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安徽省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學校,學院坐落在文化旅遊名城、國家森林城市池州市區,南倚聞名世界的佛教聖地九華山,北臨長江。現開設專業43個,復蓋了IT、機械、電子、建築、金融、旅遊、園藝、農林、廣告、藝術等主要行業,各專業設有專家、學者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清朝-民國時期

光緒三十一年(1905),石埭知縣陳采蘭,於致材學堂(前身為廣陽書院),首創師範傳習所,共培養國小教習30多人。師範傳習所,主要招收以教授蒙館為業,而品行端謹、文理平通,年齡在30—50歲的人,傳習期3個月至1年不等,開設修身、教育、中國文學、歷史、地理、算學、格致、圖畫、體操等課程。民國6年(1917年)春,青陽縣創辦2種師範講習所,招收高小畢業生及年滿14歲、具有同等學力者,學制一年,開設修身、教育、國文、算術、理科、圖畫、手工、音樂、體操等課程。首期畢業19人,後停辦。民國12年復辦,附設於青陽縣立第一高等國小校,當年招新生35人,翌年招40人。民國6年,省於青陽縣設青陽蠶桑學校師範科,民國8年秋改名為省立第七師範。民國10年,省立第七師範遷至貴池縣西門外杏花村原貴池蠶桑講習所舊址。學校招收高小畢業生及年滿15歲,具有同等學力者,學習期限四年,開設修身、讀經、教育、國文、習字、歷史地理、數學、生物、物理化學、法制經濟、圖畫、手工、樂歌、體操等課程。首任校長柯少華。民國11年,省教育廳頒訂全省義務教育初步實施計畫。是年,省立第七師範併入省立第七中學,名為省立七中分校。民國15年,奉命改為省立一師(校址在安慶)分校,時有3個班,學生128人,教職員20餘人。

民國17年春,依照全省中等學校改造方案,省立一師分校併入省立七中改為省立第五職業中學,原師範、中學及附屬國小各年級仍辦至學生畢業為止。民國18年,於貴池前省立七師校址設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招收國中畢業生及與國中畢業程度相當曾經服務國小二年以上之教員,學制三年。課程設定遵循以鄉村生活為中心,適合社會需要,注重實際運用原則,基礎課占33%,專業課占22%,農業和社會課占17%,藝術和手工課占14%,軍體和衛生課占14%。學生入學僅交納學雜費6元,學校供給膳食、書稿、簿本、校服等。學生畢業後去農村國小任教,首任校長王仁峰,民國23年,易名為省立池州師範學校。民國25年,有高級師範科2班,初級簡師科5個班,共有學生234人,教職員24人,全年省撥經費52090元(銀元)。民國27年,日軍飛機連續轟炸貴池,池州師範學校被迫停辦。不久,於青陽縣陵陽鎮復設省立陵陽簡易鄉村師範學校(初師),校長林啟驥。民國30年,擴充班次,恢復省立池州師範學校校名。民國37年,經校長陳秀倫敦請省教育廳同意,改名為省立青陽師範學校,時有中師3班、簡師3班、蠶桑科1班,共有學生226人,教職員34人。

民國19年,於石埭縣崇實初級中學附設蟻務教育師資養成所,招收高小畢業生,培養義務教育師資,學制一年,當年招新生30餘人。民國23年,改為簡易師範學校,由縣設立。民國28年,安徽奉義實施政教合一,實施國民教育五年計畫。為培養新師資,以應急需,曾於貴池縣立初級中學、至德縣立初級中學附設簡師班。據《安徽教育要覽》記載,民國36年,貴池縣立初級中學有簡師班2個,學生92人,至德縣立初級中學有簡師班2個,學生75人,省立貴池中學始招新生1個班。

