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祖譜

汪氏祖譜

起姓於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東以邑為姓的汪姓,是我國早期歷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內發展成了一大望族。

汪氏簡介
(註:圖為 汪氏的圖騰)
姓氏名稱: 汪
汪氏圖騰汪氏圖騰

拼音: wang[一聲]
序號: 0104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後。汪芒氏又稱汪罔氏,是防風所改,防風是夏朝諸侯之一。夏朝國君禹召集群神到會稽山,防風氏因為晚到,而被禹殺頭。進入商朝,防風氏的後代就改為單字汪氏。汪氏子孫即是商代汪罔氏後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諸侯,所以汪氏的淵源可謂悠久異常,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同時汪氏也必是貴胄之後。
商、周后的春秋時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孫出現。魯國國君成公的支庶兒子被封到汪邑,其後世子孫有的就以邑為氏而姓了汪。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黃帝的直系子孫。
還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來的。據史料記載,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六子處休分姓汪。這兄弟六人同列為進士,地位非常顯貴,歷史上有"六桂聯芳"之譽。
汪姓族人自得姓以來,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繁衍到了全國各地,而且是人口眾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人員杜若甫、袁義達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 1982年全國人口0.5Z,隨機抽樣資料,以及1970年台灣省出版的《台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布》一書進行統計顯示,汪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38%,據此推算全國當有近500萬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約占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為湖北、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約占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72%。
汪氏來源
一、出自汪芒氏
商時有汪芒國,國君為防風氏,漆姓,守封禺之山。《古今姓氏書辨證》說汪姓“出自古諸侯汪芒氏後裔”,《通志•氏族略》也說:“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國,其人以國為氏。”相傳汪芒是巨人之國。防風氏身高三丈。當時大禹在會稽召集天下諸侯,防風氏遲到了,結果被大禹處死。國人後來遷居湖州的山裡,稱汪芒氏。戰國時楚國滅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後來逃到安徽南部的歙縣一帶,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二、出自姬姓
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後。春秋時,魯成公的庶子滿因食邑於汪(在今山東省境內),其後人以邑為姓,即山東汪氏。清人張澍《姓氏尋源》說:“汪氏之先出魯成公支子,食采於汪,因以為氏。”魯國為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國,周族的始祖為后稷,傳說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跡而生,始姓姬。周武王克商後建立了西周,為了便於統治這廣大的新疆土,必須建立屬國以擁護王室,於是採取了分封制。武王、周公、成王先後分封了71個諸侯國,其中有其兄弟15人,同姓14人,周王室子孫一般都得到封地,做了大小諸侯。周公的長子伯禽被封為魯侯,建都曲阜(今山東西南部),魯國第21位君主是魯成公,成公庶子(舊稱妾所生的孩子)姬滿的封地在汪,其後代便以邑名“汪”為姓。關於汪姓為魯成公之後,清代學者汪琬《堯峰文鈔》卷一《汪姓緣起考》中記述了其神奇經歷:“吾汪當從姬姓裔為正。又按舊譜,魯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其後子孫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當從食採為正。蓋始則以采地為氏,繼則以氏為姓也。”就是說魯成公庶子生下來時,左、右手上分別寫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為汪,其後子孫以汪為氏,繼而以氏為姓。安徽《祁門縣誌•氏族考》記載得更富傳奇色彩:“汪氏得姓始於潁川侯,姓姬名汪,魯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夢遊汶 (今山東汶上縣,春秋時為魯國中都邑),觀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覺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開,左(手)有水紋,右(手)有王紋,合成汪字,遂以名之為魯上大夫采邑,潁川因以為姓。”
三、少數民族汪姓
《遼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實錄》等書中,都記載有不少女真姓,多為多音節的姓,女真人進入中原地區後,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開始將女真語姓改為漢字姓,這其中就有將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為漢”族汪姓的。《續通志•氏族略》載:元時翁觀,即汪古,亦作黃摑、雍古部人以汪為氏。元代汪世顯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滿族汪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載:汪,清滿洲人姓,世居瀋陽。劉慶華《滿族姓氏錄》稱:清滿洲八旗瓜爾佳氏、完顏氏等均有改姓汪的。今河北隆化縣滿族有汪姓。
土族汪姓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歸附明朝,因功授指揮僉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為姓,稱汪土司。由此,其後裔及所部民眾以汪為姓。
瑤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瑤族人。
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錫伯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中亦有汪姓。
四、翁姓改姓
翁姓避亂改姓是這一歷史時期汪姓的又一來源。翁姓也是姬姓的一個分支,據《元和姓纂》記載,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今浙江省定海縣東,一說在廣東省翁源縣東),其後以邑名“翁”為姓。唐德宗時期,翁氏有一個支脈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陽興福里(今莆田北高竹莊),為入莆始祖。傳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五代後晉天福年間(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陳氏,生六子。長子處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員外郎;次子處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進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處易,字伯簡,宋太祖建隆元年與長兄同榜進士,官至劍南少尉;四子處朴,字伯惇,宋太祖開寶六年進士,官都曹長判官;五子處廉,字伯約,宋太祖開寶六年與四兄同榜進士,官至大理司直、監察御史;六子處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與二兄同榜進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翁氏六子齊榮,當時被譽為“滿朝翁六桂聯芳”,遂傳為佳話。
汪姓遷徙史
起姓於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東以邑為姓的汪姓,是我國早期歷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內發展成了一大望族。東漢末年,汪文和遷居新安(今安徽歙縣),發展成為新安一帶望族,唐代汪華封越國公。世居今安徽歙縣,家族甚旺。宋代以後,汪姓迅速繁衍起來,成為我國南方的一個典型大姓。
遷入台灣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灣島,《台灣通志•人民志》關於台灣開發的一節中提到: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時,所轄領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今澎湖)”,經常被周圍島上的夷人上岸來搶掠東西,殺擄人口。為防止騷擾,起初,每年遇有南風起時,汪大猷便派兵守衛防備,但是反覆如此兵士疲憊,耗費軍資,還是防不勝防。於是親自登島,造屋200間,派遣將領兵士分別駐守,夷人不敢再來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傳》中也有記載,汪大猷當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淵也曾自泉州渡海峽登島,在其《島夷志略》一書中,對澎湖 (台灣)的地理環境、社會狀態作了詳細的記述。而汪姓定居台灣在清代,始遷者多為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廣東人。台北三垂 鎮《汪氏族譜》稱其來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縣),後自歙縣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寧(今安徽休寧縣),而後入閩,居泉州之天馬山”。後由閩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 (1701—1711),汪仰瞻入墾竹北——堡苦令腳 (今新竹市古賢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潤居台灣府,是年中武舉;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東文開墾於翠竹北——堡舊港莊(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廣東人汪淇楚開墾於竹北二堡紅毛港(今新竹縣紅毛鄉);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廣東人汪復隆開墾於今苗栗縣卓蘭鄉;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舉人。
經過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發展成為台灣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灣文獻委員會對台灣姓氏進行了一次調查,在當時台灣的737種姓氏、828804、戶居民中,汪姓有1259戶,按戶數的多少排列,居第 74位。在分縣統計資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戶,新竹5l戶,苗栗8戶,台中l戶,南投79戶,彰化176戶,嘉義171戶,台南76戶,屏東5戶,花蓮6戶。以城市統計台北市104戶,基隆市160戶,陽明市38戶,台中89戶,台南80戶。其中以台北縣和基隆市為最集中地。
遷入港澳
香港、澳門與內地地緣鄰近,為內地居民的遷入提供了方便,這兩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還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如香港德昌電機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貫上海,公司主要經營、產銷各種微型發動機,是世界三大微型發動機製造商之一,1996年擁有財富3億美元。香港太平協和集團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汪世忠,祖籍廣東東莞,生於台灣,與兄長汪世昌、汪世華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協和公司及美國協和集團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協和公司,經營液晶體顯示錶及手錶元件貿易。後又到深圳設廠,其生產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陸十分暢銷。另外,還經營零售百華、物業發展和電訊服務,其中零售百貨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瀋陽、西安、寧波等地均設有商場,估計資產約3億美元。
徙居海外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內戰不斷,水旱頻仍,廣大人民在水深火熱中度日,而在此時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開拓和開發,資本主義市場對於勞動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人民紛紛遷往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地謀生,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當地紮下了根,有的還做出了較大成績,如泰國的汪東發,祖籍廣東揭陽縣,為泰國兩儀糖業集團董事長。兩儀集團是泰國最大的糖業集團之一,約占市場的15%—Z0%。除了糖業之外,兩儀集團還經營金融業、房地產業、製造業及採礦業等,1996年時家族財富已達10億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跡已經遍及世界各地。
汪氏名人
  歷史名人見於史籍的汪姓名人:
主要出自隋代以後,以清代為最多。
唐代
唐代有涇縣人汪倫,大詩人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他熱情招侍,李白因賦《贈汪倫》詩,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詩句。
南宋
南宋有文學家汪藻。詩人汪元量。宰相汪伯彥。
汪應辰:字聖錫,宋朝玉山人,紹興年間中進士第一。任秘書省正字,因為得罪了秦檜,貶為建州通判,秦檜死後,調回朝廷,因為剛正不阿,直言敢諫,官做到吏部尚書。卒諡文定。著有《文定集》等。
元代
元代有航海家汪大淵,曾經兩下東西洋,遊蹤廣遠。元末明初有散曲家汪元亨。
明代
明代有戲曲家汪道昆、汪延訥。
清代
清代有醫學家汪昂,著有《醫方集解》、《湯頭歌訣》等,非常實用,流傳很廣,對普及醫學有所貢獻。
有散文家汪琬。有書畫家汪士慎,善於寫詩,精通篆刻和隸書,工畫花卉,尤其擅於畫梅,筆墨清勁,對後世影響較大,是"揚州八怪"之一。
陶瓷繪畫大師汪野亭,景德鎮“珠山八友”之一,久負盛名。
有軍機大臣汪由敦。以辦理公文敏捷幹練而著稱,也善於書法。
有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汪中,早年因曾經助書商販書,所以遍讀經史百家和天文歷算,所作《哀鹽船文》被杭世駿所嘆賞,從此文名大顯。他尤其致力於西洋數學,曾經自製儀器多種,測繪黃河新舊海口地勢。他還曾為墨子荀子翻案被統治者視為"明教之罪人"。
有女作家汪端,編著有詩集《明十三家詩選》、小說《元明佚史》。
近現代
還有太平天國將領汪海洋,京劇演員、劇作家汪笑儂。
有早期話劇活動家、演員、劇作家汪優遊;著名詩人汪國真,網路詩人汪艾若(愛若干)。
汪精衛:1883年5月4日生,廣東佛山(市)三水(區)人。字兆銘、季新,筆名精衛,因此歷史上多以“汪精衛”稱呼。清末著名革命義士,曾有“引導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豪言壯語。早年積極投身革命,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回國後於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誌。1921年孫文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汪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曾任武漢國民政府主席。後期思想明顯蛻變,於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日本,淪為最大的漢奸頭子。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腫”病死。其夫人為華僑陳璧君。
汪鋒:1910年12月生,陝西藍田人。原名王鈞治,曾用名王文釗。1926年秋參加革命工作,高中學歷。早年曾入師範學校讀書。曾任中共陝西省工委書記,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甘肅省委第一書記,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第一書記、新疆軍區第一政治委員,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98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
汪道涵:生於1915年,安徽嘉山縣人,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長期在經濟部門擔任職務,1981年,當選為上海市市長。1991年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1993年,與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汪辜會談,為兩岸關係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汪東興:1916生於江西省弋陽縣,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顧委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黨委書記,中央警衛局局長,八三四一部隊政委,毛澤東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黨委書記,中共中央黨校第一副校長,中央特偵組組長等。
汪海:1941年出生,山東微山人,雙星集團總裁兼黨委書記,曾獲全國優秀經營管理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管理專家、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中華十大管理英才、世界風雲人物、國際優秀企業家貢獻獎、世界傑出人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風雲人物、中國經濟十大新聞人物、中國最受關注企業家等稱號。
汪光燾:1943年6月生,安徽休寧人,工學碩士,高級工程師。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北京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兼職教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建設部部長。
汪洋:

