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

拼音:bìn注音:ㄇㄡˇ田字格中的“鬢”字部首:髟,部外筆畫:10,總筆畫:20五筆86&98:DEPW倉頡:SHJOC鄭碼:CHPO筆順編號:12111543334453212134UniCode:CJK統一漢字U+9B13。《素問·上古天真論》:“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名>

1、臉旁靠近耳朵的頭髮:~發。~角。~絲。

長在臉兩側耳朵前面的頭髮:鬢角|鬢髮|兩鬢花白。

耳際之發。《素問·上古天真論》:“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2.(1) 形聲。從髟( biāo),賓聲。“髟”,意思是頭髮長。“髟”的字多與毛髮有關。本義:頰發。兩頰兩旁近耳的頭髮) 同本義 [sideburns]

鬢,頰發也。——東漢·許慎《說文》

鬢

美鬢長大則賢。——《國語·晉語》

連發曰鬢。——《釋名》

兩鬢蒼蒼十指黑。——唐· 白居易《賣炭翁》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唐·李商隱《無題》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唐·杜甫《登高》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唐·白居易《長恨歌》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唐·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2) 又如:鬢影(面頰兩旁近耳的頭髮);鬢髮霜侵(鬢髮花白)

常用詞組

◎ 鬢髮 bìnfà

[hair on the temple] 垂在耳朵前面的一綹頭髮或一簇捲髮

◎ 鬢角 bìnjiǎo

[hair on the temple;temple] 人的頭兩側的區域,在眼和前額之後,顴弓之上,耳之前

◎ 鬢腳 bìnjiǎo

[sideburns] 不管是蓄長發還是短髮,頭髮輪廓延及耳前的部分

◎ 鬢毛 bìnmáo

[hair on the temple] 鬢角的頭髮

鄉音無改鬢毛衰。——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方言匯集

◎ 粵語:ban3

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方言:病 尖(jier)

英文釋義

.(面頰兩旁近耳的頭髮)sideburns; temples:

hair on templess

拼音是bi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