新中國時期

解放後,各中學附設的簡師班停辦,石埭縣立簡易師範學校併入省立青陽師範學校。省立青陽師範學校由人民政府接辦,易名為皖南區青陽師範學校,由軍轉幹部霍子餘任校長。1950年,學校遷至貴池城內原池州府儒學舊址,校名改為皖南區池州師範學校,當年招新生240人,並辦短期師資訓練班1個。1951年,學校易名安徽省池州師範學校,嗣後,至1956年,學校規模不斷擴大,除中師外,先後辦過初師班、幼師班(均招收國小畢業生)和中速班(學習期限一年),並設有函授部。學生最多時達22班,798人,教職工68人。同時,為加速培養國小師資,1952年於青陽縣設立初級師範1所,1958年於東流、至德創辦初級師範2所。1961年,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青陽、東流、至德三縣初級師範全部停辦,池州師範學校初師班停招新生。1963年,安慶行署舉行中師畢業生統考,池師學生人均成績名列前茅,池師被列為重點師範學校。1965年,各地大辦耕讀國小,池師附設耕讀國小師資速成班6個班,招收16—22周歲的國中畢業生及同等學力的在鄉知識青年,學制一年。學生保送入學,社來社去,不包分配。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池師大部分教師離校回家;學校連續4年沒有招生。1970年9月,池師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學員由大隊、公社和縣推薦入學,不經考試;設中教班和小教班,學制均為一年。1973年始,學制改為二年,分文科和理科,培養國中教師。1972年至1975年,區內各縣先後創辦“五七”大學(石埭縣於丁香中學附設“五七”大學師範班),招收國中畢業生,培養國小教師,學制2—3年,使用省編中師教材,學生畢業後由縣統一分配工作。1976年,石埭縣“五七”大學師範班停辦。1980年,貴池、青陽縣“五七”大學停招新生,先後改為教師進修學校。1982年,東至縣“五七”大學停辦,從東流鎮移至縣城,改建教師進修學校。

1977年招生考試恢復後,池師改招高中畢業生,培養國小教師,學制二年。1984年恢復招收國中畢業生,學制改為四年,同時擴大定向招生、定向分配。1985年,中師實行提前單獨招生,鼓勵國中優秀畢業生報考中師。是年,池師增設幼師班,招收國中畢業生,學制三年,1988年秋,中師改為三年制。1989年至1990年,年招生數在160—180人左右。1991年至1993年,年招生數均為250人。

池州師範學校位於池州市池陽路191號(原貴池市九華路2號)池州府儒學故址,占地118畝,校舍建築面積12350平方米。校內樹木森森,綠草如茵,環境幽靜,學習、工作十分宜人。池州師範建於民國6年。民國時期,曾幾度搬遷,幾易校名,但始終堅持鄉村教育,富有嚴謹、求實和革命的校風。民國17年,學校建有中共支部;民國21年,老同盟會員沈子修汪校長,民主辦學,新思想活躍;民國23年,操震球任教導主任,程今吾講授專業課,奉行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重視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民國27年,校長陳季倫作《贈另畢業同學序》,勉勵諸同學“志在教育”,“純潔自持”,“享其所學施惠於人有教無類”,以轉移社會風氣,挽救教育危機、獻身建國大業。英賢執鞭,才俊輩出。建國以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學校有了很大發展。學校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黨的教育方針的同時,堅持發揚學校光榮的辦學傳統,圍繞培養目標,嚴謹治校,勤儉辦學,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在抓好課堂突出基本訓練析同時,開展豐富多彩、形式活潑的課外活動,造就出一批批專業思想鞏固、基礎知識軋實、業務能力較強、思想活躍、努力奮進的畢業生。培養出大批中、國小教學骨幹,不少成了地方各級黨政的領導;不少成了學界名流,如現安徽大學副校長、教授張良震,原安師大副校長,現安徽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嚴雲綬教授,現安徽省科技出版社總編、副編審孫述慶等。從60年代初起,池州師範學校一直是省、地重點師範學校。

學校歷史

池州師範學校建於民國6年。

1905年,石埭知縣陳采蘭,於致材學堂(前身為廣陽書院),首創師範傳習所。

1917年,青陽縣設青陽蠶桑學校師範科。

1919年, 建立安徽省立第七師範學校。

1921年,省立第七師範遷至貴池縣西門外杏花村原貴池蠶桑講習所舊址。

1926年,改為省立一師(校址在安慶)分校。

1928年,省立一師分校併入省立七中改為省立第五職業中學。

1929年,在貴池原省立七師校址設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

1930年,在石埭縣崇實初級中學附設蟻務教育師資養成所。

1938年,日軍飛機連續轟炸貴池,池州師範學校被迫停辦。

1941年,恢復省立池州師範學校校名。

1948年,經校長陳秀倫敦請省教育廳同意,改名為省立青陽師範學校。

1950年,學校遷至貴池城內原池州府儒學舊址,校名改為皖南區池州師範學校。

1977年,文革後為貫徹安徽省1977年高等學校、中等專業(技工)學校招生工作會議精神,恢復升學考試制度。政府與池州師範學校合署成立“安徽勞動大學池州專科”。

1979年,“安徽勞動大學池州專科”更名為“安徽師範大學池州專科”。

1980年,池州師範學校(部分)、安徽師範大學池州專科合併升格為“池州師範專科學校”。

1982年,池州師範專科學校與池州師範學校分立辦學。

2002年,安徽省經貿學校併入池州師範專科學校,“池州師範學校(部分)”與其他學校合併。

2002年7月,併入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前校史簡介

學校創建於1969年,原名貴池縣五七大學。

1984年改為教師進修學校,1989年興辦職教,啟用貴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名稱。

