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管理

水質管理

水質管理指運用行政、法律、經濟和科學技術手段,協調社會經濟發展與水質保護的關係,控制污染物質進入水體,維持水質良好狀態和生態平衡,滿足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對水質的要求。從廣義上講,凡為滿足對河流、湖泊、水庫、地下水等水體設定的環境標準以及為符合用水要求而進行的水質保護行為,均稱為水質管理。包括對流入水域的污染源進行控制、監視,或者實施水域內水質改善的措施;水域的定期水質調查和異常水質的控制等各種水質保護措施。狹義上講,水質管理是對淨水廠中各種工程進行的水質監視、飲用水的水質保護、符合產業排水的處理措施、污水處理廠等排放水水質標準的管理。

水體污染

水質管理水質管理

在自然界中絕對純淨的水是不存在的。水在自然界循環運動中,溶解、接納了多種物理性態和化學成分的物質,並容納入許多生物。地球上已知的106種元素,在天然水中就發現了60多種。水中含有的物質及其含量不同,其感觀性狀(色、嗅、味、渾濁度)、物理化學性能(溫度、pH值、電導率、放射性)、化學成分(有機物和無機物)、生物組成(種類、數量)和底泥狀態都出現差別。水中各種物質含量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特性稱為水質。飲用、灌溉、養魚或工業用水,對水質都有一定要求。近代,由於城市和工業的發展和農業現代化,人類活動中產生的大量廢棄物質通過各種途徑直接或間接進入水體。當水中化學、生物等物質超過一定程度時,水的功能和水體環境質量便受到損害,水便不能使用或危害人體健康,這種現象稱為水體污染。當過量熱水進入水體使其功能受到損害時,稱為熱污染。

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先後出現了水體因甲基汞污染引起的水俁病、鎘污染引起的骨痛病等水污染公害事件。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1980年全世界所有疾病中,80%是因不適當供水和水不清潔所致;在85個開發中國家(除中國)中,約有13.2億人口沒有合格的用水。經中國衛生部門調查,1987年以前中國約有65.4%的人口飲用水源,存在渾濁、苦鹹,或含氟、砷毒物,或受工業污染和可能傳染疾病等。當前加強水質保護,防治水體污染已為全世界所關注。

水質標準

水質管理水質管理

對水體質量的要求,分為水環境質量標準和廢水排放標準。水環境質量標準是為保護水環境和水的合格使用,對不同功能(飲用、漁業用水、灌溉、工業用水)水體分別規定污染物質的最高允許值。廢水排放標準是為了實現水環境標準(或目標),對工廠、企業排放的廢水濃度、數量規定的最高允許值。各國法律都要求廢水排放必須符合排放標準。因此,它是實施水質管理的準繩和依據。排放標準分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濃度控制只控制排放廢水的污染物質的濃度,對封閉性水域或自淨能力小的水體,並不能保證水體達到環境質量標準。總量控制是按照水體環境目標和自淨能力,得出允許最大負荷量(環境容量),從而對污染物質排放的濃度和總量都實行控制,以達到更好地保護水質的目的。

基本內容

20世紀70年代以前,一般把水質保護單純看成對廢污水的治理,主要通過法律、行政手段限制廢水排放,促進企業採取工程措施對廢水進行處理。實踐證明這種方法代價太大,並沒有治本。此後,水質管理逐漸轉向採取預防性措施,從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水資源,預防污染著手,使環境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當代的水質管理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巨觀計畫管理

從對區域、流域的國土開發整治,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著手,對地區內的工業布局、產品結構進行全面規劃,提出綜合防治水污染的方案,並納入計畫經濟管理的軌道,確定防治水體污染的技術政策和技術發展方向,並有計畫地組織實施。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編制地區國土整治規劃、流域水質管理規劃等。

污染源管理

污染源是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場所、設備、裝置,是造成水污染的根源,也是水質管理的主要對象。主要應採取行政、法律、經濟措施控制污染物質排放的種類、數量、濃度和排放方式。

水體環境質量管理

按照水體的功能,劃定不同的水質分區;制定水環境質量標準和廢水排放標準;開展水質監測,對污染源實施監督管理;統籌兼顧、合理凋度水源,維持水體的自淨能力。

管理制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步完善,主要有以下幾種。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1969年美國首先提出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為許多國家所接受並定為制度。中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新建、擴建、改建直接或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質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水污染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規定的程式報經有關環境保護部門審查批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卓有成效的法律制度。

