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腰潘鬢

沈腰潘鬢

形容姿態、容貌美好(特指男子)。沈腰潘鬢”作為一個成語,網上一查一堆。潘鬢:西晉潘岳《秋興賦》序中有“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賦中有“斑鬢髟以承弁兮,素髮颯以垂領”。按正常的解釋,如樓上,都是解釋成:(我)一旦已經成為了臣虜,(精神和肉體的)銷磨使我(腰圍像沈約一樣)一天天瘦了,兩鬢也(像潘岳一樣)斑白了。李煜根據史書上的描述,原本就是個“神骨秀異,駢齒,一目為重瞳”的“清癯道士”(《湘山野錄》、《詩話總龜》)。

基本信息

拼音

沈腰潘鬢沈腰潘鬢
shěn yāo pān bìn

解釋

形容姿態、容貌美好(特指男子)。

出處

南唐·李煜《破陣子》詞:“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沈腰:《梁書·沉約傳》載: 沈約 與 徐勉 素善,遂以書陳情於勉,言己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後因以“沈腰”作為腰圍瘦減的代稱。

潘鬢:西晉潘岳《秋興賦》序中有“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賦中有“斑鬢髟以承弁兮,素髮颯以垂領”。後因以“潘鬢”為中年鬢髮初白的代詞。

沈腰潘鬢”作為一個成語,網上一查一堆。也沒必要再解釋了。我想說點新的。

按正常的解釋,如樓上,都是解釋成:(我)一旦已經成為了臣虜,(精神和肉體的)銷磨使我(腰圍像沈約一樣)一天天瘦了,兩鬢也(像潘岳一樣)斑白了。按這樣的解釋,“沈腰潘鬢”成為了“銷磨”的結果。事實上在成語解釋里也是這個意思。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李煜根據史書上的描述,原本就是個“神骨秀異,駢齒,一目為重瞳”的“清癯道士”(《湘山野錄》、《詩話總龜》)。那么從形體上來講,原本就符合沈約的那種形態美。再說,從歷史推論,李煜成為階下囚已是四十歲後了。亡國前早己奉宋正朔,改稱國主,過著受掣於宋的日子。政治上的長期抑鬱,恐怕李煜早在四十歲之前就已是滿頭“二毛”,還需在成了階下囚後才“銷磨”成“潘鬢”嗎?

因此,問題來了,“沈腰”一詞既是形體美的代名詞,是一種時尚。它就不可能是李煜成為階下囚後受到“銷磨”的結果。那樣的話,豈不是“銷磨”得越來越美了?從這方面看,這不符合邏輯。

因此,我覺得, “沈腰潘鬢”應該是受“銷磨”的對象,而不是“銷磨”的結果。一旦成為階下囚,美好的姿容和風流倜儻的神韻全都受到了銷磨。“沈腰潘鬢”在這裡是借用了潘岳的“妙有姿容,好神情”和世人讚美沈約的“一時以風流見稱,而肌腰清癯,時語沈郎腰瘦”這層意思上的“沈腰”。

用法

作賓語、定語;形容身體過早衰弱

近義詞

潘鬢沈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