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榕(原變種)

水石榕(原變種)

水石榕(原變種),產于海南、廣西南部及雲南東南部。喜生於低濕處及山谷水邊。在越南、泰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海南北部。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水石榕(原變種)ElaeocarpushainanensisOlivervar.hainanensis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9(1)卷||杜英科ELAEOCARPACEAE||杜英屬ElaeocarpusLinn.||刺藥組Sect.Monocera||水石榕(原變種)ElaeocarpushainanensisOlivervar.hainanensis
2a.水石榕(原變種)圖版2:1-5
命名來源:ElaeocarpushainanensisOlivervar.hainanensis

形態特徵

水石榕(原變種),小喬木,具假單軸分枝,樹冠寬廣;嫩枝無毛。葉革質,狹窄倒披針形,長7-15厘米,寬1.5-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幼時上下兩面均禿淨,老葉上面深綠色,乾後發亮,下面淺綠色,側脈14-16對,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網脈在下面稍突起,邊緣密生小鈍齒;葉柄長1-2厘米。總狀花序生當年枝的葉腋內,長5-7厘米,有花2-6朵;花較大,直徑3-4厘米;苞片葉狀,無柄,卵形,長1厘米,寬7-8毫米,兩面有微毛,邊緣有齒?唬吭殘位蚨危型綽黽安嗦觶藪媯換ūぴ?4厘米,有微毛;萼片5片,披針形,長約2厘米,被柔毛;花瓣白色,與萼片等長,倒卵形,外側有柔毛,先端撕裂,裂片30條,長4-6毫米雄蕊多數,約和花瓣等長,有微毛,藥隔突出成芒刺狀,長4毫米;花盤多裂而連續,圍著子房基部;子房2室,無毛,花柱長1厘米,有毛;胚每室2顆。核果紡錘形,兩端尖,長約4厘米,中央寬1-1.2厘米;內果皮堅骨質,表面有淺溝,腹縫線2條,厚1.5毫米,1室;種子長2厘米。花期6-7月。

產地分布

水石榕(原變種)產于海南、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及雲南東南部。喜生於低濕處及山谷水邊。在越南、泰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海南北部。

杜英科植物

杜英科(Elaeocarpaceae),錦葵目的一個科。世界12屬,約400種,分布於東西兩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未見於非洲。中國有2屬:猴歡喜屬杜英屬,51種,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台灣、浙江、福建、江西和西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