汪洋汪洋

男,漢族,1955年3月生,安徽宿州人。1972年6月參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工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汪廣仁:

汪廣仁汪廣仁

男,漢族,1962年10月出生,貴州赤水人。1980年參加工作,系多所大學博士、教授、院士,曾任“九五”規劃國家教委(現教育部)重點科研單位與貴州省教育實驗基地赤水市篤睦學校、貴陽市萬龍學校等校校長。現任中國教育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辦教育學會常理、中國新聞工作協會理事、中國教育科學學會會長、全國國小學習科學研究中心常理、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萬龍素質最佳化教育集團終身顧問、世界華人遠程學院終身教授、國際教育研究院院士、美國海外藝術家協會常理、中國國際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教文(北京)國際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國際教育科學文化出版社董事局主席、國家人事部中國人才研究會人事管理研究中心西部辦主任、中國教育科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南寧市汪廣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院長、《中國教育科學》雜誌及《新世紀教育論壇》(叢書)等三十二套書刊副主編、主編、顧問等。國家教育部中國教育家大會首位倡議發起人,主要致力於國際、國家的教育及書刊的研究和編審工作。享譽“年輕教育專家”、“青年教育家”、“中國教育家”、“懸疑教學法創始人”、“中國編審家”、“當代教育家”、“中國校園作家”、“當代詩人”、“當代中華詩神”、“校長楷模”等美稱,為著名教育家、編審家。
汪姓家譜介紹
家乘即家譜,又稱家傳、氏譜、宗譜、族譜等,是專門為記錄歷代家族成員及其血緣關係編寫的書冊,具有區分家族成員血緣關係親疏遠近的功用,是我國封建宗法制度的產物。隨著家族內部子孫的繁衍,一個家族會不斷發生分化,分出不同的世代和支系。這種同一血緣的延續與分化,最初是靠口頭記憶和傳承的,從文字產生以後,我們的祖先就開始用文字記載族系的繁衍•傳承了。隨著歷史的發展,家譜由官修變為私修,所錄內容不斷豐富,其功用也不斷增加和變化。明清以後,家譜同各姓氏的郡望、堂號一樣,不僅為區別姓氏源流,可作為數典認祖,研究歷史、地理、社會、民俗等參考資料,它還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政治、社會、婚姻等方面注重出身門第,強調血緣關係的尊卑,修譜之風興起,不但官方專設譜局編修各姓族譜,而且民間也廣修家譜,此時的汪•姓家譜亦不在少數。隋唐開科取士,舊士族紛紛衰敗,許多族譜在亂世中散失。到了宋元明清各代,私修家譜又風行,民間撰修有大量家譜,幾乎每家每戶都修家譜,並且每隔幾年還要重修,但由於兵燹水火等因素的影響,保存下來的族譜並不是很多,且多為清以後的。《中國家譜目錄》(國家檔案局二處,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圖書館合編,1997年9月中華書局出版)收錄現存全國各地圖書、檔案部門的汪姓家譜259種,《上海圖書館藏家譜提要》(上海圖書館編,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錄的汪氏族譜131種,其中明代編修的有50種之多,這在全國所有姓氏族譜中是少有的。

