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青蘭

沙地青蘭

沙地青蘭,唇形目唇形科植物,根狀莖粗,木質,徑約10毫米,上部分枝,自分枝頂端生出莖。生於沙漠中。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沙地青蘭沙地青蘭

命名來源:[Fl.Reip.Pop.Sin.65(2):692.pl.72:9-12.1977]
中國植物志:65(2):363
英文植物志:17:128
系中文名:灌木青蘭系
系拉丁名:Ser.Fruticulosae
組中文名:垂花青蘭組
組拉丁名:Sect.Idiodracon
亞屬中文名:香青蘭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Dracocephalum
族中文名:荊芥族
族拉丁名:Nepeteae
亞科中文名:野芝麻亞科
亞科拉丁名:Lam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木質,徑約10毫米,上部分枝,自分枝頂端生出莖。莖直立或近直立,高6—7厘米,徑約1毫米,近圓柱形或極不明顯的四棱形,密被倒向的小毛,帶紫色,約具10節,節間長約5—6毫米。葉具極短柄,柄長約0.3毫米,葉片多少肉質,乾時帶灰綠色,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兩端圓或鈍,長5—6毫米,寬2.5—3.2毫米,—中部葉的邊緣具1—3小牙齒或牙齒狀小鋸齒,下部的葉常全緣,兩面密被小毛,葉脈不明顯,花序處之葉變小,苞片狀,牙齒具長刺(刺長2.5—3毫米)。葉腋間的縮短枝生有披針狀線形的小葉。輪傘花序生於莖上部3—4節上,多少密集成長1—1.5厘米的穗狀花序;花具短梗,梗長約0.5毫米;苞片長為萼之1/2—1/3,橢圓形、長圓形或匙形,邊緣每側有1—3具長刺(刺長0.5—1.5毫米)的小齒。花萼長約7.5毫米,鍾狀管形,外面密被小毛及腺點,緣被短睫毛,內面無毛,2裂近1/3處,上唇3裂至本身2/3處,齒長1.5—1.8毫米,三角形,先端急尖;乾時紫色,中齒較側齒稍寬,下唇2裂至本身基部,齒長約2.2毫米,披針狀三角形,先端急尖,筒長約5毫米。花冠藍紫色,長13—15毫米,外面密被短柔毛,內面無毛,冠筒細,徑約1毫米,稍在萼口部之外突變寬,寬達3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約3毫米,寬橢圓形,先端2淺裂,下唇長約3毫米,中裂片寬約6毫米,中間2淺裂,側裂片極小。雄蕊稍伸出,無毛。花期6月。

產地分布

寧夏;生於沙漠中。模式標本采自寧夏賀蘭山。

青蘭屬,唇形科植物

Dracocephalum L. 青蘭屬,唇形科,約60種,主要分布於亞洲溫帶,多在高山及半乾旱地區,少數延至中歐及北歐,1種分布於北美,我國約有32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