玢

玢 形聲。字從玉,從分,分亦聲。“分”義為“一分為二”。“玉”和“分”聯合起來表示“分玉”、“把一件完整的玉器剖開,分成兩半”。本義:一剖為二的玉器。說明:良渚文化福泉山大墓(在上海地區)里曾發現一件完整的玉琮被分為兩截,一截置於墓主頭頂,一截置於墓主腳底。至於一隻玉環被分為兩截或多截的例子亦很常見。這種經過截斷或剖分的玉器應該就是“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玉名

珉玉旁唐,玢豳文磷。――《漢書》

玢bīn 1.玉名。 2.玉的紋理。參見"玢豳"。

玢fēn 1.見"賽璐玢"。

【fen】

玢1

bīn

玉名 [a name of jade]

珉玉旁唐,玢豳文磷。――《漢書》

另見fēn

玢2

fēn

――“賽璐玢”(sàilùfēn):玻璃紙的一種

另見bīn

玢1

bīn ㄅㄧㄣˉ

(1)

一種玉的花紋。

(2)

火成岩的一種:~岩。

鄭碼:COYD,U:73A2,GBK:E7E3

筆畫數:8,部首:王,筆順編號:11213453

玢2

fēn ㄈㄣˉ

〔賽璐~〕玻璃紙的一種,無色透明,有光澤。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府巾切《集韻》悲巾切,音彬。《廣韻》文采狀也。《集韻》玉文理貌。《前漢·司馬相如傳》玢豳文磷。《注》玢豳,文理貌。
又《集韻》方文切,音分。《玉篇》玉名。《集韻》玉文也。
又《集韻》逋閒切,音斒。
又逋還切,音班。
又敷文切,音。義同。 《類篇》亦作璸。

拼音是bi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