全國各地汪氏家譜中的字輩(字派),第1至44代依次為“姬挺誦越嵩建考欣永陳良猛勝理嬰晃性進達雅勇言高澄珍雲託顗廣平文(和)軫澈授演道(獻)恭統元(爽)叔(舉)泰勛(明)僧華”,第45至57代從“建”起依次為“建處泰仁鳳文行言鹹浚師道洤參邵延惟元紹敦隆和小”。第68代從“華”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基本為“華(世)德思金仲,景大勝延昌,伯世(79代)宗文彥,國朝顯祖光,恭忠全正義,學道永賢良,萬代遵先哲,開元本自芳,孝友傳家遠,詩書引澤長,貽謀誠可式,為善慶其詳,令緒承明訓,宏勛紀太常,聲名相繼美,仁厚益周詳(147代)”。其中從第79代“世”起,與貴州、雲南、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湖南、新疆、台灣等省的字輩“連珩端福榮,應維正先文,池洋浩澤深,廣汝興安寧,源流積德遠,江河運久長,忠孝家名勝,麒麟永繁昌,吉人作天相,建樹照昇平,克儉培秀毓,蔚瑞顯茂清。尚傳周堯宇,普及煥隆(147代)”一一依次對應。貴州、雲南、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湖南、新疆、台灣等省從第148代“新”起,以後依次為“新,舉才超俊偉,禮義仁冠君,書懷全章錫,學儒定思勛,崇高揚史冊,耀武紹嘉聲”。

郡望堂號


郡望

平陽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定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定“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
湖州:又稱吳興郡,浙江北部的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三百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遠在距今約五千~五千五百年原始社會晚期的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聚居。楚考烈王十五年(癸丑,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黃歇徙封於此,在此築城,始置菰城縣,以澤多菰草故名。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秦始皇改“菰城”為“烏程”,以烏巾、程林兩氏善釀得名。三國東吳孫皓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始改“烏程”為吳興郡。隋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濱太湖而名,湖州之名從此而始。明、清時期設府治,一直沿稱“湖州府”。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廢湖州府,把烏程、歸安二縣合為吳興縣。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設湖州市和吳興縣,是解放後浙江省第一專區、嘉興專區和嘉興地區行政中心所在地。1983年7月,撤地建市,撤銷嘉興地區,分設湖州、嘉興兩市,實行市管縣體制。湖州作為地級省轄市,下轄城、郊兩區和德清、長興、安吉三縣。1988年撤銷城、郊兩區建制,1993年又設城區、南潯、菱湖三區。2003年1月,撤銷城區、南潯、菱湖三區,新設立吳興區、南潯區兩個市轄區。現湖州市行政區域轄兩區三縣。
新安郡:秦朝時期置新安縣,故址在今促池境內,屬宏農郡,漢朝因之。西晉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時轄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一帶地區。東晉末分置東垣縣。北周保定間置中州,建德間廢,改置新安郡。隋開皇年間改新安郡為谷州,後谷州與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業初年省東垣入新安。隋朝時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後移治休寧(今安徽休寧),再後移治到歙縣(今安徽歙縣)。唐貞觀年間移治於今新安,後不復變,一直沿襲至今。
六桂郡:又稱六桂縣,就是“六桂聯芳”的譽稱,分布在古代的泉州地區。治所在地閩縣(今福建福州),相當於今天的福建全省。後來改為閩州。唐朝景雲年間(公元710~712年)改武榮州置縣,治所在晉江(今福建泉州)。
堂號
平陽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
婺源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吳興堂:以望立堂。
越國堂:唐朝汪華封越國公,以望立堂。
忠勤堂:明朝汪廣澤封為忠勤伯,以望立堂。

