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邗江中學

江蘇省邗江中學

江蘇省邗江中學是經揚州市邗江區人民政府批准組建的教育實體,由公辦邗江中學和民辦潤揚中學組成。邗江中學始建於1956年,原名邗江縣中學,是江蘇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1999年12月被省教委批准升格更名為江蘇省邗江中學,2000年4月一次性高分通過國家級示範高中驗收,2004年3月轉評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

基本信息

簡介

江蘇省邗江中學江蘇省邗江中學
江蘇省邗江中學(集團)是經揚州市邗江區人民政府批准組建的教育實體,由公辦邗江中學和民辦潤揚中學組成。邗江中學始建於1956年,原名“邗江縣中學”,是江蘇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1999年12月被省教委批准升格更名為“江蘇省邗江中學”,2000年4月一次性高分通過國家級示範高中驗收,2004年3月轉評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目前全省最高星級)。
潤揚中學是一所根據省教育廳名校辦民校”的原則,經揚州市教育局批准,由江蘇省邗江中學全額投資興辦的全日制民辦中學,設有普高部、藝術部。學校與江蘇省邗江中學一牆之隔,於2003年2月建成並投入使用。教師和管理幹部全部由原江蘇省邗江中學選派,學校在集團的統一領導下,按邗江中學管理模式運行,統一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既憑籍原江蘇省邗江中學一流師資的全面管理、全程授課、全方位服務,又充分發揮民辦教育的特長,成為潤揚中學的獨特優勢。

學校設施

“現代化、書卷氣、花園式”的學校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瘦西湖畔,占地200餘畝,累計投資2.3億元。匠心獨運的建築,園林情趣的綠化,彰顯特色的布局,構成了古城揚州一道最靚麗的人文景觀。設計先進的計算機網路系統、閉路電視演播系統、廣播系統、通訊系統、保全系統,功能齊備的計算機網路教室、語音實驗室、理化生實驗室、學術報告廳、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心理諮詢室、勞技教室、多媒體教室,以及投資1500多萬元建成的氣勢恢宏的體育館,十五片高標準的可承擔省級以上比賽的籃球場和六片排球場、國內一流的8道400米塑膠跑道及天然草坪運動場,為學生營造了一片健康發展的良好空間。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81個教學班級,在校生近5000名,專任教師333名,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名,江蘇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333工程”培養對象1名,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特級教師4名,碩士研究生11名,碩士研究生課程結業者28名,169名教師正在攻讀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課程。近年來,學校通過築巢引鳳和校本培訓,積極實施“永不竣工的名師建設工程”,有百餘人被評為省、市、區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幹、教壇新秀,有近百人次在全國、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學科教學大獎賽、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獎,其中2人獲全國一等獎,9人獲全省一等獎,13人獲全市一等獎,有45人次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五四獎章獲得者”、“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班主任”、“江蘇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先進工作者”、“江蘇省三八紅旗手”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學校成績

江蘇省邗江中學江蘇省邗江中學
花開春滿園,一枝獨嬌艷。全新的辦學理念、科學的管理手段和靈活的運行機制,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無限生機。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學校”、“全國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推行《國家體鍛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學校”、“全國首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網站系統示範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優秀教師集體”、“江蘇省民眾體育先進單位”、“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江蘇省教育科研示範基地”、“江蘇省勤工儉學先進單位” 等30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並被命名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團體會員”、“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十五’課題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實驗基地”、“中國國情研究中心教育觀測基地”。

現任領導

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金才

個人介紹  

徐金才徐金才

徐金才,江蘇省邗江中學教育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江蘇省邗江中學黨委書記。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揚州大學教育學碩士生導師,教育部中國小校長培訓項目指導教師,江蘇省中國小校長培訓基地中學校長指導教師,江蘇省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教育學會高中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江蘇省名校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全國名校長,全國教育科研傑出校長,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紀念改革開放30年全國基礎教育卓越校長30人,全國百名教育管理傑出人物,全國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十佳卓越校長,中國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校長。
他在學校文化建設、學校管理改革創新、學校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等領域進行了長達十數年的研究,80餘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省級以上獲獎,主編專著(教材)近20本,主持國家、省級“十五”、“十一五”課題9項,在全國各地專題講學100餘場(次)。他秉持“蓄德、修能、日新”的校訓,提倡“合道德”的學校教育,尋找中學教育新的行走路徑:努力構建由“教室課堂”、“校園課堂”、“社區課堂”組成的“道德課堂”,讓學生過“合道德”的課堂生活,讓中學成為學生人生最重要的奠基階段與終身美好的記憶。

工作經歷一覽:
1982年8月分配至江蘇省邗江中學工作
1982年8月—1990年7月任江蘇省邗江中學高中語文教師、班主任、年級組長
1990年8月—1994年7月任江蘇省邗江中學副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
1994年8月—2003年7月任江蘇省邗江中學校長兼黨總支書記,主持學校黨政全面工作,並從事語文教學、德育、學校管理及研究工作。
2003年8月—2005年1月任江蘇省邗江中學(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邗江中學校長
2005年1月—2010年12月任揚州市邗江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江蘇省邗江中學(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邗江中學校長
2010年12月至今任揚州市邗江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江蘇省邗江中學教育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學校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1、管理哲學 

