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系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系的前身可追溯至1983年,即我校成立之初,稱為數學教研室,承擔全校各個專業的基礎數學教學工作。1985年我校院系調整後,與計算機教研室合併成立經濟信息管理系(即原信息學院),分為運籌學教研室和機率教研室,仍然承擔基礎數學教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和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分別於2004年和2008年開始招生,信息與計算和套用數學兩個教研室負責教學工作。

歷史由來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系的前身可追溯至1983年,即我校成立之初,稱為數學教研室,承擔全校各個專業的基礎數學教學工作。1985年我校院系調整後,與計算機教研室合併成立經濟信息管理系(即原信息學院),分為運籌學教研室和機率教研室,仍然承擔基礎數學教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和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分別於2004年和2008年開始招生,信息與計算和套用數學兩個教研室負責教學工作。2009年6月,為適應我校新時期的發展戰略,由信息與計算教研室和套用數學教研室組建成立數學與信息科學系,設有四個教研室:信息與計算教研室、套用數學教研室、經濟數學教研室和高等數學教研室。目前,本系與我校其他院系共有一個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國家一級學科,河南省省級重點學科)。

師資力量

數學與信息科學系現有在職教職工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講師34人,助教2人,博士11人,在讀博士5人,85%的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數名教師獲得省級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省管優秀青年科技專家、校教學標兵等稱號或入選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工程。

教學科研

數學系與信息科學系除了承擔本系兩個專業的教學任務外, 還承擔了全校數學公共基礎課的教學任務,現有河南省精品網路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近年來,由數學系教師指導的學生獲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二等獎4項、河南省一、二、三等獎多項。
數學與信息科學系教師參加或主持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河南省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項目、河南省軟科學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河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項目等20餘項(有若干項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目前,承擔的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項目、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省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工程項目(該項目與加拿大Concordia大學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進行合作研究)等。近幾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有20餘篇論文被 SCI、EI、ISPT、美國“數學評論”、俄羅斯“文摘雜誌·數學類”所摘錄和評論;有多篇論文獲“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 )。

專業設定

數學與套用數學

主要課程:分析學、代數學、幾何學、機率論、物理學、數學模型、數學實驗、計算機基礎、數值方法、數學史等,以及根據套用方向選擇的基本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作業系統,計算機網路,C語言,C++程式設計語言,軟體設計方法,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圖形學,信息理論基礎,編碼理論與套用,數位訊號處理,信號與系統,圖像語言處與模式識別,套用密碼學與信息安全,軟體工程方法,以及數學分析,離散數學,高等代數,科學計算與數學軟體,線性代數,空間解析幾何,複變函數,實變函式與泛函分析,數據分析,最最佳化理論,運籌學,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計算方法,數值分析,數學建模,管理運籌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模型,數學實驗,金融分析,數學物理方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一般安排10--20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