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橋保衛戰

黑河的馬占山將軍到齊齊哈爾代理黑龍江省主席。 齊齊哈爾,黑龍江省的抗戰形成了新局面。 在日軍松木師團強敵壓迫下,馬占山抗日部隊節節失利。

江橋保衛戰
1931年“九一八”後,國民黨政府下令不許抵抗,雖然如此,中國人民和愛國的中國軍隊並沒有放棄抵抗,發生在1931年11月4日的齊齊哈爾江橋抗戰,就是中國軍隊對日本帝國主義第一次有組織的反擊。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第一次有組織的抵抗侵略者的戰鬥就在這一天打響了!當時馬占山手下只有步兵三個團,騎兵一個團,炮兵一個營。敵眾我寡,裝備上更是相差懸殊。但是馬占山麾下的戰士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把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軍阻擋在嫩江對岸十四天之久。
由於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九一八”後,駐在東北的中國軍隊並沒能夠對日軍組織有效的還擊,以致讓日寇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一路占據了遼寧、吉林兩省。1931年10月日軍自北而上逼近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當時,黑龍江省的東北軍主力及省主席萬福麟全在關內,齊齊哈爾城內僅有一個衛隊團,省城周圍也僅有四五個省防旅。省城內人心惶惶,投降派和特務活動猖獗。 在這樣不利的形勢下,張學良和萬福麟電請南京政府,任命當時在黑河的馬占山將軍到齊齊哈爾代理黑龍江省主席主持省務。
10月13日,駐在白城一帶的漢奸張海鵬部三個團在日軍飛機配合下,向齊齊哈爾以南的泰來嫩江哈爾葛鐵路橋進犯,江橋抗戰從此拉開了序幕。這時,馬占山尚未到省城,省署參謀長謝珂挺身而出,暫理省城事務,指揮衛隊團對漢奸張海鵬部以迎頭還擊。16日,斃敵總指揮徐景隆,擊退漢奸的進犯部隊。我軍首戰告捷,日寇利用漢奸進犯齊齊哈爾的陰謀破產,全省抗日氣氛為之一振。
19日馬占山將軍率一團兵力到達齊齊哈爾。馬占山一到省城,日本人就使用了一貫的誘降伎倆,對馬占山作出許多許諾,可是馬將軍不為所動,旗幟鮮明地表示要抗戰到底。馬占山在就職典禮上說“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擾亂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剷除之,以盡我保衛地方之責。”激勵將士準備抵抗日軍。表示“吾奉命為一省主席,守土有責,不能為降將軍。”接著到江橋前線布置防務。至此,黑龍江省的抗戰形成了新局面。
在利用漢奸的武力進攻和政治誘降失敗後,日寇只得直接對我江橋抗日軍隊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11日4日晨,一千三百多名日軍在七架飛機掩護下對我江橋陣地發起攻擊。馬占山當即下令還擊,日軍的進攻很快被打了下去。我軍士氣大振,乘勝反擊。5日和6日,日軍發動的進攻也全被打退。11月7日,進攻日軍增至8千人,加上漢奸共一萬五千人,有重炮30門,飛機20多架,坦克多輛。 戰鬥極為激烈,雙方傷亡均在500人以上。在敵軍重炮和飛機的轟擊下,我軍陣地難以堅守,馬將軍下令部隊自江橋退守到齊齊哈爾南郊的三間房陣地。7日,馬占山通電全國,宣告抗戰決心,電稱“占山守土有責,一息尚存,決不敢使尺寸之土,淪於異族。”
在東北大部分國土淪喪,國民黨將領的一片恐日聲中,黑龍江省區區數千地方守備部隊以簡陋的武器阻擊不可一世的強大的日軍於江橋,使投降論調受到打擊,使全國的抗日熱情出現了高潮。 當時,齊齊哈爾江橋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焦點,馬占山將軍也被稱為“抗日英雄”。全國掀起了“援馬運動”,上海、哈爾濱等大城市的青年人組織“援馬團”、“義勇軍”,支援馬占山為首的黑龍江省抗日軍民。 上海的電影公司還拍攝出以馬占山為題材的電影,上海菸草公司推出了“馬占山牌”香菸。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黑龍江省軍民的抗日熱情空前高漲,齊齊哈爾周圍的一些地方守備部隊也陸續加入了戰鬥。
