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保衛戰

大橋保衛戰,主要有三個版本: 第一個:福建晉江筍江、泉州、刺桐三座大橋的保衛戰,指的是2005年8月14日,颱風“珊瑚”帶來的大暴雨造成的洪水危及到筍江、泉州、刺桐大橋,有關部門積極搶險,最後民眾生命和財產安然無恙。 第二個:在網路遊戲魔獸世界(WOW)中,奧特蘭克山谷戰場,聯盟和部落的玩家在聯盟方丹巴達爾南部碉堡、丹巴達爾北部碉堡(南北塔)外圍繞一座大橋的拉鋸戰,大橋保衛戰 因此得名。 第三個:抗美援朝時期的清川江鐵路大橋保衛戰。

釋義一

大橋保衛戰

大橋保衛戰 大橋保衛戰

2005年8月14日,颱風“珊瑚”挾特大暴雨而來,晉江上游水浮蓮沖至下游,漂浮物堵塞正在拓寬中的筍江大橋橋孔,水位猛漲。筍江大橋告急!泉州大橋、刺桐大橋告急!在險情面前,泉州消防部隊和當地幹部民眾歷時12小時,發起了一場——

14日上午,筍江大橋橋墩周邊已經堆積了四五十米長的水浮蓮等漂浮物,露出水面的部分最高達2米多,大橋的4個橋洞只有一個能泄洪。兩側施工橋被洪水沖歪,附近兩艘打樁船也淹沒於水中。

漂浮物越來越多,水位不斷上漲,如不排除險情,不但危及筍江大橋,下游的泉州大橋、刺桐大橋以及沿江兩岸的民眾安全將受到極大威脅。

搶險工作刻不容緩!

中午11時許,泉州市、鯉城區政府接到報告後,立即調集公安、交警、消防、水利、交通、駐軍等各路人馬,組成強大的搶險隊伍,迅速趕赴現場。

“立即疏散沿江兩岸民眾,封鎖大橋,除搶險車輛外,禁止其他車輛通行!”現場指揮部隨之成立,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搶險方案。

根據現場情況,指揮部提出三個應急方案。一、由交警部門對筍江橋實行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通行;二、由消防部門準備救生器材,並對施工便橋實施局部破拆,逐步排除水浮蓮等漂浮物;三、由交通部門解決筍江橋與施工橋的有關技術問題,水利部門及時協調上游排洪問題。

經水利專家分析,排除險情最有效方法就是筍江大橋拓寬工程的施工橋泄洪,但施工橋已經投資200多萬元,共打了數百個樁,深達地下三十幾米,強制拆除施工橋難度巨大,要拆毀也需2個月時間。為此,指揮部決定由消防官兵利用破拆工具對施工橋實施局部破拆,逐步排除水浮蓮等漂浮物,緩解險情。

但要局部破拆必須要下到4米高的橋墩下,而且還必須在洪峰浪尖與洪流搶時間,隨時都有被洪峰捲走的危險,難度可想而知。官兵們迅速架起了掛鈎梯,準備好救生繩、救生衣,首批6名特勤官兵攜帶乙炔切割機、消防火鉤及一批破拆工具,沿著掛鈎梯下到橋墩下(見下圖)。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到晚上7時,搶險人員還沒顧得上喝一口水、歇一口氣。簡單充飢後,他們又投入戰鬥。

20時,指揮部緊急調來了駐泉某部爆破連,準備對施工橋實施爆破。消防官兵迅速為爆破人員架設好救生梯,準備了救生衣等工具,並在半小時內準備了60個沙袋。數十名爆破人員在消防官兵的配合下,下到橋墩。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準備,25公斤炸藥綁在下游施工橋的“工”字鋼上。

“準備就緒,現在爆破!”23時,指揮部下令實施爆破。

一聲劇烈的爆炸聲後,施工橋周邊一些積聚的漂浮物品被炸毀。

23時10分,大橋險情終於解除,3座大橋和沿江

釋義二

大橋保衛戰 大橋保衛戰

在網路遊戲魔獸世界(WOW)中,奧特蘭克山谷戰場,聯盟和部落的玩家在聯盟方丹巴達爾南部碉堡、丹巴達爾北部碉堡(南北塔)外圍繞一座大橋的拉鋸戰, 大橋保衛戰 是因此而得名,由於此段戰場越靠近南北塔對聯盟越有利,而越靠近雷矛墓地部越落有利,所以經常導致戰事膠著而毫無進展。

釋義三

抗美援朝時期的清川江鐵路大橋保衛戰:美軍連續三天多對我中國人民志願軍高炮64師610團的保護目標——清川江鐵路大橋實施空襲。這一天早晨7時許,美機F-84和F-86四架進入我保衛圈。各連連長手舉紅旗下達口令:開炮!“嗵!嗵!嗵!”16門85高炮齊射。敵機中彈,在空中起火,戰士們又高興又激動地喊:“擊中了!打的好!”這時,又飛來十二架敵機增援,很快也被我高炮擊落擊傷,尾部拖著黑煙拚命往回逃。瘋狂的敵人,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幾分鐘後,大批飛機又進入我們團保衛的鐵路大橋上空,瘋狂俯衝投彈。戰士們個個摩拳擦掌,憋足了幹勁,冒著炎熱,瞪大眼睛,集中高炮火力猛打。這時的戰士們,怒髮衝冠,打紅了眼,就連中高炮和機關槍也向敵機猛烈掃射,打個不停。狡猾的敵機,利用空中優勢,飛來飛去往下投彈,炸彈聲和炮彈聲交織在一起,頓時陣地上煙火瀰漫、昏天黑地,視線最遠不超過10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