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新東方中學

揚州新東方中學

揚州新東方中學揚州新東方中學位於維揚區西湖鎮中心路8號,是一座民辦完全中學,由民營企業家彭勇貴先生於1999年8月獨資創建。由企業家彭勇貴先生獨資創辦,是揚州市區最新、基礎設施最好且獨具辦學特色的民辦全日制完全中學。辦學7年來,新東方人始終以“育德樹人”為己任,其 “求真、求善、至美、至慧”(校訓)之靈魂貫穿辦學全過程,歷練不散,這厚重與瑰麗的思想積澱,鑄就了揚州新東方中學的輝煌與精彩,不斷激勵著新東方人刻苦攻讀,嚴謹治學。

基本信息

辦學條件

校園環境

在5萬多平方米的校園裡,假山奇石、藝術雕塑、讀報廊展示著現代魅力與優雅;教學樓、辦公樓層層排列有序,鮮花、綠草、翠竹終年蔥鬱、生機蓬勃;清脆動聽的鳥鳴、沁人心扉的花香、悠然自得的亭台、迴廊,隱於樹影中的石桌、靠椅,環校的藝術照明燈……所有這些構築了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教學設備

揚州新東方中學 揚州新東方中學

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教師公寓;語音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校內有線電視演播廳等一應俱全。學校文體設施完備:有環形塑膠跑道運動場,有標準的排球、籃球、羽毛球、桌球、足球、單、雙槓場地,有音樂、美術教室等。容納1500人同時就餐的師生餐廳寬敞明亮、品種繁多。生活服務部、浴室、醫務室等生活設施齊全,有容納1200人的大禮堂。學校有專門接送師生的車隊,有大小車輛10部。

師資隊伍

學校有教師89人,其中高中教師52人,高中教師中本科學歷46人,占高中教師的88.5%,學校現有高級、特級教師25人,一級教師17人。近三年來,學校青年教師參加省、市、區級優質課、優質教案等比賽獲獎的教師就達12人次。該校是全市民辦學校中參加各級各類優質課競賽獲獎最多的學校。學校擁有省級名師、特級教師和全國、省、市知名教師、學科帶頭人作為教學總監和教學骨幹,整個教師隊伍既有實力,又有活力。

揚州新東方中學 揚州新東方中學

揚州新東方中學一直堅定孩子們是否能成長為有思想、有頭腦、個性健全、心理健康、素質發展均衡的優秀學子和現代化人才,從根本上講,關鍵是取決於在其成長過程中是否擁有—流的“導師”。它不僅包括教師、輔導員等一線教育工作者,還應包括學校管理者——校級領導和中層班子等。他們共同組成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導師系統”。

學校面向社會招聘了一大批優秀教師。他們大多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在各自學科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他們當中有特級教師、研究生、高級教師,精力充沛,思維敏捷的教師群體的整合,不是簡單的“11”的蘋果相加,而是各種思想相互融合後形成的新思想和理念。強大的品牌師資,精巧的“熟練工”,讓學校一開始就在高起點上起跑,這是一般民辦學校都不具備的優勢。實踐證明,揚州新東方中學已具備了辦好教育的第一資源——高水平、高素質、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群體。

揚州新東方中學 揚州新東方中學

在教師隊伍管理機制上實行雙向選擇、優留劣汰、優質優酬、拉開差距,這就充分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和保證了教師隊伍的質量。對於教師隊伍的管理,既有嚴格的規章制度約束,又滲透著豐厚的人文精神。學校提出:讓每一個老師得到尊重,要求老師尊重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老師嚴格要求自己,要求老師嚴格要求每—個學生;讓每一個老師都成為學習型老師,要求老師帶出每一個學習型學生。學校要求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每學期均做到“四個一”:上一堂公開課、出一份精心設計的試卷、寫一份教學案、寫一篇教學論文,並進行評比。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的一個基本條件。

教學質量

高考成績連續三年穩居全市同類學校前茅:自2002年首次有畢業生參加高考以來,學校已為各類高校輸送合格新生576名。

辦學特色

育人環境

真心付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揚州市真正屬於企業獨資辦學的,就此新東方一家。辦學人彭勇貴先生的辦學指導思想明確,他十分注重社會效益,並不是以贏利作為目的,也不想儘快收回巨額的投資成本。

況且,他仍在繼續加大投入,興建並完善教學設施,教學大樓、實驗樓、五幢學生公寓樓,192間全部配置空調及衛生設備,興建了可供1500人同時就餐的大型餐廳及組建了一次性接送600多名學生的大型車隊並擁有全市最大、車身最長的學生專用車輛;新建了可容納1200人大禮堂、已經建成了室內體育館和圖書館,這些方面,就連某些省重點中學,短期內也是難辦到的。市政協老領導郭文祥同志視察後鼓勵說:“新東方以優秀的育人環境,一定會培養出祖國需要的優秀人才!”

