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古部

汪古部以汪古(瓦克)是同義詞,金元時期陰山以北部族或譯雍古王孤、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拉施都丁《史集》解釋說:金朝皇帝為了防禦蒙古、克烈、乃蠻等部,修築了一道大牆,蒙古語叫unkuh,交給該部守衛,因此得名汪古。

名詞解釋

汪古部是金元時期及其之前活動與內蒙古陰山東段地區的一個部族。汪故又名汪古、汪古惕、雍古、雍古多、永古、汪骨、旺古、瓮古等。汪古部信奉景教。汪古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遷居於陰山南北。 明王朝建立後,汪古部元趙王汪古圖、左承趙友德投降明朝。汪古部作為“降夷”,殘部遷徙於寧夏賀蘭山一帶,而後匯入諸土達之中,汪古部也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