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主體

民事主體

民事主體是民事關係民事主體與人格的簡稱。民事主體作為民法領域的基本問題之一,在今天仍有些混亂的地方,民事主體與人格,權利能力之間的關係,有必要進行一些梳理,同時,民事主體的範圍在逐漸地擴大,而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也應發生變化,理清民事主體和人格、權利能力之間的關係,有利於減輕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的模糊性。

人格

民事主體《羅馬法》
人格理論始於羅馬法,在羅馬法上,人格是一個公私法兼容,人格與身份並列,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合為一體的概念。始於羅馬法的人格理論,其最重要的特點就在於人與人格的分離。根據羅馬法的規定,並非一切人均為權利主體。在羅馬時代,作為權利主體的人除了是人以外,還需具備其他條件:首先,其須為“自由民”,即享有在法定限度內按照自己的意願處置其人身和行動的自由權;其次,就民法關係而言,其還應當是“市民”。可見,羅馬法之人與人格的分離,從根本上反映了古代羅馬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

近代民法對於自然人之人格予以無條件的普遍承認,對此,通常比較強調其作為一項法律基本原則的作用:近代資產階級法律的首要貢獻,就在於公然宣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法律產生的先決條件是它必須將生活在群體中的人作為其規範對象,而民法之作用於一定的人際關係,必須展示其表現方式,這種表現方式被稱為“法律關係”。法律關係之不同於原本意義上的人際關係(財產關係及倫理關係),便在於在此種關係中,人的行為被予以強制性評價,因而與權利義務直接相聯繫。因此權利義務得以成為法律關係的核心。而民法在確認權利義務亦即“生產”法律關係時,便必須確認權利義務承受人(法律關係的參加者)的資格,即主體資格。由此,法律意義上的“人”必然具有與原本意義上的“人”(一種生命存在體)不同的屬性:後者為自然屬性,稱為“人類”或“自然人”;前者為法律屬性,稱為“人格”。近代資產階級推翻以不平等的身份等級制度為特徵的封建社會,形成了近代民法“自由平等的人格”之基本模式,則表現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重大進步。

自1900年《德國民法典》以來,不僅自然人被賦予人格,某些社會組織也被賦予法律人格(法人)。法人制度的出現純粹是經濟發展的需求導致法律技術進步的結果,是一種經濟生活的客觀現實與法律技術運用相結合的產物。正因為自然人的人格是一種直接體現個人尊嚴的法律工具,故現代民法確認一切自然人均有平等的、不得被剝奪的人格;而正因為法人的人格是一種法律技術的產物,所以,法人的人格在特定條件下得被否認或者剝壓。

對於法律上的“人格”概念,有學者認為其具有三種不同含義:其一,人格指具有法律地位的權利主體,即人格為“主體”的同義語;其二,人格為作為權利主體法律資格的民事權利能力,即人格為“權利能力”的同義語;其三,人格為一種受法律保護的利益,如自然人的生命、身體、健康、自由、尊嚴、名譽等,即人格為“人格利益”的同義語。

權利能力

民事主體《民法通則》
歷史之初,人類生活在樸素平等的"自然狀態"中,很少注意到彼此間的差異。商品經濟出現以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逐漸擴大,人們必須找到解決社會不平等矛盾的基本方法。

抽象人格既是一個哲學概念,又是一個法學概念。在法學上,抽象人格,是"抽象的法律人格"的簡稱,又稱一般的法律人格、一般人格,是指人們平等普遍、獨立自由且終身享有的不可變更、不可轉讓的民事權利能力。相對於具體人格,它具有以下特性:其一,抽象人格具有抽象性、平等性和獨立性。其二,抽象人格具有終身性、不可變更性、不可轉讓性。近現代民法都無一例外地將抽象人格賦予每一個有生命的人(甚至胎兒)、法人、其他組織終生享有,且非因死亡或終止而不可剝奪,不可讓渡或繼承。

198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10條明文規定:"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這表明,中國現行的民事主體制度建立在抽象人格論的基礎上。但是,這部民法通則的產生受到時代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受到計畫經濟和傳統社會主義民法的影響。在民事主體制度上,雖然確立了抽象人格制度,但在其具體規定上又以具體人格為標準賦予其不同的利益機會、劃定不同的"起跑線".所以,中國實行的是帶有明顯具體色彩的抽象人格制度。當然,這種帶有具體色彩的抽象人格論不同於以抽象人格為主、兼顧具體人格的西方現代抽象人格論,是不同的。

權利能力與權利主體是屬於不同層面的各自獨立的概念。法律上所確認的權利主體即"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之所以能成為權利主體,就其實質而言,並非因其為"人",而是因"人"具有權利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權利能力是屬於動的功能,權利主體屬於靜的功能,權利能力(抽象人格)是作為民事主體具有獨立人格的標誌。

中國基本上形成了民事主體制度體系。但是,如果用自然法觀點和抽象人格論標準審視之,又存在著許多缺陷。首先,自然人不能稱為“公民”。總之,規定民法上的人是公民,這不是對民法人格的最一般的抽象,從嚴格意義上說,仍然屬於具體人格。只有將民法上的人規定為自然人,才符合抽象人格論的要求。但是,將民事權利能力這一抽象人格平等地賦予所有的自然人,也不能一勞永逸。因為每個人的行為能力、經濟能力、身體狀況等都有一定的差異,所以這種平等的法律可能會導致不平等的結果。這就要求在立法執法中還要兼顧諸如消費者未成年人殘疾人勞動者等具體人格。其次,法人人格抽象化是建立中國抽象人格制度的重要步驟。法人是抽象的產物,法人人格的本質是抽象人格。只有認定法人本質是抽象人格,才能實現法人之間的地位平等,才能實現法人與自然人地位的平等。法人的人格就是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而中國長期以來普遍認為,法人民事權利能力要受到法人目的的限制。法人目的即法人的經營範圍、業務範圍。佟柔先生主編的《中國民法》教材認為,法人因各自經營範圍、業務範圍不同,其權利能力的具體內容各有區別,並且稱法人的權利能力是特殊的權利能力。