辦學理念

育人為本,確立鮮明的辦學理念:新東方中學的領導,始終把育人作為學校頭等重要的事情。辦學人彭勇貴先生和資深的名校長茅慶茹先生一致認為:“要成才,先要成人;不成人,寧可無才。”這是因為,一個人知識方面的某些缺陷並不一定影響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方面的缺陷很可能貽害他一輩子。基於這樣的認識,他們提出了“薈萃教壇精英,培育東方學子”的辦學理念,制定了“求真、求善、至美、至慧”的校訓。

揚州新東方中學 揚州新東方中學

陶冶師德,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師德,是指教師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其核心是師愛,亦即師魂。辦學人彭勇貴先生身體力行,以一片愛心,陶冶師德,陶育孺子。他設立“東方園丁獎”、頒發“赴朴初獎學金”,以此來激勵學校廣大師生。他見到幼苗茁壯成長,總是喜在心頭。人們還不時聽到他那句深有所感的肺腑之言:“辦學是件最難,卻也是最幸福、最快樂的事情”。由於學校領導和老師遵循“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訓導,處處為人師表,學校風氣純正,教學秩序井然,整個校園呈現出一派積極向上的喜人景象。

以德治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十分注重以道德來推進文明,針對當前社會實際情況,新東方的德育工作者首先從文明禮貌抓起,趙朴初親書的陶行知的“每天四問”、朱柏廬的《治家格言》、愛因斯坦的“每天的提醒”,深深印刻在學生的童心之中。他們在全校範圍內深入開展了爭創“五星文明班級”、“三星文明宿舍”的活動。學生一個個彬彬有禮,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拾金不昧、節約糧食蔚然成風。

教師團隊

優勝劣汰,建立一支朝氣蓬勃的教師隊伍:新東方中學十分清醒地認識到,教師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有創造型教師,才能造就創造型的學生。學校十分注重學生和家長對教師的德才評價,他們採取了“能者上,庸者讓;不稱職,請辭職”的做法。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學校現有100多名教師,中青年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開拓精神

功貴日新,不斷從新的角度開拓進取:香港著名教育家、中國美術協會主席何竹平先生寄語新東方:“學當時敏,功貴日新”。這所學校之所以取名為“新東方”,就是追求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又新”。著名教育改革人士魏書生曾說:“有作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著新我,設計自我。他的心靈像電閃雷鳴,不斷放射出新的光芒和聲音”。這句話同樣是每一位新東方園丁和新東方學子永不鬆懈的追求。

校園文化

學校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而校園風氣是這個世界的外在表現,校園文化則是這個世界的靈魂!作為一所民辦中學,揚州新東方中學在一手抓教學質量的同時,一手抓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能,並為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以力求做到素質教育和教學質量的完美結合。

提升品位,展示濃郁書香氣的校園文化:跨進新東方的校門,一股濃郁的書香氣撲面而來,新東方大道的兩旁,建起的一道道文化長廊,從物質文化到精神文化,從外國文化到中國傳統文化,從教師文化到學生文化,從課內文化到課外文化,均體現了優美、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無論是海內外名人的題詞寄語,對師生“真善美慧”的訓詞,學校在全國、省市報刊上發表的論文,尤其是那些哲理深邃的格言心語。

完善硬體設施,提供展示舞台:揚州新東方中學努力完善教學設施的同時,不斷完善校園的輔助設施,以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並符合現代化教學的要求。占地面積5萬餘平方米的教室和近3萬平方米的宿舍,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敞、自由的活動空間;現代化的體育館和籃球場、16個桌球台,使學生的體育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可容納1200人的大禮堂,成為學生集中聽報告、看電影的絕好場所;新建的1100多平方米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為學生提供了拓寬知識面、接受文化薰陶的機會。

豐富校園生活、提供展示機會:有了這樣現代化的設施,如不善於運用,也只能成為空中樓閣。為此,揚州新東方中學結合每個月的教育主題,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豐富活動從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個人創新能力、寫作水平、表演才能、繪畫才能等各個方面充分展示了學生的能力,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活躍了校園氣氛。

緊跟時代步伐、開展特色活動:一個學校,必須具有鮮明的特色,才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揚州新東方中學在努力開展常規工作的同時,緊跟時代步伐,開展特色活動,以力求做到新穎、獨特。在《新規範、守則》頒布之後,積極組織全校學生進行學習、討論,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這些活動,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深刻地學習了《新規範、守則》。

揚州新東方中學 揚州新東方中學

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也不能忽視。揚州新東方中學建立了一支過硬的宣傳隊伍。在學生中選擇品學兼優、且具相關才能的學生分別組成主持人隊伍、美工隊、書法隊等。只有不斷豐富、不斷發展、不斷開拓,才能營造出一個與時俱進的積極的校園文化氛圍,才能培養出一個個真正的、個性鮮明的、具有時代精神的優秀學子。乘風破浪會有時,只掛雲帆濟滄海。新東方中學也正在這樣一條創業的道路上不斷進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