元墓簡介
位於甘肅省定西市漳縣城東南兩公里的徐家坪東坡地,系元代隴右王汪世顯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墓區呈三角形。從蒙古海米矢已酉(公元1249年)至明萬曆丙辰(公元1616年),歷經十四代,計三百六十多年。據史書記載,汪氏系旺古族,金、元、明三代,累官多人,史書上有傳記及列名者達三十餘人。自金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至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汪氏家族人死後,均葬於此地。在《重修漳縣誌》上也有“南山在城五里,一名汪古山,元陵右王世顯墓在東麓”之記載。於元代統治者實行“薄葬”的墓葬制度,元代大型墓很少,汪氏墓群是我國保存完整且比較少有的家族元墓群,是我國最大元墓群,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海內之最”元墓群。
1972年的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從天而降,雨水從光禿禿的山嶺上傾瀉而下,匯聚一處,沿漳河咆哮而去。洪水退後,當地正在平田整地的民眾在河岸邊驚奇地發現一座座被水沖開的墳墓及塌陷的墳坑,在發現許多金銀玉器的同時,也看到了墓穴中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磚雕刻畫。得知這一情況後,省文物部門有關人員迅速趕赴當地,專家們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這座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古墓,是元代隴右王汪世顯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為我國迄今發現最大的元墓群。
後來有關部門組織相關人員先後發掘清理墓葬17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銅、竹、木、金、銀、玉、絲織品及墓誌等文物735件,其中225件由省博物館收藏。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飛鳥紋瓷壇、彩繪陶俑、雙龍銅鏡、玻璃蓮花托盞、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飾等極為珍貴,為國內同期墓葬所少見,極為珍貴。其中元銅鏡、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賜金牌等物特別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屬國內少見的文物精品。
考古發現
據《汪氏族譜》及有關資料記載,從公元1243年汪世顯葬此開始,至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止,在370餘年內,共有墓葬120餘座,葬有汪氏家族14代200餘人。
從考古發掘來看,其墓為方形墓室、圓形穹頂,漢族傳統的磚木結構,多數墓室四壁有雕磚鑲嵌,整體形狀又呈蒙古包狀,具有明顯的“蒙漢一家”民族大融合特色。
現已發現、清理墓葬十七座,出土各類文物七百多件。其中以花草飛鳥紋瓷壇、元代的衣帽、木房屋模型等最為珍貴。墓冢由墓門、俑道和墓室三部分組成。墓室有卷頂、方形覆斗頂、 頂式等形狀,還有豎穴土坑墓、墓室內的壁畫,反映了當時流傳的神話故事,畫像磚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生活場面,磚雕的天馬、白鶴、飛天、牡丹、花草等形象生動、另外,還有磚雕的二十四孝圖案等。
從墓室結構看,汪家墳元墓群與宋墓相似,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有方形、復斗頂或卷頂和盈頂式,並有豎穴土坑墓。墓室結構極為繁華,有反映墓主人和當地人民生活的畫像磚,有神話故事的壁畫,有刻有二十四孝圖、鶴鳥、花草、天馬、牡丹和飛人的磚雕。如M20墓,墓壁由刻花磚砌成,起基四平,自下而上互動壘砌。壘至1.5米左右後,順壁砌成交錯的7座迴廊、樓台和仿木構門窗。門側閽人侍立,門內刻著端坐的墓主人。樓上層雕仿木結構的斗拱、椽、檐、瓦壠。然後逐次分收。疊澀砌成攢尖頂,最高處懸銅鏡。墓室置二棺,棺前置供桌,其上放盅、碟和供果等,棺左右也置供物。
1972年以來,甘肅省、漳縣等文化主管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先後發掘清理墓葬17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銅、竹、木、金、銀、玉、絲織品及墓誌等文物735件,其中225件由省博物館收藏。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飛鳥紋瓷壇、彩繪陶俑、雙龍銅鏡、玻璃蓮花托盞、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飾等極為珍貴,為國內同期墓葬所少見,極為珍貴。其中元銅鏡、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賜金牌等物特別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屬國內少見文物精品。而那些反映當時人們生產、生活的磚刻及24孝人物,造形生動,形態逼真,表現的神話人物故事更是線條流暢、栩栩如生。還有大量的墓志銘,書體或篆或楷,遒勁有力。
元墓群所呈現的汪氏家族的顯赫鼎盛歷史罕見,是元明政冶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習俗、建築技術以及少數民族與漢族大融合的實證。這些文物及墓窯本身,為研究元代的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生活習俗以及建築技術、房屋殿宇結構等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實物資料和文字資料。專家們指出,該處墓葬群不僅成為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元代墓葬群,而且因葬儀豐厚而具有其他元墓不可望及的歷史、科學和文化藝術價值。
歷史背景
元朝帝王的墓葬制度,在歷史上是一個大改革,他們吸取了過去那種“窮天下之力以崇山墳,傾天下之財以充藏槨,盡後宮之女以殉埋葬”,以及其後“幾經變亂,多遭發掘,形體暴露,甚至墳土未乾,其墳墓已空”的教訓,而採取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後人無法發現。這種墓葬制度,比起糜費巨大人力、財物建設皇陵,無疑是一大進步,而汪家墳古墓群則為考察元代墓葬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汪世顯原是金國鞏昌便宜總帥,金國滅亡後的第二年(公元1235年),他所堅守的金國最後一個堡壘——鞏昌(今隴西)城在被圍數月後,糧盡援絕,危在旦夕,汪世顯被迫出降。從此以後,汪世顯及其兒孫們在蒙古人的旗幟下衝鋒陷陣,效命疆場,在統一中國的戰爭及後來削平蒙古諸王的內亂、平定西南少數部落貴族的反叛中保衛西南、西北邊境的歷次戰鬥中屢建功勳,足跡所至,遍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及雲南廣闊地域。從汪世顯到其曾孫五代,貫元朝始終,“為官者一百八十餘人,其中王者三(汪世顯、次子汪德臣、孫子汪惟正),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國公”。汪氏一門至少有3位“附馬”(汪良臣、汪惟勤、汪隆昌)。他們父子兄弟相繼擔任“鞏昌等24處便宜都總帥”,長期鎮守西南、西北的廣闊疆土,許多人榮膺最高軍階“龍虎衛上將軍”(正一品)、“金吾衛上將軍”(從一品)、“鎮國上將軍”(正二品)、“安元大將軍”、“昭勇大將軍”(從三品)、“明威將軍”、“武略將軍”等,其中多數擔任過“便宜都總帥”、“都元帥”、“元師”、“掌軍萬戶”等高級職務。,他們不僅在軍事上居於顯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權重,掌握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權力,所任高級職務如中書右丞、陝西、四川、雲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書、工部侍郎等。文官序列中,官階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其生前或死後封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資政大夫”(正一、二品銜)的多達30多人。歷代朝廷對於外姓功臣封王,都十分審慎,有的明確規定不封外姓王。而元朝對於不僅是外姓,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在我國封建王朝史上較為罕見。
據史料記載,汪氏家族源自徽州汪氏,從唐初汪達鎮守鞏昌,到元朝汪世顯因功封隴右王,歷經唐、宋、金、元、明、清諸朝而不衰。金元之際,隴右處在金夏、金宋、金蒙戰爭的漩渦之中,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汪世顯在保全地方的前提下歸附蒙古,使隴右地區結束了這場浩劫,可以說在促進民族融合、確保國家統一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對此,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社科版主編、文學院教授胡小鵬和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王旺祥撰文認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其一,汪世顯當時選擇和平統一,保全了二十四城數十萬軍民的生命,使隴右社會很快恢復了生機,成為北方最為安定富庶的地區。其二,汪氏歸附蒙元後,一直效命疆場,在統一全國的戰爭和後來平定蒙古諸王叛亂、開拓西南疆土的戰爭中屢建功勳,這對結束當時中國南北對峙的局面,使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早日得到安定的生活環境,是一件極大的好事。其三,汪氏家族在終元一代,作為西北重要的軍功世家,在為國守土的同時,發展經濟,貢獻地方,為維護祖國西北地區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國家統一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歷史作用。其四,汪氏在當地興學重教,創藏書樓(註:此樓的藏書超過當時的國家圖書館),振興漢文化,對西北民風、民俗、文化事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出漳縣城向東南走不遠,涉過漳河,就看見一片用土牆圍起來的大約三萬多平方米的土地,這就是汪家墳元墓群,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埋葬著元代開國功勳隴右王汪世顯及其十餘代子孫,被考古學家稱為“海內之最”。
汪氏