2000年隨池州“拆地建市”而上劃到市教育局直管。

2002年9月與池州師範等4所學校合併組建池州職業技術學院並作為其南校區(後改為中職中心,一直從事中等職業教育)。

2008年7月份,池州市委市政府為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加強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將原池州職業技術學院中職中心從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劃出,與池州體校合併,另行成立了新的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保留池州體校的牌子,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正縣級編制,隸屬池州市教育局。

池州農業學校

學校1994年被命名為縣級示範職高,1995年被確定為池州地區重點職業高中,1997年獲得安徽省重點職高稱號,2001年3月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2008年獲得省示範職業學校稱號。是省勞動廳定點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皖南片勞動輸出培訓基地;安徽省職教先進集體,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農學院成立校址:省立工專→省立安大四院→國立安大農學院→(解放後)→安慶農校→池州農校→池州職院西校區(2002年)——2009年搬入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建設西路新校區。

池州旅遊學校

池州旅遊學校校址在池州市長江路青峰領。

2002年併入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池州糧食幹部學校

池州糧食幹部學校(池州糧食成人中專學校)

2002年併入池州職業技術學院——並作為其成教院(機電系校區)位於百牙路。

2008年8月搬入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建設西路389號新校區(原池州師範專科學校校址)。

後校史簡介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2002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101號《關於同意設定池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批覆》下發,我市以池州市職教中心、池州師範學校、池州農業學校和池州旅遊學校合併為基礎創建的池州職業技術學院獲準正式成立。2003年12月池州糧食幹部學校併入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2008年7月份,池州職業技術學院中職中心從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劃出,單獨建制。2008年8月,池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始搬遷到池州市建設西路389號(原池州學院校址)。2009年,池州職業技術學院西校區搬遷至池州市建設西路389號,至此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完成校園整體搬遷。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何其旺

院長、黨委副書記:許信旺

黨委副書記:戴申付

實驗實訓中心

我院實驗實訓中心(計算機中心)是融實踐性教學、職業技能訓練與鑑定考核、職業資格認證與職業素質培養等諸多功能於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它充分體現了高職教育的特點,在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套用性人才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現任中心負責人:孫忠

圖書館

圖書館是學院文獻信息中心,是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辦學條件最重要的標誌。

我院圖書館隨學院的發展而發展,我們擁有的這座圖書館館舍面積達13000平方米,六層結構,分布有社科書庫、自科書庫、期刊閱覽室、學生電子閱覽室和教工電子閱覽室及學生自習室。館藏文獻總量19萬餘冊,藏書範圍涵蓋諸多學科。期刊合訂本5000餘冊,每年訂有報刊500餘種。數字圖書資源已經入藏電子圖書100萬冊和年發行量9000餘種的中文科技電子期刊。其中資料庫有: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超星電子圖書。與國內外高校圖書館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廣泛的資料交換關係。收藏有《四部叢刊》、《資治通鑑》、《康熙字典》等頗具價值的線裝古籍及一些珍貴的文獻資料。

按照《普通高校圖書館規程》的要求,圖書館加快了自動化、數位化、網路化進程。集書刊采編、典藏、圖書借還、文獻檢索等業務為一體的清大新洋GLIS8.0圖書館自動化集成服務軟體已在採訪、編目、流通、期刊等部門全面使用,加強了館藏書目資料庫建設,實現了校區網路查詢和借閱,實現了校園網上24小時的館藏書刊目錄檢索、新書報導、網上續借、網上預約等服務功能。

圖書館是資源的寶庫,是學習的理想場所,歡迎廣大讀者充分的利用她,並關心、支持圖書館的發展。

現任館長:周保平

系部設定

國際經濟貿易系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系,簡稱池州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成立於2006年10月11日(成立時與學院基礎教育部合署辦公,2009年9月後分開設立)。現開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會計電算化、市場開發與行銷、商務經紀與代理等7個專業,其中物流管理專業為安徽省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全系下設會計、物流管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四個專業教研室。系黨總支下設第一、第二兩個黨支部。