我黑龍江省軍隊的頑強抗擊,讓號稱無敵天下的日本軍隊丟盡了面子。11月12日日軍大本營將專門用於寒地作戰的精銳部隊多門師團調至齊齊哈爾前線,日軍兵力達到了兩萬多,含步、騎、炮、坦克、空軍等多種兵種。16、18兩天,雙方展開了決戰,戰鬥達到了白熾程度。多門師團長的弟弟被我擊斃,多門師團長本人也險些被俘,多名聯隊長級敵酋斃命,也有敵機被我擊落。由於裝備簡陋,國民黨政府不派出援軍,我軍損失極大。為保存抗日力量,馬占山部隊只好撤出戰鬥,向海倫方向轉移。11月19日省城齊齊哈爾淪於敵手,江橋抗戰進入尾聲。
“九一八”之後,日本侵略軍占領遼吉兩省幾乎是兵不血刃,齊齊哈爾江橋一役,是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對日軍的第一次有組織有規模又有效果的抗擊,可以說,1931年的齊齊哈爾江橋抗戰,是抗日戰爭的第一槍。
江橋之戰,日軍投入精銳達三萬人, 而我方先後加入戰鬥的不過是一萬三千人的地方部隊,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江橋抗戰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江橋抗戰在軍事上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是,以馬占山、謝珂為首的黑龍江省軍民,能不顧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不畏強大的日本侵略軍,以陣地戰方式與強敵相戰,並給敵人以巨大殺傷。這一抗戰之舉,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大大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對投降派是一次有力的打擊,對以後蔣介石政府的全面抗戰起了推動作用。
江橋抗戰後,馬占山部改編為東北抗日義勇軍,一部分繼續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有的後來參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聯軍,一直戰鬥到抗戰勝利; 另一部分進入蘇聯,輾轉回國後,在陝西、內蒙古一帶繼續抗戰。全國全面抗戰時期,馬占山率部在陝北組織抗戰,馬將軍與八路軍為鄰,曾得到共產黨的幫助和教育。 解放戰爭中,馬占山對傅作義將軍作了許多工作,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
馬占山、謝珂等將領,領導黑龍江省軍民的齊齊哈爾江橋抗戰, 打響一抗日戰爭的第一槍,為中國抗日戰爭史,翻開了光輝的第一頁,這是我們應該牢記的。
最早陣亡的抗戰將軍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有近百位將軍為國捐軀,通常人們認為,1937年“七七盧溝橋戰爭”中犧牲的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是抗日戰爭中最早殉國的將軍,其實,早在他們之前黑龍江省的江橋抗戰中,就有一位將軍為祖國獻出了生命,他的名字叫韓家麟
韓家麟號述彭,以號行,多稱他為韓述彭。韓家麟祖籍山東省,逃荒到吉林省梨樹縣小城子鎮河山鄉河山村。韓家到東北後,很快富裕起來,成為當地大戶。韓家麟1898年出生,幼年喪母,先就讀於私塾,後入當地高級國小讀書。1913年,高小畢業回家務農。讀完高小那年,一個團騎兵剿匪路過河山村。為了能讓家中出個當官的,韓家麟祖父請求讓16歲的韓家麟跟著隊伍當兵。騎兵連長馬占山見韓家麟相貌端正,樣子精明,就收下了他。
16歲的韓家麟給馬占山當馬弁,因為機靈能幹,很得馬占山喜愛, 馬占山收韓家麟為義子,並送他到瀋陽東北軍官養成所學習。因韓家麟學業優秀,學成後回部隊更得器重,先當文書,1923年,被提升為少校副官。1927年,任中校副官長,成為馬占山的得力助手。1930年,考入瀋陽東北高等軍學研究班深造。
1931年“九一八”時,正在瀋陽東北高等軍官研究班學習的韓家麟,堅決拒絕充當日本侵略者的幫凶,混在逃難人群中,冒死逃進關內,輾轉找到黑龍江省省主席、五十三軍軍長萬福麟。 萬福麟欲留韓家麟在五十三軍任上校副官長,韓家麟卻堅持要回東北敵占區參加抗日戰鬥。當時萬福麟主席與黑龍江省已經失去聯繫,急於了解省內情況, 就派韓家麟攜密信回東北。1931年10月下旬,受張學良、萬福麟委派,韓家麟化裝啟程經歷重重風險,回到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