戰功赫赫“三王十國公”
公元13世紀,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騎席捲北方。汪世顯原是金國鞏昌便宜總帥,金國滅亡後的第二年(公元1235年),他所堅守的金國最後一個堡壘——鞏昌(今定西市隴西縣)城在被圍數月後,糧盡援絕,危在旦夕。隴右百姓在金夏、金宋、金蒙戰爭的漩渦中,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當蒙古大軍兵臨鞏昌城下,在皇子闊端保證“仁武不殺,能保全闔城軍民”的前提下汪世顯被迫出降,率軍歸附了蒙古,使隴右地區避免了一場更大的浩劫。
此後,汪氏對秦隴二十四城的統治得到蒙古貴族的認可,汪世顯父子為元朝統一全國立下赫赫戰功,在保衛西南、西北邊境的歷次戰鬥中屢建功勳,足跡所至,遍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及雲南廣闊地域。數十年金戈鐵馬,使他們一個個得以憑藉戰功而高官顯爵,躋身於元朝統治集團的重要地位,開始了汪氏家族飛黃騰達的新時代。從汪世顯到其曾孫五代,貫元朝始終,“為官者一百八十餘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國公”。歷代朝廷對於外姓功臣封王,都十分審慎,有的明確規定不封外姓王。而元朝對於不僅是外姓,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足見對其寵信和親密的程度。
汪氏一門有3位“附馬”(汪良臣、汪惟勤、汪隆昌)。他們父子兄弟相繼擔任“鞏昌等24處便宜都總帥”,長期鎮守西南、西北的廣闊疆土,許多人榮膺最高軍階“龍虎衛上將軍”、“金吾衛上將軍”(從一品)、“鎮國上將軍”(正二品)、“安元大將軍”、“昭勇大將軍”(從三品)、“明威將軍”、“武略將軍”等,其中多數擔任過“便宜都總帥”、“都元帥”、“元師”、“掌軍萬戶”等高級職務。終元世襲鞏昌總帥府都總帥,軍民兼制。他們不僅在軍事上居於顯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權重,掌握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權力,所任高級職務如中書右丞、陝西、四川、雲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書、工部侍郎等。文官序列中,官階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其生前或死後封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資政大夫”(正一、二品銜)的多達三十多人。
一.汪氏第四十四世祖越國家聲遠
說道汪華,就不得不提到汪氏發展,漢姓汪氏素有“汪氏無二姓”的說法,但近來學者也提出不同的觀點,不過那些個別觀點並不會改變汪越國家聲遠
氏人的固有認識。汪氏是黃帝直系後裔周先祖后稷的子孫, 武王姬發打敗帝紂後建立 以分封制為基礎的大周王朝,為了鞏固邊疆統治,武王把把東夷之地魯分封給了弟弟姬旦的兒子伯禽作為周公消滅商紂立下戰功的獎賞,於是伯禽成了魯國侯王。伯禽的後裔魯成公是魯國第二十一代國君魯成公的二兒子姬汪魯。姬汪魯就是汪氏一世祖。據族譜記載,他降生時手上左手水紋,右手王紋,加之王於魯地,於是名曰姬汪魯。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姓氏的規範化,古姓消失(大概是已經沒有區分效應了)。於是姬汪魯的子孫就姓汪了。
汪氏在北方的發展一直受到戰爭的影響,沒有太大發展。直到三十一世祖汪文和南下後在安徽古徽州落地生根。汪氏開始在南方生息繁衍。不過汪氏能成為中國當今的前一百大姓之一,卻是汪氏第四十四世祖汪世華的功勞。
越國公
【汪華】(586-649)隋末唐初地方自治首領、唐代大臣。字國輔,又字英發。績溪縣汪村人(隋唐時屬歙縣)。汪華幼年時父母雙亡,寄養在歙縣舅舅家中長大,並應募成為護郡兵丁。由於智勇過人,汪華漸漸在郡兵中顯露頭角,成為郡兵的精神領袖,深受將士擁護。隋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汪華審時度勢後策劃了一場兵變,推翻了歙州舊政官員,占領了全州。初戰勝利後,汪華高舉義旗,連克宣、杭、睦、婺、饒數州,所向披靡,大得民心。於是,他擁六州之地,自稱吳王,頒布一系列使民休養生息的政策,使皖、浙、贛三省交界的這六州百姓得以在亂世安居樂業。621年,汪華有感於唐朝的強盛和德政,上表請求歸附,被任命為歙州刺史,總管六州諸軍事,並封為上柱國越國公。624年,汪華奉召進京,任忠武將軍待職。唐太守征遼時,一度委任汪華為九宮留守。649年病逝於長安,652年,靈柩運回家鄉,葬於歙縣雲嵐山
葉顯恩教授稱為“古徽州第一偉人”的汪華(公元587年—649年),號英發,出生於古徽州績溪縣瀛州汪村。徽州人由衷崇愛這位鄉土偉人。其死後,廟宇祭祀不斷,行祠社屋遍布,被尊為徽州的地方神或地域神。在民間,被奉為“汪公大帝”、“花朝老爺”、“太陽菩薩”。 汪華,既是農民領袖,也是國家重臣。宋淳熙間纂修的《新安志》,其中“祠廟”一篇稱:“新安之神,諱華,姓汪氏,績溪人”。據此,汪作為地方神的地位,早在南宋時就以奠定。汪姓,是北方最早遷入徽州的望族之一。其始遷祖為汪文和。汪華自少家境貧寒。幼年喪父失母。九歲為歙縣鄭村的舅父收留。十四歲拜南山和尚羅玄為師,苦練刀槍弓箭,武藝超群,後應郡府招募加入義軍。因平婺源、拓箬嶺至寧國府、太平縣山道有功,深得將士愛戴。當時群雄割據,生靈塗炭。汪華發動兵變占據歙州,擊退官府圍剿,相繼攻占宣、杭、睦、婺、饒六州,擁兵十萬,號稱“吳王”。其時正是國家動盪,割據紛戰不斷,民不聊生之時。而汪華所治之地,十年不見兵戈,百姓得以安生,一派平和景象。汪華得割據之實,為政寬宏,政清人和,且盡力調和土著與移民之間的矛盾,百姓安居樂業,史稱“鎮靜地方,保境安民”。汪華又順應民意,於公元六百二十二年奏表歸唐,使徽州之民省去了戰亂之苦。唐王李淵詔嘉其識時務、順潮流和保六州之功,授予方牧,總管六州諸軍事兼歙縣刺史,封上柱國、越國公。貞觀二年奉詔晉京,授為左衛白渠府,統軍事掌禁兵。太宗征遼,汪華留京,任為“九宮留守”。貞觀二十三年,卒於長安。汪華死後,徽州一府六縣,相繼建立了許多汪王(公)廟。宋政和四年(1114年)正式欽定建廟,賜匾額“忠顯”,後改“忠烈”。汪華的出生地汪村,於太平天國五年建汪公廟,該廟宏偉無比,有“小金鑾殿”之喻,又稱“汪王故城”。該村也以廟得名,俗稱“大廟汪村”。由於越國公在徽州一帶名望極高,加上後裔人丁興旺,有“四門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局面,徽州一帶祭祀汪公的行祠多得不計其數,久而久之,汪華被漸漸神化,成為當地的地方神。汪生九子,均有賜封,故各地又陸續建有“太子廟”一同祭祀。
