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名家劉鳳嶺

基本信息

劉鳳嶺劉鳳嶺

人物簡介

劉鳳嶺,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委員,國際莎翁戲劇研究會會員,主攻老生、小生,7歲從藝,起初習演京昆武生,主演劇目:《水簾洞》、《盤絲洞》、《三打白骨精》等猴戲,紅極一時。

人物概述

劉鳳嶺,生於1963年,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演員,7歲從藝,主攻老生、小生,起初習演京昆武生, 1980年調入石家莊評劇院,拜評劇小生董進才及名師鴻金霞為師,曾在《花為媒》、《劉伶醉酒》、《豆汁記》、《御河橋》、《萬花船》、《屠夫狀元》等劇中擔任主要角色。1984年,他考入河北省藝術學校,主演了《徐策跑城》、《江東記》、《呂布與貂蟬》、《武家坡》、《斬子》、《將相和》、《三娘教子》等。1987年,劉鳳嶺分配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1988年入中國戲曲學院進修京劇麒派表演藝術,導師逯興才,飾演了《寶蓮燈》中的劉彥昌、《哪吒》中的太乙真人、《鍾馗》中的徐伯群、《竇娥冤》中的竇天章、《算糧登殿》中的薛平貴、《打金枝》中的唐王、《蝴蝶杯》中的回雲山、《火燒連營》中的劉備、《阿Q正傳》中的阿Q等。他在評劇《曹雪芹》中飾演的曹雪芹榮獲了第三屆中國評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他此次申報梅花獎的劇目是河北梆子《絕唱》,劇中,他注重挖掘荊軻的內心世界,傳達出富有時代感的主題。
劉鳳嶺7歲學藝,攻京昆武生,十幾歲便主演了《三打白骨精》、《水簾洞》等劇目。後來他又拜評劇小生董進才為師習評劇文武小生,演過《白蛇傳》、《荒草坡》等戲。1982年,劉鳳嶺與著名評劇演員尚麗華同台獻藝,並在《鳳落梧桐》中扮演賈俊生,在進京演出時受到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的好評。1984年,21歲的他改弦更張考入原河北省藝術學校,攻河北梆子小生。並受教於劉香玉等名家,學演了《徐策跑城》、《武家坡》等戲,畢業後分配到省河北梆子劇院。
近30多年來,劉鳳嶺主演了京、評、梆等不同劇種的40餘出劇目。在《寶蓮燈》、《鍾馗》、《蝴蝶杯》、《蘭陵王》、《夢蝶劈棺》、《堯天舜日》、《絕唱》,現代戲《中校張金垠》、《阿Q正傳》中他扮演的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劉鳳嶺被人們稱為“戲痴”,為了演戲,他什麼都可以不顧,什麼都可以不管。他深知要想讓自己飾演的人物在舞台上栩栩如生,能夠感染和打動觀眾,僅靠基本功和技巧是不夠的,必須要準確地刻畫人物的個性和內心世界,為此,他閱讀了《詩經》、《楚辭》和大量的唐詩、宋詞,並鑽研文藝理論。每次接到新角色後,他都要靜下心來,查閱大量資料,細心揣摩,以求找到角色所具有的“英氣”、“貴氣”、“書卷氣”,甚至“酸氣”。由於他的不懈努力,在今天的河北梆子舞台上便有了仙風道骨、心態複雜的莊周和楚王孫,有了集明主、賢夫於一身的虞舜,有了品德高尚、人格完美的張金垠,有了愚昧麻木的阿Q,有了慷慨悲歌的荊軻等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劉鳳嶺先後獲得過省第二屆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省河北梆子青年演員比賽一等獎,省第七屆文藝振興獎、優秀青年表演獎。他主演的《堯天舜日》獲省文藝振興獎、《阿Q正傳》獲省河北梆子優秀劇目表演獎、《曹雪芹》獲第三屆中國評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個人簡歷