2013年秋季,全系共有教學班級36個,全日制在校學生1595人。現建有會計電算化實訓室、會計手工實訓室、財務會計實訓室、電子商務實訓室、物流仿真實訓室、現代物流綜合實訓室、進出口業務實訓室等校內實驗實訓場所。

全系現有在職教職工35人,其中副教授3人,高級講師1人,講師6人。專職教師分別具有會計師、高級物流師、中國物流職業經理、網上零售師、國際商務單證員、國際商務單證培訓師、理財規劃師、中國電子商務職業培訓師、全國外貿業務員培訓師、全國外貿跟單員培訓師、國際貨運代理培訓師等職業資格或崗位專業證書。初步形成了政治素質過硬、專業結構合理、業務素質良好、群體效能優越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經貿系在學院黨委和行政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入開展改革創新和創先爭優活動,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系部建設。在教學管理中,根據用人市場和就業崗位的需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技能操作訓練為抓手,加強校內外專業頂崗實習與就業基地建設,注重學生就業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引導和鼓勵學生參加與所學專業相對應的國家職業技能鑑定、國家從業資格認證考試以及行業崗位專業培訓考試,以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拓展就業空間,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

現任系主任、黨總支書記:汪芳琳

建築與藝術系(與護理系合署辦公)

建築與藝術系設有廣告設計與製作、廣告與會展(會展策劃與管理方向)、環境藝術設計、建築工程技術、中國古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社區管理與服務等專業。

全系共有專職教師35名,均為大學本科畢業,其中高級職稱10人,中級職稱16人,並擁有一批雙師型教師,師資力量雄厚。本系始終堅持以培養適合生產、建設、服務與管理一線技術需要的高等套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高職教育的辦學模式和方向,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踐操作能力和敬業、創業精神的培養。

建築與藝術系本著“奉獻愛心、嚴格要求”的原則管理、教育學生,使學生在校期間不僅得到學業上的收穫,而且在個人品行、道德素質上也有較好的鍛鍊和提高。來我系各專業學習的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完成規定的學業外,還可以參加計算機及專業資格證的培訓學習,拿到計算機等級證書及專業資格證書。同時還可以參加專升本考試,繼續深造,2005年度我系參加專升本考試的學生錄取率達60%。

建築與藝術系已與省內外相關企事業單位建立廣泛的聯繫,各專業均設有教學基地,可較好地滿足各專業實驗、實習、實訓的要求,並為畢業生就業開闢了廣闊的渠道。

現任系主任、黨總支書記:楊利民

旅遊系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系狠抓教學教育常規管理,深化專業教學改革,榮獲“安徽省旅遊專業省級教學團隊”、 “安徽省旅遊教育培訓示範基地”(首批)、“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考試培訓中心及考試點”、“安徽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先進黨支部”等多項稱號。

本系開設旅遊管理(導遊方向、飯店管理方向)、旅遊英語、商務英語、涉外旅遊等專業,其中旅遊英語為省級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本系現有專任教師25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4名,講師9名,具備國家級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雙師型”教師4人,取得碩士學位者7人。教師們主編的《旅遊心理學》等已作為高校省級規劃教材發行並被列為“省級精品課程”,主持開展的《導遊模擬實驗教學研究》等被批准為省級教研課題。

本系堅持走產、學相結合的發展道路,聘請校外有關人士為主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與省內外多家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辦學協定,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保持98%以上。

本系形成了健康而濃厚的學習風氣,學生多次在院級以上專項競賽中取得佳績,曾榮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高職高專組一等獎、全省大學生演講競賽高職高專組一等獎,參加全國導遊資格、國際商務英語水平、英語四級等資格證書考試通過率也遠遠超過全省同類院系一般水平。

展望新的學年,全系師生將秉承“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系訓,爭取更大進步。

現任系主任、黨總支書記:唐建軍

信息技術系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系設有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動漫設計與製作。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並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套用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套用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計算機套用和教學、科研等工作的計算機套用技術學科的高等套用性專門人才。

學制及招生對象

學制:三年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

主要課程

Visual Basic程式設計、計算機專業英語、C語言程式設計、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與套用、計算機網路基礎、FLASH動畫技術、Photoshop圖像處理、AutoCAD實用技術、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技術、網頁設計與製作、ASP程式設計、3DS max三維製作等。

就業方向

能從事企、事業單位辦公自動化和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為電腦商家上門服務和從事商業廣告平面設計;為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站建設和維護以及校園網、區域網路組建與維護;電視台的廣告及flash動畫製作以及為企、事業單位進行簡單的軟體開發、數據處理。