汪華的最大功績,在於保境安民,促進了山越與中原漢文化的大融合。之前,徽州的土著人與南遷的中原衣冠貴族,互為提防,或糾紛不斷,或械鬥不息。有的為疆界領地,有的為習俗禮儀教化,文化勾通難以超越。汪氏雖為最早南遷望族,但汪華起義以“捍境保民”為口號,深得人心。在與外來兵燹戰亂抗爭中,域內矛盾迅速化解,客觀上促進了兩種文化的大融洽。後來汪華歸唐之舉,又使得徽民得以休養生息,文化教育也隨之得到發展。徽州民風,在汪華的推動下得到了空前的淨化和統一,為宋元之後的朱子理學風行,打下了良好的社會基礎。當地山民或“細民”,在官府教化及徽州望族的耳濡目染中得到整合,“禮儀趨於文雅”,中原移民也完成了本土化的過程。在休寧的萬安古鎮上曾造有一座“吳王宮”,宮中有一對聯,評述了汪華的功勳業績,聯曰:“亂世據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績重千古;治平朝帝闕,忠君愛國,赫赫英名滿神州。”
徽州風情,最久遠最重要的一項民俗活動,就是祭祀汪華的廟會活動。這一源遠流長的廟會,使汪華地方神的地位更加鞏固,確實對徽州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汪公大帝塑像,遍布徽州每個行祠社屋,人們無時無刻不蒙受其保佑。許多史籍記載,徽州廟會活動甚多,“以祭祀汪華為最”。其實,徽州人的聰明之處,是借祭祀汪華之神,搭建了一個展示鄉土文化的平台。每年的春節前後迎神廟會上,定有汪公大帝的祭祀活動。清人方士庹在《新安竹枝詞》中,曾對徽州的迎神廟會作過描述:
“油菜花殘麥穗長, 家家浸種辦栽秧; 社會會後汪公會, 又備龍舟送大王。”
相傳農曆正月十八是汪華的生日。績溪登源人,為此每年都舉辦“花朝廟會”紀念。明太祖年間,歙州建汪公總廟於箬嶺後,規定凡汪華生日,取一百零八社,各地派出戲班藝人,祭拜汪公。十年為一大慶。農曆八月十三日靖陽節,是屯溪人祭祀汪華的節日。在黎陽九公廟(祭汪華九子)前搭台做戲,跑馬祭汪公,或組織民間仗鼓隊遊行。數百年間,徽州民間一代一代地把汪華進行文化包裝,加以充實,使得這位“太陽菩薩”更加神化。年復一年,這種民間文化的衝擊力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廟會最初只是局限於祠堂中,或圍繞著祠堂進行的,旅居在外徽商的積極參與,業餘樂仆戲班的出現,使得這種單調的廟會形式很快有了改觀。請戲酬神,成為廟會必不可少的一個節目,甚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一種善事。這使得汪公廟會從內容到形式,都起了極大的變化,節日喜慶氣氛愈來愈熱。大的村,精心搭起了萬年戲台。有的準備台柱台板,隨時搭台看戲。演員文武競技,族民其樂融融。經年累月,在偏僻山村普及了一批戲迷,培養鍛鍊了一批民間藝人,較好地激發了徽州人的文化熱忱。這為徽戲的產生和發展,營造了一個極好的天地。廟會的另一活動,就是“賽瓊碗”。各家須做供品貢獻送到汪公廟敬神示忠。每值戶人家要取山珍蔬菜,盡心選料做成祭品擺設。後來便有了“百家攀比,爭奇鬥豔”,冷盤雕塑年年出新,糕點拼盤各顯神通,徽州人又把這項活動做大做活了,創造了大批美食佳肴。這也為徽州富有特色的飲食文化,奠定了碩厚的民眾基礎。
天下汪氏出徽州
自從四個世叔舉公遷到登沅洞汪村後汪氏人口有較大發展,叔舉原就生有四個兒子,其中汪華曾祖四十一世汪泰生了五個兒子,汪華祖
越國公
父勛明生有二個兒子,汪華父生有三個兒子世華、世英、世榮,汪華叔父生有七個兒子。到了汪華這一代汪華生了九個兒子,世英、世榮也各生了四個兒子,汪華堂弟鐵佛也生了八個兒子,再加上汪華三個叔曾祖,四個叔祖後代到四十五世到底有多少子孫那是一個很大的家族,登沅洞汪村有限土地容納不了這么多人,因此開始大量外遷。下面重點介紹汪華九個兒子及後代遷移情況,並簡介鐵佛後代遷移情況足以看出全貌。
汪華長子汪健生有六個兒子,長子遷旌德新建,二到六子全遷現重慶眉山;二子汪璨生有二個兒子,長子處凝隨父遷重慶涪陵,次子處崇遷浙江衢州;三子達生三個兒子,長子處惠隨父鎮守鞏昌,在征賀魯、龜茲、高昌及鎮邊中立功,汪達被襲封越國公,汪達後裔在甘肅璋縣一帶發展成大戶,被邊境地區人民稱為“將軍汪”,二子處哲任并州牧,遷并州,在并州發展,其後裔中五十世泰回遷績溪尚田;四子廣隨汪華在長安任左衛飛騎尉,生三個兒子,後裔情況不明,但後代五十一世賢遷篁墩;五子、六子後裔情況不詳;七子爽公生二子長處禮遷歙北慈姑(又叫慈川處禮無後),二子處貴遷涇縣;八子俊的後裔是留住登沅汪村的,後代到了五十一世廣又遷旌德新建、廙遷歙篁墩、言遷休寧藏溪、登明遷歙北清流、敬御遷績溪三都淑水,這五支是第一輪輻射的延續。
由上輪輻射外遷後接著又有新一輪的輻射外遷,比較主要的是七子爽公後。爽公後代遷涇縣後,四十九世有二個兒子,長曰汪風思,次曰汪風林又名汪倫(李白訪汪倫者),汪倫住徑縣後代情況因資料缺失不明,而風思任歙縣令復住慈姑,被稱為慈姑支派(又叫歙縣支派)之始祖,風思後五十六世道安公兵馬鎮婺源,成為婺源汪氏始祖,從婺源又發展並遷出很多汪氏到全國各地(也有四遷休寧西門,休寧西岸的)。道安弟道興公兵馬鎮開化,開化及周邊地區金華,建德有其後裔。道興公五十九世孫永固公回慈姑世守汪王墓,自永固公後慈姑又遷出十四支,這輻射出的十四支中有二支是歙縣內。其中六十世炎公遷歙南琴川(洪琴),從洪琴又輻射出十一支,這十一支中只有六十七世汪六遷歙南藥譚,八十七世汪其林遷歙南小溪;而另外九支遷青陽、淮安、寧波、南京、杭州等地。從慈姑遷歙南還有另一支,即七十一世宗榮公由慈姑遷遐阜川(顯村),後從顯村又分遷出六支,歙縣內二支為米坑與汪田山,其餘四支遷浙江富陽等地。
在這第二輪遷移中還有另一種模式,那就是“藤蔓式”。汪華長孫處脩遷旌德新建後,四十九世有三兄弟,長子遷祁門赤山,老三琦的五十一世孫思立遷唐模。之後以唐模為中心,枝枝丫丫地向四周發展延伸,在歙西的車田、稠墅、東山、呈坎汪村、古關、岩寺、西溪、羅田等二十多個村安家,還有延伸到歙南藥譚、溪子裡(杞梓里?)、黟縣黃陂、宏村、休寧藏溪、羅墩等地。值得大書一筆的是這藤蔓上一顆名珠西溪汪氏。在一段時間內西溪可以說是徽文化的研究發展中心,在西溪“不疏園”內聚集了不少著名學者講學、研討交流。一代名師江永以及徽州著名學者戴震等都曾同時在這兒講學,研討交流過。
除了上述二種模式外還有一種“中轉站”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有二支及以上遷入和遷出,但沒有形成一批向外輻射遷移,也沒有在周圍形成一批汪氏村落。例:旌德新建有汪華長子的五十一世孫思立遷唐模,還有八子後遷績溪余川,遷歙縣南鄉的芭坑、白楊新橋(大概是汪華八子後裔)。再如篁墩有汪華四子的五十一世孫賢常與汪華八子的五十一世孫遷入,但未形成前面二種模式的局面。
在第二輪遷移中鐵佛的後代主要在休寧東關、新屯、旌城、婺源縣鳳亭等周邊地區發展,形成很多以汪氏人口為主的村落。
遷移出去的汪氏又不斷向外擴傳。原徽州以外的汪氏人口中淹沒在大量從徽州遷出汪氏及其後裔人口之中,因此天下汪氏出徽州裔成一種自然現象了。
歷史地位:
“潁川世胄、吳越世家”;自始祖汪侯到四十五世汪華九子,歷經1300多年,均建大功,食采邑,嗣爵位,拜將入相,位居高位;汪氏宗族在開元年間被唐玄宗詔封為中國十大上柱國、名門望族世家之一;汪氏宗族自唐至清,先後有807人中進士,其中8人中狀元。
汪氏溯源
炎黃戰蚩尤 四方歸華夏
神農嘗百草 軒轅制舟車
日日勤政理 黎民有口碑
赤龍垂青須 護帝歸天宇
人間諸事繁 百姓久思之
后稷播五穀 舉功封農師
堯舜承帝命 神洲米粟足
桀紂廢宗祠 天下共誅之
文王起西岐 武王興義
周公三吐哺 國中成大禮
武王早薨矣 諸侯起異心
為保國安寧 代政除奸佞
及至成王長 俯首北稱臣
伯禽東遷魯 潁公手奇紋
因名姬汪魯 是為汪始祖
北國多戰亂 文和下江南
歙縣地瑰奇 越國家聲遠
兒孫海內外 千秋美名傳
汪氏世子敬上
六桂流芳