日軍兵不血刃一路占領遼寧、吉林後,向北逼近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因黑龍江省的東北軍主力及省主席萬福麟全在關內, 在這樣不利的形勢下,張學良和萬福麟電請南京政府,任命尚在黑河的馬占山將軍到齊齊哈爾代理黑龍江省主席。
1931年10月13日,駐在白城一帶的漢奸張海鵬部三個團在日軍配合下,向齊齊哈爾南的泰來嫩江哈爾葛鐵路橋進犯。省軍署參謀長謝珂率部抗擊,擊退漢奸張海鵬部。江橋抗戰從此拉開了序幕。 19日馬占山將軍率一團兵力由黑河到達齊齊哈爾,黑龍江省的抗戰形成了新局面。11日4日晨,日軍第二師團步、炮兵一千三百多人,在飛機掩護下對我江橋陣地直接發起大規模攻擊。馬占山當即下令還擊,聲震中外的“江橋抗戰”正式展開。
我軍在齊齊哈爾江橋一帶與日本軍隊作戰的生死關頭,馬占山見韓家麟帶回萬福麟密信,正是用人之際,受過正規軍事教育的韓家麟回來助戰,非常高興,當即委之少將參議兼黑龍江省政府機要秘書,參預謀劃江橋作戰方略,在韓家麟等人的協助下,馬占山指揮黑龍江省軍隊給日本精銳部隊多門師團以重創。
江橋大戰失利後,韓家麟隨馬占山部隊退守海倫。馬占山又派韓家麟化裝潛行去北平向張學良、萬主麟匯報黑龍江省軍事情況,然後攜指令回省。日本進逼,海倫危急時,韓家麟安排馬占山等將領家屬秘密轉移到天津。1932年2月,接任義勇軍參謀長職務,成為馬占山的得力助手。1932年4月初,韓述彭介紹共產黨員李繼淵到馬占山部隊,李繼淵被任命為少校(後提中校)秘書,馬占山部隊在海倫以東的羅圈甸子被日軍重重包圍,李繼淵隨衛軍營營長及全體戰士一起英勇奮戰,最後全部壯烈犧牲。李繼淵犧牲時年僅25歲。
在日軍松木師團強敵壓迫下,馬占山抗日部隊節節失利。1932年7月,部隊轉戰小興安嶺一帶深山老林,行至慶城縣(今慶安縣)東山時張河白鹼子山口時,突然日軍伏兵四起,馬占山部隊被千餘日軍包圍。我軍抵抗至第三天,士兵犧牲過半,馬占山受傷,彈藥消耗殆盡。7月22日,抗日部隊分兩路突圍,馬占山與軍長邰斌山、參謀處長容聿群以及隨從衛隊42人向東突圍,奔深山;韓家麟、連長於俊海帶官兵百餘人、馬五十多匹向北突圍,吸引敵軍掩護馬占山。敵軍見向北突圍的人數較多,以為必是馬占山之所在,即以重兵尾追不捨。
戰至28日,韓家麟的手下僅剩二十幾人,疲憊已極,行至海倫縣羅圈甸子南南一個叫七八道林子的地方,見敵人追兵已遠,恰有一民房,飢勞過度的戰士便在民房中倒頭睡下。7月29日清晨,屋裡人還在酣睡,突然槍聲大作,日軍已將這所小房團團包圍,敵人對屋內喊話,意思是:你們這幾個人已經無路可逃了,趕快投降。韓家麟當即組織還擊,明知決無生路,也誓死不降。日寇見已入絕境的中國人竟然拒不投降,惱羞成怒,頃刻之間,機槍齊發,我軍二十幾人無一生存,全體壯烈犧牲。此役為國捐軀的有少將參議韓家麟、少校參謀佟玉衡、少校副官劉景芳、少校連長於俊海。
韓家麟將軍身中數彈,臉部被子彈打得血肉模糊。 因韓家麟身著將軍服裝,鼻下留著鬍鬚,身材酷似馬占山,身上帶著馬占山的名片和一枚馬占山的名章,敵人又在戰場搜到馬占山的玉質鑲金菸具一套,誤以為這人就是馬占山。日本關東軍司令本庄得知馬占山已被擊斃的訊息,高興若狂,立即向東京陸軍省和天皇報功請賞。於是,日本開動宣傳機器,大肆宣揚馬占山已被擊斃,通電各地報捷請功。日寇殘忍地將韓家麟首級割下,懸于海倫城頭數日“示眾”後送至日本首都東京,並在東京舉辦展覽會慶祝“擊斃”馬占山的“勝利”。我國多家報紙也報導了馬占山犧牲的訊息,
因韓家麟等人的掩護,馬占山部突出重圍, 進入小興安嶺深山老林。 馬占山收集餘部不到百人,潛入大青山,以草根樹皮充飢,歷盡千辛萬苦,在密林中輾轉了五十多天,脫離險境,到達龍門縣。不久馬占山抗日的大旗重新出現,日本人大吃一驚。
韓家麟殉國後,馬占山將韓家麟的兒女收為孫子孫女,當成自己的家人看待,一直將他們養育成人。後來韓家麟的兒子韓寶軒與馬占山的大孫女結為婚姻。
韓寶軒1918年生,復旦大學畢業。解放前曾參加黨的地下組織,後長期在天津工作。他與馬志清有一女一子。
江橋抗戰的電影作品:
《鐵血江橋》 正在拍攝
江橋抗戰的書籍:
《江橋抗戰》
遼寧美術出版社 1985年1月1版1印 64開 印數45萬冊 編文:王汝惠 繪畫:韓家悅 封面:劉吉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