現任系主任、黨總支書記:許樂靈

機電技術系

套用電子技術

專業培養目標

機電系機電系

本專業培養身心健康,德、智、體全面發展,面向第一線,從事套用電子技術相關工作,具備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在家用電器、通訊產品、供配電系統、工業及醫用電子儀器的生產或套用單位從事開發、裝調、維修或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

學制及招生對象

學制:三年;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

主要課程

思想品德、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思想、計算機原套用基礎、實用英語、高等數學、電子工程製圖、電路基礎、模擬及數字電路、高頻電路、單片機原理及套用、可程式控制器原理、數字視聽設備原理與維修、電視機原理及維修、自動檢測技術、電子工藝、Protrl、通信原理、辦公自動化設備、電機與拖動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畢業後,可到家用電器、通訊產品、供配電系統、工業及醫用電子儀器的生產或套用單位從事開發、裝調、維修工作或技術管理工作。

機電一體化技術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理論紮實、知識面較寬、能力較強、素質較高,具有創新精神的,從事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領域的設計、製造、加工、使用及維護等工作的高級套用型工程技術人員。

學制及招生對象

學制:三年;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

主要課程

思想品德、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思想、計算機原套用基礎、實用英語、高等數學、工程力學、工程製圖、CAD/CAM、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電子技術、液壓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機械製造工藝學、金屬切削工具機與數控工具機、機電一體化原理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畢業後,可到機電行業從事設計、製造、維護及管理工作,也可到相關學校從事教學工作。

模具設計與製造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身心健康,德、智、體全面發展,面向機械、輕工等行業,從事冷沖模、型腔模及其工裝的設計與製造,金屬板料、冷衝壓與塑膠製品成型工藝及其設備的調試和套用工作,也可從事模具生產智慧型型設備的操作和模具生產車間的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級套用型技術人才。

學制及招生對象

學制:三年;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

主要課程

思想品德、法律基礎、馬列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套用基礎、機械製圖、公差配合與測量、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工藝、電工與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工程材料和熱處理、塑膠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模具製造工藝學、冷衝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壓鑄工藝及模具設計、衝壓、塑壓設備、模具CAD/CAM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畢業後,可到機械、輕工等行業,從事冷沖模、型腔模及其工裝的設計與製造,金屬板料、冷衝壓與塑膠製品成型工藝及其設備的調試和套用工作,也可從事模具生產智慧型型設備的操作和模具生產車間的技術管理工作。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理論紮實、知識面較寬、能力較強、素質較高,具有創新精神的,從事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領域的設計、製造、加工、使用及維護的高級套用型工程技術人員。

學制及招生對象

學制:三年;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

主要課程

馬列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基礎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原理及套用、工程製圖、CAD/CAM、理論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電子技術、液壓控制技術、機械製造工藝學、金屬切削工具機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畢業後,能從事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領域的設計、製造、加工、使用及維護等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大學專科文化層次,能掌握現代自動化控制產品和設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熟悉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套用,具有安裝、維護、現場管理自動化控制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力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

學制及招生對象

學制:三年;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

主要課程

電路分析和模擬電子技術、高頻電子技術、數字和單片機技術與套用、Visual Basic、自動控制原理和系統、感測器原理與套用、檢測與轉換、可程式控制器和斷續控制、數字視聽設備原理與維修、Protrl與電子工藝、機器人和計算機控制技術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畢業後,能從事電子產品的銷售、開發、生產、管理,電子設備檢測、維護,自動化控制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安裝、維護和現場管理等工作。

現任系主任:江光月;系黨總支書記:馬文申

生物技術系(與園林系合署辦公)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生物技術系是學院最有特色的專業之一,也是學院歷史最為悠久的專業之一。其前身是由池州農校畜牧獸醫系發展而來。生物技術系現開設有動物防疫與檢疫、獸醫醫藥兩個專業。

生物技術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專業教師15人,其中副教授3人,“雙師型”教師10人。專業教師專業知識紮實,專業技能較強,教學經驗豐富。擁有專業實驗室3個,專業標本室1個和多個教學基地,很好的滿足了教學的需要。

本系堅持以“以市場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目標”,狠抓專業建設,深化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我們堅持開展多證教育,建立了國家畜牧獸醫職業資格等級培訓點和考點,學生畢業時一人多證,提高了市場就業競爭力。