一、六桂聯芳
所謂六桂,就是洪、江、翁、方、龔、汪六姓的總稱。這六個姓氏,都是炎黃的子孫,在中華民族族群中,占有重要及榮耀的地位與名望。如果考證姓氏譜系的來源,洪氏出於唐堯的共工,江氏為虞舜時伯益的後裔。翁氏為周昭王庶子溢(又名庶任)被賜姓翁為開基始祖。方氏為神農氏八世孫,帝榆罔的後裔。龔氏起源於神農氏後裔的共工氏。汪氏為春秋時魯國大夫汪候的後裔。這些都是有信史可考證的。
在五代後晉高祖天福年間(公元936年)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有翁乾度者。(翁氏第65代)官拜郎中,娶妻陳氏,生六子,長處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進士,特授承議郎,兼殿中丞上柱國(丞相)賜緋魚袋。次子處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灝榜進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處易,字伯簡,宋太宗建隆元年,與長兄同榜進士,官至劍南少尉。車子處朴,字伯諄,宋太祖開寶六年進士,官拜泉州法曹。五子處廉,字伯約,宋太祖開寶六年,與四兄同榜進士,官大理司直,監察御史。六子處休,字伯容,宋太宗雍熙二年,與二兄同榜進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當時六子齊榮,被人譽為“滿朝翁六桂聯芳”。
在宋朝建國初期,約在公元960年前後,在北方面對胡夷侵擾,在中原及南方,尚有殘唐五代的十國,各國雄霸一方,未曾臣服。當時福建為閩國,江蘇為南唐國,浙江為吳越國。其後閩國分別被吳越與南唐所瓜分,最後吳越與南唐,又被宋朝所知並,其他各國也先後納降或被滅,而歸於一統。(殘唐五代在公元907~959年之間)
當時世局擾攘,兵連禍結,在北方者受胡夷侵擾。在南方者,則面臨改朝換代的變故。因而人民處在水深火熱的生死存亡的危難時期,而翁氏一家是名門望族。自然難免面臨被抄家滅族的厄運。
翁氏六兄弟當時都在福建閩國王朝中當官,最後閩國被滅亡,在改朝換代時期,孤臣孽子們只有投降,才能免禍,要不然就改名換姓,逃亡避難,如果死抱著忠君愛國的念頭,只有被抄家滅族。明朝建文帝時,方孝孺被明成帝誅九族,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翁氏六兄弟選擇改名換姓逃亡避難一途,家雖破了,尚能保留不至人亡,誠是不幸中的大幸,此後由“翁氏六桂”,轉變成洪、江、翁、方、龔、汪的“六桂聯芳”,這就是六桂堂的故事。
祖墓遺詩
落地三朝語來通,生枝是姓公羽翁。
諸子傳流分六姓,兄南弟北各西東。
枝分南北東西省,六姓原來是一宗。
但願兒孫知同族,婚姻嫁娶無亂綱
六桂兄弟堂號
長兄——洪姓敦煌堂
次弟——江姓濟陽堂或淮陽堂
三弟——翁姓鹽官堂
四弟——方姓河南堂
五弟——龔姓武陵堂
六弟——汪姓平陽堂
六桂傳芳評詩
洪流宇宙定常綱,江海東流悠遠長。
翁德浩然蘊正氣,方傳古今漢崖揚。
龔源伯約武陵起,汪澤綿綿無限疆。
六本同源宗一脈,桂馨蘭馥發千祥。
二、六桂堂分姓與六姓的源流探
洪、江、翁、方、左、汪六姓,都有其祖系及衍派譜志與世系,現試作分析於下:
(一)六姓源流衍派
方氏為神農氏八代皇帝榆罔的後裔,榆罔的子孫起初以雷為姓,在黃帝伐蚩尤時,一個雷姓子弟,在戰役中立下大功,遂被賜封方山,其後子孫即以地為姓成為方氏。在西漢時有司馬府長史方紘,因避王莽之亂,避居安徽歙縣(公元9~23),其後子孫繁衍,遍布江南、中原及海外,全球有500萬人,至今已有四千七百餘年。
洪氏是神農氏後裔共工氏的一個支系共氏的子孫。在漢武帝時(公元前140~87)有共勛,字正茂,生子共普,因避仇歸隱,於共字左旁加三點水為洪,成為洪氏,遷居西域涼州(甘肅敦煌)。洪氏子孫即以洪普為始祖,歷傳至今約二千一百餘年。
江氏是黃帝九世孫伯益的後裔。(公元前2183)伯益第三子元仲,是為江氏衍派始祖,但因伯益被賜姓嬴,子孫遂以嬴為姓氏。直到江國被楚滅後,(公元623)江國最後一代國君貞公,率領族眾即以國為氏,才正式成為江姓,由元仲公衍派算起,歷傳至今約四千一百餘年。
翁氏為周昭王(公元1041~1024)庶子溢(又名庶任)的後裔,溢本姓姬,因被賜姓翁,遂以翁為姓氏,食邑翁山,為翁氏開山始祖,衍派至今,已有三千餘年。
龔氏是神農氏後裔共工氏的另一支系的子孫。起初是以共氏相沿衍派,經過相當年代後,住在燕一帶的共氏子孫,遷移他處,為了避仇,即在共字上加龍,成為龔氏。他們就以龔為姓,直到春秋時代(公元前722 ~ 402)晉國有大夫龔堅,也就是龔氏始祖,子孫到處播遷孽息,都成為望族,歷傳至今在二千七百年左右。
汪氏是黃帝軒轅氏的後裔,本是姬姓,到周朝時,武王封其弟周公旦於魯,為春秋時代諸侯之一。傳至魯成公黑肱,其次子在出生時,掌紋有似汪字,遂賜姓汪,官拜上大夫,以有功封汪侯。(公元前589 ~ 573)子孫遂以汪為氏,歷傳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
(二)六桂堂的分姓由來
六桂堂的洪、江、翁、方、龔、汪六個分姓,是翁氏衍派在福建興化府莆田縣的第65代裔孫翁乾度的六子改姓而衍生的。在殘唐五代時(公元907 ~ 959),翁乾度生六子俱中進士,都在福建閩王朝任職高官,一時聲名顯達,被稱譽為“滿朝翁六桂聯芳” 。
福建閩國王朝,為王審知所創立,是五代十國之一,位傳六主,歷時38年。最後被南唐與吳越二國瓜分南昌滅亡,在改朝換代時期,翁氏兄弟只得改名換姓逃難他方,因而將“滿朝翁六桂聯芳”,改變成洪、江、翁、方、龔、汪的“六桂聯芳”
據宋史載:在翁乾度逝世後,宋朝皇帝曾下旨賜予風光大葬,在莆田縣的黃蜂山建造石墓,墓前懸掛御書“六桂坊”匾額。又在墓前建一祠堂,也懸掛皇帝御書“六桂堂” 匾額,因此六桂堂遂聞名遐邇,據說現在遺址尚在。
由翁乾度派下分姓的六桂子孫,多半繁衍於閩、粵、台灣一帶,歷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又據翁氏族譜載:翁乾度長子處厚分姓洪,生一子,名堅固。居龍巖縣(福建),生二子,大邦、大祉。認為家規所定,長子不得過繼他姓,遂認祖歸宗,復遷翁姓,現其子孫名氏,已錄入翁氏族譜。
(三)根據史實條分縷析
從以上的洪、江、翁、方、龔、汪六姓與六桂堂分姓的源流分析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認識到:
第一:洪、江、翁、方、龔、汪六姓,都是各從祖上流傳下來的姓氏,如以衍派的年代計算,歷史最悠久的是方氏四千七百多年, 其次江氏,四千一百多年,再其次是翁氏三千餘年,龔氏二千七百年左右,汪氏二千五百多年,洪氏二千一百餘年,而六桂堂的分姓,歷傳只有一千多年。
第二:六桂堂的分姓所採用的堂號,都是以六姓的堂號為標準,如洪姓“敦煌”,江姓“濟陽”與“淮陽”,翁姓“鹽官”,方姓“河南”,龔姓“武陵”,汪姓“平陽”。歷久以來,在同流同化的過程中,由六桂堂分姓的小族群,是理所當然的演變。比如江氏的衍派始祖是伯益第三子元仲公,傳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代,四千一百多年。而由六桂堂分姓的江處易公,歷傳只有一千多年,最多只能傳衍三十多代。事實擺明,江氏的始祖是元仲公,而不是由六桂分姓出來的處易公,其他五姓也是同樣情形,各自衍派始祖在先,而由翁氏分姓的六桂堂各姓始祖,是明擺在後。由此可以肯定指出,六桂堂的分姓,只是六姓中的一個支派而已,這一點是不能混淆不清,以免被人誤會為有冒認祖宗之嫌。
三、世界“六桂堂”文化淵源
湄洲日報龔玉
六桂文化源遠流長,所謂六桂,就是洪、江、翁、方、龔、汪六姓的總稱。這六個姓氏都有其祖系源流及衍派譜系,都是炎黃子孫,在中華民族群中占有重要位置與榮耀的名望。據史志和姓氏譜系,洪氏出於唐堯時的共工,江氏為虞舜時伯益的後裔,翁氏為周昭王庶子謚(又名庶任),被賜姓翁為開基始祖。方氏為神農氏八世孫帝榆罔後裔方雷氏,另一支則源於周代卿士方叔。龔氏起源於神農氏後裔的共工氏。《萬姓統譜》有載“龔氏之先共氏,避難加龍為龔、望出武陵”。汪氏為春秋時魯國大夫汪候的後裔,這些都是有史可證的。
唐末五代、京兆翁氏35世祖何公隨父軒公入閩,卜居莆田福興里竹嘯莊,傳至39代乾度公(898-951),官拜閩國補闕郎中,娶妻林氏,生有六子。而翁乾度堂叔翁承贊是閩國王審知朝中宰相。五代後晉太祖天福年間閩國被南塘和吳越瓜分而亡,翁乾度為避國亂,攜眷歸隱莆田竹嘯莊,並將六子依次改為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乾度六子於宋初三次科舉先後中進士,即“三科六進士”並躋身仕途。長子處原,分姓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進士,特授承議郎,兼殿中丞上柱國,賜緋魚袋;次子處恭,分姓江,宋太宗雍熙三年(985)進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處易、留本姓翁,建隆元年與長兄同榜進士,官至劍南少尉;四子處朴、分姓方,宋太祖開寶六年(937)進士、官拜泉州法曹;五子處廉,分姓龔、開寶六年與四兄同榜進士,官至大理寺直,監察御史;六子處休,分姓汪,雍熙二年與二兄同榜進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當朝六兄弟齊榮,顯赫一時,被譽為“六桂聯輝”。六桂傳至江南諸省市,並向海外發展,六桂分姓後融入原有六姓大族群中,歷經一千多年,同流同化,目前難以理清其支系的正宗。旅居海外的六姓僑胞為求生存和發展,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台灣等地區、東南亞各國把六個姓氏僑胞組織起來,紛紛成立“六桂堂”機構。其旨在團結互助,排憂解難。興辦公益事業,造福社會。中國閩南僑鄉在海外僑親推動下,四十年代南安、晉江等地也相應建立“六桂堂”組織。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菲律賓六桂堂為尋根溯源,增強炎黃子孫的凝聚力,開展商貿合作,首先倡導六姓二年一度召開世界六桂懇親大會。這個倡議得到世界各國和地區六桂堂的回響。自1990年至今,已先後在菲律賓馬尼拉、台灣高雄、新加坡、馬來西亞吉隆坡、泰國曼谷、美國洛杉機等地召開過六次懇親聯誼大會。第七次國際六桂聯誼會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舉行。這就是世界“六桂堂”的由來。
這裡值得稱奇的是,古府新市的莆田曾有三家“六桂”的歷史。又有二座宋代“六桂坊”(翁氏和方氏)都在城內。除了有翁氏“六桂”的風流佳話外,吾莆還有二家“六桂”歷史:
其一為方氏六桂,原在今荔城坊巷,興化賓館的北巷口,此巷早在唐代名刺桐巷。唐末,歙(今安徽屯溪市歙縣)人方廷范,唐昭宗大順二年(891)年登進士,先後任過浙江安固縣尉和福建長溪(今寧德地區)、古田、長樂三縣縣令,受贈金紫光祿大夫,當時老百姓尊稱為“長官”。方廷范後定居坊巷,他生有六子,皆出仕閩國:長子仁逸,官檢校水部員外郎;次子仁岳,官秘書少監;三子仁瑞,官著作郎;四子仁遜,官大理司直;五子仁載,官禮部郎中;六子仁遠,官秘書省正字。個個榮登進士,世稱“金紫六桂方氏”。這條街坊以此名“襲桂芳”,又名“朱紫坊”。據宋李俊甫《莆陽比事》坊名襲桂條云:“方殷符,唐僖宗朝(874-888)為王府諮議,與其子廷范,自光山來宰長樂,遂家於莆田刺桐巷,廷六子,是為六房”。這座石坊不幸於“文革”中被毀了,地名由“方巷”改為“坊巷”卻依然存在。
其二還有一家龔氏六桂。莆田龔氏原居浙江錢塘的龔隱一支為逃五代干戈擾攘而入閩,其子龔忠又摯眷遷徙莆田城內,成為莆田龔氏始祖。至孝宗乾道年間,七世孫龔茂良官至參知政事(行宰相事)茂良六兄弟(含堂兄弟)皆登進士第:兄龔遂良,宋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龔茂良、紹興八年(1138)進士,官至參知政事。其從弟龔夢良,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官筠州司戶參軍。龔史良,淳熙二年(1175)進士,官歸善知縣升通判。龔友良,淳熙五年(1178)進士、官龍巖縣尉。龔元良,紹熙元年(1190)特奏名進士。號稱“龔氏六桂”,譽滿閩中。鑒於龔茂良1178年蒙冤落難,貶死廣東英州,龔氏後裔大部分遷徙閩南,廣東一帶,卻未能在莆造坊樹碑,當今閩南一帶均奉龔茂良為一世祖。每年重陽節都有龔氏後裔來莆龔茂良陵園拜祭活動。
按我國科舉取士時代、讀書登科、美稱為“折桂”。自唐代以來,凡父子或兄弟叔侄聯登科甲的家族,有的稱“雙桂”、有的稱“五桂”不少,莆田居然有方、翁、龔三家則是六兄弟皆登進士第,號稱“六桂”,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美事。由此可見,莆田是世界“六桂堂”的發祥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