“三同時”制度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項目,其防治水體污染的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時候,其水污染防治設施必須經過有關主管部門的檢驗,凡達不到規定要求的,都不準投入生產或使用。

排污許可證制度

工廠企業向水體排放廢污水,必須向有關主管機關申報生產產品和工藝、排放廢污水的設施、排放污染物質的濃度及其總量,經過批准後才能排放。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有重大改變時,應及時申報。拆除或閒置污染物處理設施,應當提前申報,並徵得主管部門同意。

限期治理制度

有關地方政府可以對造成水體嚴重污染的排污單位提出限期治理的要求。逾期達不到要求的可限制、停止企業排放廢水。

排污收費制度

按照企業向水體排放污水的數量、濃度,對排污單位徵收排污費,要求污染者承擔對社會損害的責任,促進其治理污染。排污費有兩種形式:一是對排放的廢水都徵收排污費,另一種只對超過排放標準的廢水收費。中國實行兩種排污費都徵收的制度。

水源保護區制度

根據水體特性及其使用情況,將河流分成不同功能的河段,提出不同的水質標準。對生活飲用水源地、風景名勝區水體、重要漁業水體和其他具有特殊經濟文化價值的水體,劃定保護區。保護區內禁止或限制工廠企業排放污水和進行其他有害於水質的行為。

水質監測和現場檢查制度

主管機關定期對水體水質進行監測評價,有權對管轄範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單位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資料。主管機關對違反規定的排污單位,有權提出勸告、警告和罰款,並可發出停止排放的命令。

緊急事故強制處理制度

在生活飲用水源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安全等緊急情況下,有關地方政府可採取強制性應急措施,包括責令有關企業事業單位減少或停止排放污染物。 維護水體自淨能力制度在調節、調度水資源時,要統籌兼顧,儘可能保證河流、湖泊合理的最小流量(最低水位)以維護水體的自然淨化能力和生態平衡。

治理現狀

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技工作者已注意到水質污染問題。

1972年從北京市開始加強水源保護,對官廳水庫供水系統進行了有組織、有計畫的水質管理。自此,先後開展了松花江水系、薊運河、白洋淀等水系的水質保護。

197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規定:“保護江、河、湖、海、水庫等水域,維持水質良好狀態”,確立了環境影響報告書、三同時、排污收費等管理制度。

1984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全面規定了水質管理的各項制度。

中國的水質管理實行區域管理與流域管理相結合的體制。地方由環境保護、航政、水利管理、衛生、地質礦產、市政等部門分工協作進行管理。在長江、黃河、淮河、松花江、遼河、海河、珠江等重要江河設立流域水資源保護局(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有關地區,進行流域管理。

淺論水質管理與水質控制的要點

淺論水質管理與水質控制的要點

城市供水企業將“安全供水、水質第一”作為指導思想是毋庸置疑的,供水水質是企業優質服務的主要指標,它關係到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與水相關產品的質量和對外開放的環境,同時是衡量這個城市品位高低和一個供水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供水水質是供水企業和全體職工追求的崇高目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筆者從事水質管理和供水技術工作三十餘年,接觸各類水廠也較多。本文就如何搞好水質管理與水質控制要點談點膚淺體會,並盼同仁探討,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水源管理:

原水是供水企業產品的原料,水源水質的優劣是直接關係到供水水質的好壞。各地都建立了水源保護區,並由各級人民政府制定頒發了相關的水源衛生防護的法律法規。但搞好水資源保護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並非能靠一個地方的幾個檔案就能萬事大吉,要靠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全社會去努力維護和保障法律、法規的實施。綜觀十多年來的水源水質惡化,全國大多數城市被“資源型缺水”或“水質型缺水”、或兩者同時存在所困擾,成為供水企業的一大“難點”。一旦水源被污染到無法生產經營時,只能由政府指令。

供水企業出於無奈,迫不得己化大力氣(耗費巨大物力、財力、人力和日常管理精力)採取“水源逃避”政策。如果走此下策“一勞永逸”倒也情有可原,還算幸運。可是,事與願違,事實證明,許多地方和供水企業,並沒有就此高枕無憂,水源的二度污染、管理困難。成本劇增和虧本經營等不良後果接踵而來,最終受害倒霉的仍是供水企業。在全國、本省和湖州市發生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