生物技術系現已與全國40餘家用人單位建立了穩固的實習和就業網路,如上海天使寵物醫院、上海仁和寵物醫院、南京天邦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合肥正大飼料有限公司、安徽華奧製藥有限公司、合肥溫氏集團、蒙牛集團等單位每年均有我系畢業生就業。由於國家重視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畜牧業,畜牧獸醫專業人才需求很大,我系畢業生就業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畢業生就業率100%。許多學生被各級畜牧獸醫管理部門等事業單位錄用。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園林系是由學院升格前的重要組成部分--池州農校的園藝專業發展而來。2002年學院成立之初就開始招生,園林專業是我院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園林系開設有園林技術、園林工程技術、園藝技術三個專業(園藝技術專業暫未招生),其中園林技術專業是我院唯一的安徽省特色專業,是省教育廳和我院重點建設專業。園林系還是安徽省建設工程崗前培訓及考證定點單位和國家園林類職業資格等級培訓考試定點單位。2009年園林系被安徽省園林學會授予先進集體稱號。現有在校生350餘人。

園林系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及外聘教師(園林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二十多人。專任教師中副教授7人,講師10人,均為雙師型教師。專業教師中戴啟培副教授為安徽省園林專業帶頭人,他同時擁有高級工程師職稱,是安徽省建設工程專家評審。園林系十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每年有多名教師到各地進行學術交流或專業進修。

園林技術、園林工程專業是以城市規劃學、藝術學、工程學、生物科學為基礎的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學生畢業後,工作主要面向城市規劃與園林管理以及城市園林公司等部門,就業崗位主要有包括園林設計類(如方案設計師、植物配置師)、園林工程類(如項目負責人)、園林經濟類(如招投標員、預算員等)三個大的方面。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主要集中在南京、杭州、上海、合肥、常州等大中城市工作。

幾年來園林系的辦學特色不斷提升,專業建設成果不斷提高,專業辦學水平更加成熟。以創新辦學理念為先導、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課程建設與改革為抓手、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實訓基地建設為重點,以服務“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為目標,是我系教育教學的真實寫照。具體說,就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市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堅持以就業崗位設課程,崗位需要什麼能力,我們就對應開設相應的課程。按照理論夠用,實踐為主的思路全面進行教學改革。通過幾年的探索,園林系各專業教學計畫已由本科壓縮型的教學模式改變為適應學生特點和市場需求的以實踐教學為主的任務型、模組化的教學模式。

現任系主任:朱勝英;系黨總支書記:吳向群

成人教育中心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是2002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院成立的當年即設立成人教育處(也稱成人教育中心),統一規劃和管理全院成人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2003年經池州市教育局批准,池州市教師進修學校與學院成人教育中心合署辦公,同時承擔池州市直暨貴池區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

除自主開設成人專科學歷教育外,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在我處設立了成人本科學歷教育函授站,開展部分專業的成人本科學歷教育。現開設的專、本科學歷教育專業有: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旅遊管理、初等教育、建築工程管理、動物防疫與檢疫等專科專業以及漢語言文學、數學、英語、物理、計算機科學技術、會計學、法學等專升本專業,現有各類成人學歷教育在籍生1500餘人。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成教處自成立以來,舉辦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等非學歷教育達1萬餘人次。學院擁有一支業務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並熱愛成人(繼續)教育事業的教師和管理隊伍,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機制。

幾年來,我院成人教育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為依託,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並舉,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適用性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現任中心主任、黨支部書記:葛義正

基礎教育部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育部,簡稱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現與中專部、思想政治教育部合署辦公。主要承擔全院體育、思想政治課教學管理以及五年制、高中中專培養工作。

現任部主任:何松;部黨總支書記:周立新

學生社團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景圖片池州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景圖片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社團:(截止2011年12月,目前共有22個社團,還有2個社團日後更新)

⒈泮月池文學社(分社:泮月池書畫社、泮月池通訊社、銀杏文學社)(老師範1992年時的社團)

⒉青年志願者協會(市直志願者社團,曾獲得“省百佳社團”、“市優秀社團”、“院優秀社團”等)

⒊青春戀曲吉他社

⒋大學生創業協會

⒌大學生藝術團

⒍英語愛好者協會

⒎社會主義研習社

⒏人文軒協會

⒐定向運動協會

⒑大學生體育協會

⒒大學生經濟協會

⒓畫影閣協會

⒔大學生環境保護協會

⒕大學生計算機協會

15.大學生心理協會⒖單片機愛好者協會

16.大學生記者團

17.觀湖博弈棋社

18.雙節棍協會

19.園林與花卉藝術研習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