基於對教育現狀尤其是當前應試教育弊害的痛苦思考和重構“學校教育”的迫切願望,從教育哲學高度與教育倫理層面反思、剖析,作出了“應試教育體制下的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是違背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判斷,創新性地提出了“實施‘合道德’的學校教育”命題,努力構建符合新課程精神與要求的、由“教室課堂”、“校園課堂”、“社區課堂”組成的“道德課堂”模式。
2、特色定位 

提出了學校特色的獨特定義:特色就是讓人真切感受到無所不在卻又無法觸摸的,溶化在師生血液里、外顯在師生行為中的“這一個”學校所獨有的、經久彌“醇”的東西。學校特色的關鍵要素是獨特的教育思想、獨特的教育模式和獨特的教育風格。學校特色建設,課程是主載體,教學是主渠道,課堂是主陣地。邗江中學的特色定位:在教育思想層面就是實施“合道德”教育,在教育模式層面就是構建“道德課堂”實踐模式,在教育風格層面就是追求“大氣”——環境大氣、活動(包括教學活動)大氣、師生大氣;讓師生通過“大氣”環境的薰陶、“大氣”活動的歷練、滋養“大氣”的內在氣質和“大氣”的外顯風度。
3、德育工作 

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思路和操作體系:圍繞一個目標:責任潛能——讓每一個學生成功;突出兩個重點:貼近學生實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三個突圍:讓學生從沉重的學業負擔中突圍,從就德育抓德育的習慣思維中突圍,從封閉的校園圍牆突圍;抓好六個環節:引導、體驗、辨析、選擇、踐行、升華;形成三個特點:學生為主,活動為主,過程為主。
4、課程教學 

率先提出並努力實踐“學習性質量—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基,發展性質量—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生命性質量—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的全面質量觀,構建“大課堂”的課程教學模式:著力最佳化教室課堂,圍繞“主體性”和“生成性”,建立“讀—思—議—論”的課堂結構,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全面開放“校園課堂”,實行“彈性作息”和“學分管理”,用“課程”的思想設計和組織校園活動,讓校園成為師生的樂園;切實延伸社區課堂,把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結合起來,構築學生生命發展的新時空。
5、隊伍建設 

圍繞“建設具有共同教育信念的優秀教師集體”目標,抓住“轉變教育觀念”、“增強敬業精神”、“提高專業本領”三個重點,按照“重起點、重使用、重培養、重發展、重激勵、重關懷”的基本思路,堅持崗位使用鍛鍊人,環境薰陶塑造人,機制激勵鞭策人,校本培訓提升人,鍛造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成功”、敢於“亮劍”的邗中教師隊伍、職工隊伍、黨員幹部隊伍。
6、教育科研 

積極營造“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在工作過程中研究”的濃厚氛圍,引領教師“做實踐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實踐者”,按照“課題為載體,項目負責制,全校一體化”的科研思路,從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中的熱點、難點中提煉課題,組織研究,不斷創新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與管理的效率、效益,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7、內部管理 

牢記學校管理的根本宗旨:服務師生,激勵師生,發展師生。不斷深化管理改革和機制創新,按照“制度規範,文化引領,學術提升”的管理思路,著力建立“年級部二級法人地位”的“扁平式”的高效行政運行機制、“在合作過程中競爭,在競爭過程中合作”的最佳化的人事機制和“多勞多得,優勞優酬,責重酬豐”的激勵性分配機制,促進了學校又好又快的發展,受到各級領導和同仁、專家的讚譽。
8、學校文化 

“制度”使人規範,“文化”讓人崇高,沒有“制度”難成“方圓”,沒有“文化”失卻“靈魂”。文化瀰漫於學校的方方面面,浸透在師生的行為之中。校訓、校標、校歌集中地反映學校的價值取向、管理哲學和目標追求,是學校傳統和理念的概括與提煉,是學校文化的核心與精髓;恰似溫潤的“穿石”細雨,浸潤著師生的心田,鑄造著師生的精神。我撰寫的學校校訓是“蓄德、修能、日新”。“蓄德”,語出《易傳》,揭示我校根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應為道德之教育;“修能”,語出《離騷》,揭示我校獨特的辦學風格:教育應為成功之教育;“日新”,出自《禮記》,揭示我校辦學的永遠訴求:教育應為創新之教育。與校訓配套的還有表述為“盛德有范,有教無類”的教風和“樂學致用,活學致遠”的學風等。這種文化底蘊與現代理念高度融合併體現學校價值取向和辦學追求的學校文化精髓成為浸潤、激勵全校師生的強力磁鐵和行動航標

集團副董事長、校長、黨委副書記——袁昌華

個人介紹

袁昌華袁昌華

袁昌華,江蘇省邗江中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江蘇省邗江中學教育集團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科研傑出校長,揚州市名校長,揚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先後主持“主體性教學模式與研究性學習方式的研究”、“以德育德,以愛育愛”等“十五”、“十一五”國家級、省級重點課題,並榮獲國家教師科研基金規劃科研成果一等獎。中國教育發展研究員,《中國教師報》教育專家團成員,江蘇省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校長培訓導師,在《校長》、《教書育人》、《中國教育學刊》、《教育理論與實踐》、《人民文摘》、《中學數學教與學》等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並有十餘篇論文在省市級論文比賽中獲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