所以,供水企業要面對現實,首當其衝,主動積極地站在保護水源、吶喊在第一線,使當地政府和全社會支持關心這一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就供水企業內部而言要做好下面幾項管理工作。

l、使分級劃分水源保護區的有關規定能得以實施,一旦發現違規違禁的向政府(人大和有關部門)報告及時處理。

2、對保護區內和附近的污染源動態做到心中有數,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一旦發生突發性污染事故做好預案,收集水樣和水質數據、圖片或圖像依據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並在供水調度(多點取水)和淨化處理上採取應急措施,得以妥善處理。

3、掌握水源變化規律與污染的因果關係,如有的污染和季節、水文條件和大氣變化有關,做到有備無患。如有些工廠趁大雨天夜間偷排污,季節性的農副產品加工和水產養殖、水庫藻類暴發等等。

4、採取多種措施和各種手段,減少污染源,防止新污染源產生,完善淨化設施和提高淨化技術,使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確保供水水質。

二、淨化管理:

淨化工藝的目的是以最經濟合理的方法把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和出廠水中所允許的污染物之間的差額去除。因此,因地制宜改進完善淨化設施,確定淨化工藝是“硬體”提供確保出廠水質的前提。但管理和操作人員的素質和責任心,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安全制度是供水行業比其它行業顯得更迫切和難能可貴,因為自來水有其特殊性,其生產經營用戶使用的連續性,銷售環節不可分割性,即“產——供——銷”的無法間斷,使得為確保每道工序水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軟體”的質量上顯得更為重要。當“硬體”合格、“軟體”稱心的基礎上,原水作為供水的原料,又不同於其它產品的原料,水源水質隨時受多種因素(主要是氣候、季節、水文、污染、環境等)的影響而變化。經常性生產運行的重點要確保各個工序中濁度、細菌和余氯達到目標要求。所以,投藥是否科學、合理、正確是淨化工藝中的關鍵,要注意以下幾點:

1、混凝劑的投加:

混凝劑(包括助凝劑)要選擇好,根據我省大部地區和湖州地區的情況,不同水源不同季節的混凝效果有差異。根據目前常用的是硫酸鋁、聚合鋁和複合鋁(淨水靈),一般是夏季和濁度偏低時用硫酸鋁好:冬季和濁度偏高時用後者好;低濁及藻類暴發時用硫酸鋁(或淨水靈)和添加黃泥水較好;水力循環澄清池效果更佳;鹼度不足PH值較低的水源及暴雨洪水期用聚合鋁或輔加助凝劑預鹼化;有機物偏高和藻類發生,色度大時採用預氯化、臭氧或高錳酸鉀助凝,或採用活化矽酸、聚丙烯醯胺助凝均可一試;通過對比試驗,積累經驗,並應合理、均勻、計量投加,當水源突變時能及時相應調節。

2、消毒劑的投加:

在我國,目前絕大多數水廠仍採用氯或氯製劑消毒。近幾年,日供水能力小於5000噸的小型水廠,用二氧化氮消毒代替漂白粉已成為發展趨勢。在湖州地區1999年開始搞試點至今已有近10家水廠使用,它有消毒效果好、安全、經濟、操作方便和不污染環境等優點。而用氯消毒易產生氯消毒副產物危害水質,在原水有機物污染較重的地區,幾萬噸級的水廠採用二氧化氯消毒已經起步,已顯示出總體技術性能比液氯優良,這一點已被國內外同行所公認。去年,在江蘇海門水司召開了全國二氧化氯技術研討會,但推廣和發展當前還有局限性。

用氯消毒,在保證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儘量將加氯點(最後的投注點)後移並減少總投加量,使腐殖酸等母體和氯產生的氯仿等有機物含量降低是可行的,據不同地區許多水廠實踐證明,根據水源水質和季節變化,特別是水中含氨氮量偏高時,採取何種方式,多點投加並選擇合理投加點和量,最終控制好出廠水——管網末梢水的余氯形式和余氯量的多寡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上海、杭州等地的某些水廠採用氯胺法消毒,效果好、有許多優點。各個水廠可作專題去探討研究。

