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養殖水體水質的調控和管理

為了充分發揮有限的淡水養殖生產資源,必須從各個方面研究增養殖的諸環境條件,水質的調控和管理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考慮,對淡水養殖的水質調控有更高的要求,在追求增養殖的同時,還要考慮對生態方面的影響,水質調控技術在這種情況下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做好水質的調控和管理,一方面要了解養殖水體中所發生的生物、化學、物理過程,充分了解水體中物質產生遷移、轉化的規律以及水質指標的常規檢測方法;另一方面,水質調控與管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其技術發展往往建立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

內容介紹

我國內陸地區含有較為豐富的淡水資源,河流、湖泊、池塘、水庫星羅棋布,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三位,水體總量達到2.7萬億m3,具有較為理想的淡水養殖條件。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擁有的淡水養殖資源比較匱乏,分布又很不平衡。為了充分發揮有限的淡水養殖生產資源,必須從各個方面研究增養殖的諸環境條件,水質的調控和管理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高密度養殖會引起一系列問題:化學需氧量升高、耗氧加劇、溶氧和底泥pH降低,一些有毒物質在水體中大量積累,水質惡化,持續下去會造成生態系統的破壞。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考慮,對淡水養殖的水質調控有更高的要求,在追求增養殖的同時,還要考慮對生態方面的影響,水質調控技術在這種情況下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做好水質的調控和管理,一方面要了解養殖水體中所發生的生物、化學、物理過程,充分了解水體中物質產生遷移、轉化的規律以及水質指標的常規檢測方法;另一方面,水質調控與管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其技術發展往往建立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本書的出發點,就是尋求水質調控經驗與理論之間的聯繫,在生產實踐與基礎理論之間搭建一座橋樑。首先,從多學科交叉的角度闡述淡水養殖水體內各種水質指標的變化規律、影響因素和檢測方法,其次對水質指際的生物和生態方面的意義有較為詳盡的論述,最後歸納總結過去幾十年,特別是近十年來在水質調控方面的優秀科研成果和成功經驗。作者希望通過本書的相關內容,為從事淡水養殖的專業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實用的方法和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