先看到的是後時家官莊村民和石匠共同於民國七年立的“開山碑”。碑文:“以此碑為界,碑界以下不準開石,如有犯者,重加處罰。”以此可見,維持原貌,保護生態環境,在河山早就引起重視並立有戒約。前人立碑為規,至今絲毫未犯,這樣有效的鄉規民約的確令人欽佩。 河山巨書 循路而上,見一座山石結構的廟宇,這是鎮山神靈所在。舊時遊人登山時,在這裡祈求山神保佑平安無事。左下方有一處鬼斧神工的祭奉山神的“戲台”。廟前,山泉潛流淙淙如琴瑟之音,仿佛在永無休止地演奏著那曲攝人魂魄的古琴曲“高山流水”,令人油然而發思古之幽情。由廟東行約150米,可見高山瀑布飛流直下。主峰下,南北各有一塊巨石,因其形似名為球石,望去如在滾動,步其下,令人膽顫心驚。匆匆走過,又步步回首。遠觀則不忍離去。 

由球石經蜿蜒小徑東行百餘米處即見孤立在花崗石上建起的石亭,名為“望海亭”,該亭造型奇特,四根八楞石柱而立,柱上有四塊挑角飛檐石板蓋上,四塊雲角形石板石塊為亭頂,亭尖蓋石呈蓮花形.下有四塊石欄嵌入亭柱,結構簡單,又極優雅。亭角四面各有題詞,東:“望海”,西:“瞻岱”,南:“觀風”,北;“仰辰”。亭上原懸山鍾一隻,重約千斤,撞之方圓幾十里都可聽到其圓渾宏亮的聲音,故此樓,也有鐘樓之稱。亭後石壁上有明萬曆知縣李文星的題詩:“一上高峰破大荒,嵐光秋色並蒼蒼。壁懸仿佛開屏障,地廣依稀見海洋。泉瀉山腰凝石乳,天橫洞口漏斜陽。漫將斗酒豁吟恩,雲外飛鴻任渺茫。”“望海亭”右上方崖上,有一靈官殿,殿後有道士的居室,目前,唯余斷垣殘壁,殿是光緒十三年重修,碑至今完好無損,對昔日殿堂勝狀可見一斑。

人物二

河山,本名崔復生,筆名河山,河南林州人。中專肄業。歷任林州市文聯常務副主席、市人大常委、市政協常委,河南省作家協會理事,安陽市作家協會主席。1979年曾被評為安陽行署勞動模範。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太行志》、《血染的芳草》,長篇報告文學《對起百姓》等。《血染的芳草》獲河南省政府第二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1996年河南廣播文藝一等獎,短篇小說《楊家父子》獲安陽、新加坡聯合徵文特別獎。1993年4月河南省作協等省內外單位評論家及作家在林州舉行了"芳草"研討會,對作品給予充分肯定,發表評論文章10餘篇,被載入《新聞出版1993年鑑》、《河南文化年鑑》。至今共發表短篇文學作品200餘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