綜上所述,只要正常的水源,設施完善,投藥正確合理,操作得當,淨化後的出廠水水質達標是沒有問題。但一旦當水源惡化,常規處理難於勝任時,而改善水源需要一個長期過程,深度處理建設的資金和隨之所需要提高的水價,一時難於解決,而水源有機物污染日益嚴重。為此,必須探求在現有常規淨化工藝基礎上,如何通過加強管理和必要的技術改造,以儘可能減少有機物的危害,提高供水水質。

三、管網管理:

許多水廠著重於出廠水質,忽視管網管理而導致影響供水水質。

要把合格的自來水通過管道安全送至用戶,需要在管網管理防止水質二次污染上下功夫,隨著供水區域的擴大,服務功能的提高,管網改造、安裝、搶修的發生頻率增加,預防用戶自備水源、高位水箱、新管安裝和管道修理的二次污染顯得更為重要。同時,強調管網定期沖洗以及合理選用新管,材質和防腐要求也是重要的一環。

近年來,某些地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和區域性供水成了趨勢。伴隨而來的管網末梢水質問題也時有發生,主要一是因距離遠余氯難於保證,細菌指標易超標;二是用水量少(尤其深夜幾乎不用),“黃水”和“鹼水”(新裝水泥管處理不當)現象不可避免,應引起注意。

四、化驗管理:

水質化驗是履行水質把關的職責,以前通常把化驗員比喻為水質“哨兵”,光是起監視作用是遠遠不夠的。在大、中型供水企業有正規的“三級檢驗”,制度健全、設備齊全,分工明確,各司其責。筆者認為,這些企業的厂部化驗室,特別是中小型水廠的化驗員,應起到制水廠在水質管理甚至淨化技術上的參謀和偵察兵的作用,利用檢測手段和實驗試驗數據,指導生產服務車間(班組)的特殊功能。全面質量管理才能確保各個工序、環節,保證產品最終質量,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尤其作為自來水這個特殊產品,是在生產過程中實施的,確保各個工序中的水質內控指標是極為重要的,及時發現淨化設施的缺陷,指令調節藥量投加量。分析判斷果斷處理,預防水質超標發生。

總而言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外開放的深入與世界經濟技術的接軌需要,而水資源的現狀又不容樂觀,雖然近幾年國家加大的環保工作的管理力度和資金投入,但供水企業面臨的“難點”加“熱點”問題太多,疲於奔命,機遇和挑戰並存,新的更高的水質要求為套用新技術提供了動力,技術進步為套用新技術提供了基礎,精密和自動化的儀器和測試手段的套用為新技術提供了可能。但萬變不離其宗,管理——人的素質——責任心仍是現代企業成功地生產經營,特別是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的要求而不可脫離和分割的。

泳池水質管理常見問題

水質管理常見問題處理方法

按摩池、SPA水療池及游泳池的池水通常是在循環中再利用,水經過處理後再回到水池中,目的是為了節約用水。在各種不利因素下,要想保證清澈、衛生的水質,單純靠過濾設備過濾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保證平衡的水質化學指標。

對於水池的管理者來說,保證優質的水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對於使用者來說,一個清澈、衛生的水質同樣是促使其參與運動和消費的最好重要保障。

但是,一個開放的水體(按摩池、SPA水療池和 游泳池的水),極易受到外界環境及使用者的影響。影響水池水質的因素很多,如:水池的容水量、顧客的人數、使用藥品的種類、天氣的變化、過濾設備的數量及性能、水池的給排水設計、日常的維護工作、顧客的使用習慣、人體的代謝產物如汗液、毛髮、尿素、化妝品、帶入的細菌(如大腸桿菌)等都會導致水體混濁,甚至成為致病微生物滋生的溫床。

在水池的日常管理中,管理者對這些問題的稍微地忽略、怠慢或者技術不到位,都會導致顧客的不快甚至遭到顧客的投訴。

1960年,科學家Wilfred F.Langelier博士提出;通過測量水體中的關鍵化學指標來判斷整體水質是否平衡,最終用朗格爾飽和指數來表達水池水質動態平衡的情況,池水專用的水處理藥劑就是以此理論為基礎,根據開放性池水的具體特點研發出來的。具體公式如下:

朗格爾飽和指數包括以下幾個指標:

酸鹼度PH值、總鹼度、鈣硬度、總溶解物、溫度

朗格爾飽和指數=PH+Tf+Cf+Af-12.1,其中Tf為池水水溫係數;Cf為池水鈣硬度係數;Af為總鹼度係數;12.1為常數,與總溶解物相關的因素,假定池水中總溶解物為1000ppm時,此常數取12.1。水池的理想平衡應該是該指數為0的時候,但-0.3~0.3也是被允許的。

隨著當今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關注,游泳、水療健身成為了熱門,所以人們對池水的水質更加關心,衛生防疫部門及池水的經營管理者也非常關注此問題;但在現今的泳池管理者(甚至是泳池設備的提供商)中都普遍存在一個錯誤意識,就是如果池水水質發生變化就是循環設備的過濾有問題或者循環周期太長導致的,故當池水出現此類問題時就一味的增加循環量,或找設備廠商是問。

其實現今普遍使用的過濾設備基本上都是砂濾系統,最好的砂濾系統當遇到小於25微米的微粒時就無能為力了,尤其是一些溫度較高的池子,比如SPA、水療池等,高溫使得人體的代謝物大量分泌(如油脂等)並遺留在水中,經過過濾包裹在濾料周圍,長時間循環就會使濾料失效,即使反衝洗甚至換砂也不會徹底解決這一難題;又如很多游泳館在夏季都會針對兒童開辦一些游泳班,但每次培訓班結束事都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池中的尿素嚴重超標,這也是單純只靠過濾去除不掉的。

其實象游泳池、水療池等這樣的開放性池水,只要有人進入池水中,池水就被污染了,只不過是污染的程度大小的問題,人多污染就多,池水的負荷就大;當污染物超出過濾器的過濾範圍時,就需要採用其他辦法來拯救池水,傳統的方法是向水中投加一些給水淨化處理用的一些藥劑等,這些藥劑雖然也可以達到降低污染,使水澄清的效果,但同時又會對池水本身帶來影響,比如絮凝劑的硫酸鋁,當它投加時水會更加混濁,變成淡牛奶的顏色,當它徹底沉澱後,還需清理池底的沉澱物,最關鍵的是投加硫酸鋁後,會使池水的PH值迅速降低,如果發現不及時會直接導致泳客投訴皮膚發癢、身體不適;國外近四十年來針對泳池的各種水質狀況,研發了一批專業用於池水處理藥劑,它們既可以達到極佳的水質效果,又不會產生任何不良影響,並降低了水處理工作的強度,我公司通過與美國、台灣、香港等地的知名水質管理公司交流與合作,將這些水處理藥劑引入國內,已解決這些實際問題。

相關的泳池水處理藥劑主要有酵素澄清劑、池壁清潔劑、超氯劑等近三十種之多。

如果對所有開放性池水按是否加氯消毒,可分為不加氯消毒的,溫泉、藥浴池;加氯消毒的,室內游泳池、室外游泳池、水療按摩池;因這些池子在水溫、消毒方式等的不同,出現在池水中的水質問題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如下:

溫泉、藥浴池會出現泳客發癢、藥味刺激、油脂泡沫堆積

室內游泳池會出現池水白濁、黑藻滋生、氯臭嗆鼻

室外游泳池會出現池水變色、氯蒸發、綠藻滋生

水療按摩池會出現池水白濁、油脂泡沫堆積、池水異味、泳客發癢

解決各種池子的水質問題需要投加的藥劑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

溫泉、藥浴池:泳客發癢投加鮮氯和臭氧穩定劑;藥味刺激投加臭氧粉和超氯劑;油脂和泡沫投加浮除劑

室內游泳池:池水白濁投加酵素澄清劑;黑藻滋生投加除藻劑;氯臭嗆鼻投加臭氧粉和超氯劑

室外游泳池:池水變色投加酵素澄清劑;氯蒸發投加紫外線隔離劑;綠藻滋生投加除藻劑

水療按摩池:池水白濁投加酵素澄清劑;油脂泡沫堆積投加浮除劑;池水異味投加臭氧粉和超氯劑;泳客發癢投加鮮氯和臭氧穩定劑

以上只是對各種池水常見水質問題的介紹,在實際套用中水質問題會較複雜,需要多種藥劑配合使用,所以建議在遇到實際的水質問題時請先與我公司技術人員溝通後再進行投藥操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