7歲從藝,起初習演京昆武生,主演劇目。
1980年調入石家莊評劇院與著名評劇演員尚麗華、劉淑琴合作演出。並拜著名評劇小生董進才及名師鴻金霞為師,曾在《花為媒》飾賈俊英;《劉伶醉酒》飾劉伶;《豆汁記》飾莫稽;《御河橋》飾宣登敖;《萬花船》飾甘稀文;《屠夫狀元》飾黨金龍;《秦香蓮》飾陳士美、韓琪;《鳳落梧桐》飾賈俊等。受到了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的讚揚和京劇名家張君秋、李萬春等人的好評。
1984年9月,考入河北省藝術學校。受到劉香玉、徐保忠、張榮培、菇增祥、閻秀珍、張瑞祥、左慶權等諸多名師的親授。曾在《徐策跑城》中飾徐策;《江東計》中飾諸葛亮;《竇娥冤》中飾竇天章;《呂布與貂蟬》中飾呂布、王允;《武家坡》中飾薛平貴;《斬子》中飾楊彥景;《將相和》飾中藺相如;《三娘教子》中飾老薛保。他主演的《徐策跑城》1986年7月參加京、津、冀振興河北梆子演出受到各界人士高度評價。1987年5月,參加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甘肅、陝西七省市匯演,受到七省市專家的一致好評。
1987年劉鳳嶺分配到省河北梆子劇院,1988年入中國戲曲學院進修麒派表演,導師逯興才。在劇院主要上演劇目:《寶蓮燈》飾劉彥昌;《哪吒》飾太乙真人;《鍾馗》飾徐伯群;《南北合》飾楊八郎;《竇娥冤》飾竇天章;《算糧登殿》飾薛平貴;《斬子》飾楊彥景;《打金枝》飾唐王;《蝴蝶杯》飾田雲山;《火燒連營》飾劉備;《蘭陵王》飾齊主;《中校張金垠》飾張金垠;《夢蝶劈棺》飾莊周(老生)、楚王孫(小生);《堯天舜日》飾虞舜;《阿Q正傳》飾阿Q;《大都名伶》飾關漢卿;評劇《曹雪芹》飾曹雪芹;六集電視戲曲片《爹是爹來娘是娘》飾老好。
近三十年來,劉鳳嶺主演了京、評、梆等不同劇種的百餘出劇目,塑造了眾多不同行當、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尤其在河北梆子男聲唱腔改革和實踐中,做出了一定貢獻,被有關專家讚譽為“河北梆子劇種難得的一位全才演員”,是“河北梆子唯一被中央三台《戲曲採風》欄目,戲曲頻道名段欣賞重點推出具有代表性的卓有成就的演員”。他曾多次赴香港、台灣、日本、新加坡、法國、義大利、希臘、聖馬利諾等國家和地區演出,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喜愛及專家們的讚譽。

獲得榮譽

1989年,主演《徐策跑城》在河北省第二屆戲劇節中獲優秀表演獎;
1991年,在演員唱功比賽中,獲男生第一名;
1992年,在《火燒連營》中飾演劉備,獲第三屆河北省戲劇節演員二等獎;
1993年,在河北省河北梆子青年演員比賽中獲一等獎。
1993年,獲第八屆全國電視戲曲蓬勃杯獎。
1994年,參加新加坡華族文化節的演出,受到華族文化節工委會的特別嘉獎;
1997年,在河北省河北梆子青年演員比賽中,主演《夢蝶劈棺》,獲優秀表演獎;
1997年,因主演《中校張金垠》,榮獲河北省第七屆文藝振興獎、優秀青年表演獎,同時特授予三等功;
1997年,在河北省第三屆戲劇百花獎評獎中,獲優秀演員獎;
1999年,主演的《堯天舜日》獲省文藝振興獎;
2000年,主演的《阿Q正傳》獲省河北梆子優秀劇目表演獎;
2001年,在慶祝建黨80周年文化活動中,被省文化廳評為突出貢獻獎。
2002年,獲第三屆中國評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2006年,獲第七屆河北省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2006年,在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評比展演中,榮獲一等獎
2007年,在河北省第七屆戲劇百花獎評獎中,獲表演一等獎
2007年,因主演《大都名伶》,獲文化部第十二屆文華表演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