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先生

氣象先生

《氣象先生》是由戈爾·維賓斯基導演,尼古拉斯·凱奇、麥可·凱恩、霍普·戴維斯主演的一部美國喜劇電影,影片於2005年發行。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加利福尼亞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

老話說的好:“生活就像菠菜湯,苦了澀了都得自己嘗”,這話用在芝加哥電視台的天氣預報員大衛?斯普里茲(尼古拉斯?凱奇 飾)的身上最為合適,事業上他順風又順水,主持的天氣預報節目有著眾多冬粉的支持,當然,愛之深恨之切的冬粉們在天氣不好的時候也會遷怒於大衛,無論是在咖啡廳還是走在馬路上,他就經常遭到熱狗、漢堡或寶特瓶的襲擊,但這一切對於他來說只不過是名人效應的副作用而已。

電視上的大衛生龍活虎、笑容滿面,灑脫地預報著大自然的陰晴雨雪,可是生活中的他卻弄不清頭頂的哪塊兒雲彩會下雨,名氣雖越來越大,但與家人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家庭問題有如莫測的天氣般令他措手不及:他希望能夠得到身患癌症的作家老爸羅伯特?斯普里茲(麥可?凱恩 飾)的支持與理解、希望日漸疏遠的妻子諾琳(霍普?戴維斯 飾)能夠回心轉意、希望超重的女兒能瘦些、希望吸毒的兒子少惹些麻煩,但每一個希望似乎都如此的可望不可及。與此同時,紐約的王牌電視節目“早安,美國”向大衛發來了試鏡的邀請,但事業上的絕佳機會卻沒有讓他的心境因此晴朗起來,煩惱的龍捲風已將他包繞其中,他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曾經的和諧美滿在哪裡?他漸漸明白,生活就像天氣一樣,是不可能完全預測準確的,正經歷中年危機的他必須面對生活中更大的抉擇。

幕後故事

關注中年危機

還記得百威啤酒以青蛙為特寫的電視廣告活動嗎?這個略顯離經叛道的青蛙商業形象符合了年輕愛好者的品味和渴望,因此獲得了高度好評,其古怪的青蛙式幽默也體現出十足的美國味道,這隻“百威青蛙”正是導演戈爾?維賓斯基當年的傑作,為此他還獲得了坎城的廣告銀獅獎,其商業嗅覺與搞怪能力由此可見一斑,因此從一隻小鼠鬧翻天的喜劇《捕鼠氣》到“大嘴”羅伯茨跟布萊德?彼特對手的犯罪題材《墨西哥人》,其作品的搞笑意味向來十足、兼具吸引大牌明星和普通觀眾的魅力。

2002年後,維賓斯基的事業進入了拐點,美國版《午夜凶鈴》、《加勒比海盜》獲得了票房上的更大成功,他由此躍身為一線商業片導演並於2004年順利榮登好萊塢權勢榜。事業上風生水起的維賓斯基不再僅僅滿足於商業上的成功,因此選擇了更具話題性的《氣象先生》並做出了明確的定位:“人到中年,暗流涌動、危機四伏,就好像無常的天氣變化一樣,但生活仍要繼續,每天的天氣預報還要看。”至於影片的背景為何設於芝加哥,編劇斯蒂夫?康拉德自有其道理所在:“芝加哥的天氣一年中變化明顯,今天30度,也許明天就會80度(華氏),人們特別依賴於天氣預報類的節目,幾乎人人都能說出一兩個天氣預報員的名字,預報員就像是明星一樣,責任重大,如果預報出現了偏差,許多人全天的工作與心情都會被打亂。”

製作花絮

芝加哥的冬日

最初,是劇本的真誠打動了尼古拉斯?凱奇,拿捏一下中年人的矛盾心態對於凱奇而言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表演上必須微妙而又傳神,角色在惹人憐憫同情的同時,還要具備讓人會心一笑的詼諧特徵。維賓斯基與凱奇之間相互仰慕已久,彼此都渴望著這次合作的契機。但扮演一名天氣預報員並不容易,一些氣象名詞與各地區的地貌特徵就讓凱奇頭腦發大,但為了預告時的生動自然,凱奇在拍攝前進行了一頓惡補。兩度奧斯卡獎得主的麥可?凱恩在拍攝現場威嚴的舉止讓凱奇仿佛遇到了真正的老爸,緊張得時常串詞,而且凱恩還能長時間不眨眼,炯炯的藍眼睛讓凱奇真是不敢對視。

除了凱奇、凱恩等影壇大腕之外,一些現實中的專業人士的友情客串為影片濃郁的生活氣息增添了不少的可信度,片中“早安,美國”電視節目中的搭檔主持人布賴恩特?甘博與加州廚師長沃爾夫岡?帕克均為本色出演,真名實姓外加專業身份。而身為芝加哥論壇報與電視台的首席氣象專家的湯姆?斯基林也在片中客串了導演的角色,同時身兼影片的技術顧問。出於成本的考慮,派拉蒙公司方面建議影片移師加拿大拍攝,但維賓斯基與凱奇為了確保影片的真實性,堅持在芝加哥實地拍攝。當影片於冬季開始拍攝時,芝加哥的天氣突然變暖,毫無風雪出現的跡象,害得道具師只有進行人工降雪。

點評

嚴肅的喜劇味道

笑中帶淚、淚中含笑,《氣象先生》涵蓋了劇情與喜劇的作用因子,苦辣酸澀的味道盡在其中。它以一種幽默的視角點觸了美國文化中的一個常論不衰的議題。無論對於導演還是主演來說,凡是涉及了中年危機這一話題的,題材雖然討巧,但合理有效地進行挖掘和表現卻難度係數頗高。

就像片中大衛無奈的一語,“最該做和最難做的往往是同一件事兒”。對於維賓斯基與凱奇來說,《氣象先生》是個跳板,至於跳得更高、更漂亮還是摔得更狠,則另當別論了,反正上映後影片的票房成績實在是過於平常。當然,導演盡可以拿1510家影院的有限規模作為託詞。

有人認為《氣象先生》集合了《美國美人》和《關於施密特》兩部影片的精髓,筆者認為在幽默的味道上,本片倒是與亞歷山大?佩恩執導的《關於施密特》比較相近,舉重若輕地表現社會問題、把尖銳的社會諷刺融入輕快的喜劇氛圍中。也就是說,喜劇片也有表現嚴肅主題的可能,並不都是些令人掩鼻的廁所笑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