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藩

[清](公元一七六一年至一八三一年)字子屏,號鄭堂,晚號節甫,江蘇甘泉人。

江藩(1761—1831)字子屏,號鄭堂,晚號節甫,本籍安徽旌德之江村(今屬白地鎮),後為甘泉(今江蘇揚州)人。生於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卒於宣宗道光十一年,年七十一歲。監生。受業余蕭客江聲,博綜群經,尤深漢詁。為古文詞,豪邁雄俊,作《河賦》以匹江、海二賦。性不喜唐、宋文自言文無八家氣。為人權奇倜儻,能走馬奪槊豪飲,遍游齊、晉、燕、趙、閩、粵、江、浙。韓城王傑極重之,曾撰《純廟詩集注》,由傑進呈,恩賞御製詩五集。後諭召對圓明園,適陷台灣報至而輟。幼蓄書萬餘卷,以好客傾家,盡以易米,作《書窠圖》志感。阮元督漕淮安時,聘為麗正書院山長。藩著《隸經文》四卷,《炳燭室雜文》一卷,《江湖載酒詞》二卷《漢學師承記》八卷,《宋學淵源記》三卷……等,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章太炎在《諸子略說》中對江藩《宋學淵源記》的一些觀點有很高的評價:“湯斌楊名時、陸隴其輩,江鄭堂《宋學淵源記》所不收,其意良是。何者?炎黃之胄,服官異族,大節已虧,尚得以理稱哉?”湯斌魏象樞、魏裔介等雖強稱宋學名家,但對宋學並無什系統研究,僅以朱學仰承滿清朝廷意旨,以達通顯貴裝點門面而已。
清經學家、目錄學家、藏書家。字子屏,號鄭堂、水松,晚號節甫。甘泉(今江蘇揚州)人。監生。早年授業於余蕭客、江聲,博綜群經,師承惠棟,將經學分為漢學、宋學兩派,熟於史事,阮元曾聘他任麗正書院山長。後由京師至嶺南,又被聘為《廣東通志》纂修官。對目錄學多所論述,認為“目錄者,本以定其書之優劣,開後學之先路。使從之某書當讀,某書不當讀”,“目錄之學,讀書入門之學也。”並撰有《國朝經師經義目錄》作為治經學的門徑。亦富藏書,有藏書室曰“炳燭室”、“半氈齋”,自稱善本書頗多,曾與秦恩復的藏書相比。吳嵩梁贈有“藏書八萬卷,讀書三十年;躬耕無一畝,買文無一錢”之句。後因乾隆間遭荒亂,以藏書換米,書倉一空。撰《半氈齋題跋》2卷,上卷為書籍題跋20篇,下卷為金石書畫跋21篇。藏書印有“甘泉江鄭堂考藏”等。著有《周易述補》、《爾雅小箋》、《漢學師承記》、《宋學淵源記》、《隸經文》、《炳燭室雜文》、《江湖載酒詞》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