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大學工學院

江西農業大學工學院

江西農業大學工學院,工學院的前身為農機系。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複合型建設人才”的辦學定位。

【辦學歷史】

工學院的前身為農機系。1969年,成立於1958年的江西農學院農機系和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農機系合併組建新的農機系。為適應學科發展,拓寬專業設定面,1985年農機系更名為農業工程系,1995年和計算機系合併,組建工程技術學院,2000年計算機系分出成立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工程技術學院保留並於2002年改名為工學院。

相關情況

【辦學指導思想和定位】

學院堅持“以‘三個代表’和‘三個面向’為指針,堅持教學科研並進,質量效益並重,充分挖掘潛力,主動適應市場,努力擴大規模,大力弘揚特色,穩步提高質量”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以農業工程為特色,機械電子為主體,其他工學學科同時發展;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高職和成人教育;立足江西,面向全國,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複合型建設人才”的辦學定位。

【師資條件】

學院現有教師50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具有和正在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8人。教師中湧現出全國優秀教師1名,省優秀教師1名,江西省勞動模範1名,享受國家特殊津貼2名,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名、中青年骨幹教師2名。學院注重實驗室建設,有機械製造與新技術、電工與電機、電子、自動控制、汽車新技術、拖拉機與農機、農業生物物理、建築等8個實驗室,1個金工實習基地,配有加工中心、數控車床、電火花成型機、線切割機等先進的車、銑、刨、磨、鑽、焊設備;1個汽車駕駛基地,占地40餘畝,鋪有標準的水泥路面和倒樁場地。教學設備總值822.6萬元,教學設備齊全,教學手段先進,在校外建立了13個固定的教學實習基地,為滿足教學和實習需要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學科結構】

經過40多年的奮鬥,學院規模不斷壯大。現有農業機械化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交通運輸、土木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和工程管理等7個本科專業。所有專業均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農業機械化工程學科為江西省“九五”、“十五”重點建設學科,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交通運輸3個本科專業為江西省品牌專業。現有在校研究生17人,本專科生1598人。
【科研成果】

長期以來,學院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之路,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教書育人,對外服務等各項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近幾年來,學院被評為全國省柴節煤先進單位、省班主任工作先進單位、省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多人次獲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省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學院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承擔各級教學研究課題50餘項,發表教改論文60餘篇,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8項。共完成各級各類科研課題60餘項,其中國家級7項,省部級40項。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項,廳級科技成果獎7項,國家專利7項。在各類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專業書籍及教材50餘部。
【學生素質】
學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樹立刻苦鑽研的良好學風,創造人人爭上的學術氛圍,加強基礎理論和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雄厚的師資,良好的條件,科學的管理,為大學生成才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幾十年來,學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社會主義建設合格人才,他們在祖國的各條戰線上正勤奮努力,成為各行各業的棟樑之才。近幾年,學院的畢業生更是供不應求,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一次性就業率都在95%以上。迎著新世紀的朝陽,我們正滿懷豪情,與時俱進,為辦成以農業工程為特色,機械電子為主體,其他工學學科同時發展的工科院系、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