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物毒性的生物評價

水污染物毒性的生物評價所屬現代詞,指的是利用水生生物對污染物的敏感性來評價水體污染物的毒性。藉此對水體中各種污染物經過拮抗、協同作用後的實際毒性作出客觀的評價。

水污染物毒性的生物評價

正文

利用水生生物對污染物的敏感性來評價水體污染物的毒性。藉此對水體中各種污染物經過拮抗、協同作用後的實際毒性作出客觀的評價。
目的 利用水生生物對水體污染物的毒性進行評價,不僅能直接判斷污染物毒性的強弱,而且也可以由此對水體環境的質量作出評價,在積累大量數據的基礎上,還可以為各種水體污染物排放標準、區域環境容量和環境標準的制定提出科學依據。
試驗條件 對用於評價水體污染物毒性的水生生物的要求是:①對污染物和環境因子有一定的敏感性;②分布區域較廣,生物數量較多,常年可以獲得;③在區域內或更大範圍內具有生態學和經濟學上的重要性;④已經掌握了在實驗室飼養的方法並了解它們對環境的要求等。
對淡水污染物的毒性進行生物評價,一般在軟水和硬水中分別進行試驗。試驗溫度冬季一般為10~15℃,夏季為20~25℃;pH值為7~8.2;試驗水質要求常年恆定或者變化的範圍不超過天然水的變差。特殊試驗中對水質的要求為:
電導率 小於1μS/cm
總有機碳(TOC)或化
學耗氧量(COD) 小於2mg/l
硼、氟(分別)小於100μg/l
非離子態氨小於20μg/l
鋁、砷、鉻、鈷、銅、
鐵、鉛、鎳、鋅(分別)小於1μg/l
殘留氯小於0.5μg/l
鎘、汞、銀小於0.1μg/l
總有機磷農藥 小於0.05μg/l
總有機氯農藥+多
氯聯苯小於0.05μg/l
對海洋污染物的毒性進行生物評價,要使用未受污染的海水,其鹽度和pH值均要適宜於受試生物,渾濁度要低,沉積物要少。這種天然海水較難獲得,常用人工配製,配方如:

評價方法 利用水生生物評價水體污染物毒性的方法很多。按試驗液濃度可分為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試驗水生生物亞急性毒性試驗水生生物慢性毒性試驗;按試驗液在試驗容器中的狀態可分為靜水式生物測試流水式生物測試和換水式生物測試。此外,利用魚類等對污染物的迴避反應進行生物測試的方法,也已採用。
參考書目
 M.C.Rand et al.,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14th ed.,Bru-El.Graphic Inc.,Springfield,1979.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