權利能力本質

對於權利能力的本質,德國學者有不同看法:Gierke認為權利能力為人格權(一種權利),Holder認為權利能力為享有權利之資格。另有學者認為,由於權利能力是據以充當民事主體、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提民事義務的法律地位或者資格,其為人格的另一種表達。但由此便面臨理論上的一個難題:如果說權利能力等於人格,則由於自然人的人格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就應當一律平等(得享有同等範圍之權利)。但是,自然人的權利能力範圍實際上有大有小,如結婚權利能力,並非人皆有之。為解決這一問題,有學者便將權利能力分為一般權利能力與特別權利能力。前者為就一般權利得為其主體之資格,後者為就特定之權利,得為其主體之資格。但是,此種學說並未解決權利能力(即便是所謂特別權利能力)的差異與人格之無差異之間的矛盾。權利能力有大小之分,而人格則僅存在有無之分。同時也有國內學者指出:“人格學說並不能等同於權利能力學說,雖然二者有密切聯繫。人格和權利能力不是一個概念,雖然在自然人的人格和權利能力上,其概念已經近乎重疊。”“現代民法學也把權利能力視為一種‘資格’,但它和人格概念中的資格,其內在含義是大不相同的。人格是指可以成為民事權利主體的資格。前者指條件,即具備了什麼條件才能成為主體,後者指範圍,即民事主體可以享受的權利範圍。前者指前提,是主體可以享受權利的前提,沒有主體資格,一切權利義務無從談起,後者指內涵,是主體可以享受權利的內涵”。尹田教授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法律人格與權利能力並不相同。較之權利能力,人格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其描述的是人的一般法律地位、一般意義的主體資格,其並不考慮和表達主體得具體享有之權利的範圍。

判斷標準

(一)、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的幾種理論學說

在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方面,中國目前存在多種理論學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流的民事主體判斷標準

主流的民事主體判斷標準認為,民事主體的本質條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的存在;二是國家法律的確認。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是民事主體存在的決定性因素;國家以法律形式加以確認,也是其存在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在商品交換中逐漸形成的平等的人格和地位,是產生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而在商品交換和其他民事活動中,享有充分的財產自主權是民事主體成立的必要條件,如社會團體要成為民事主體,應當具備必要的財產;民事主體在其財產權的範圍內,對外具有承擔相應財產責任的能力,即任何民事主體都應以自己獨立支配的財產,對外獨立承擔財產責任,這是民法調整商品經濟關係的一個重要規則,也是各國民事主體均須具備的條件;民事主體是一個法律範疇,它的確認不僅依賴於物質生活條件,而且取決於統治階級的意志,實際上,哪些自然人或社會組織可以成為民事主體,以及這些民事主體享有哪些民事權利,都是由國家法律加以規定的。

2、抽象人格論

抽象人格論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它已經成為西方民事主體制度的重要理論基石。抽象人格論認為,衡量能否成為民事主體的標準,應當看其是否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抽象人格,是"抽象的法律人格"的簡稱,又稱一般的法律人格、一般人格,是指人們平等普遍、獨立自由且終身享有的不可變更、不可轉讓的民事權利能力。

3.民事權利能力論

民事權利能力論認為,凡是法律關係的主體,都應具備能夠依法享有權利、履行義務的法律資格,即權利義務能力,簡稱權利能力。權利能力是一個自然人或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確認。具備法律上的人格才具備法律上的主體地位,才能成為法律關係的主體。

4.民事主體功能論

民事主體功能論認為,法律對於民事主體的規定,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在人文主義的影響下,賦予所有自然人民事主體地位,使其參與民事法律關係,享有相應的權利義務;二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和發揮特定的功能而對一定的社會存在賦予民事主體地位,確認其權利能力,這主要是針對社會組織和特定財產而言的。

(二)、對以上幾種理論學說的簡要評述

從上述各種理論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其一,民事主體的主體地位必須得到法律的確認。此為上述各種理論的共識。認為儘管從根本上說,一個社會主體取得民事主體地位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但從現實的角度看,法律畢竟是控制社會的一種工具,控制進入民事法律關係的主體範圍是立法者進行社會控制的一個重要手段,因而,一種社會主體能否取得民事主體地位完全是立法者選擇的結果,民事主體資格是法律所賦予的資格。其二,民事主體的確認的具體條件不同。傳統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為四要件,即名義獨立、意志獨立、財產獨立、責任獨立,缺一者不能被法律確認為獨立的民事主體。對於"傳統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的四要件,已經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其將大量事實的民事主體排除在法律主體之外,不利於經濟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抽象人格論"對於解釋各種類型的民事主體的地位何以平等,則很有說服力和學術價值,但在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問題上,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見解。因為"抽象人格論"認為在"抽象人格"之下,還有各種具體人格,包括自然人、法人、第三民事主體等,但這種具體人格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則未提出。

(三)、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的小結

民事主體經歷了從非全部的自然人,到全部自然人再到法人和自然人並存,又有現在民事第三主體——非法人團體的出現,這么一個漫長的發展歷史,說明了民事主體範圍的逐漸擴大。同時也說明:法律對社會上活動實體的主體承認是有條件的,而不是漫無目的的任意設計。現代法律對自然人的主體地位的確定,沒有什麼爭論,現在在理論界分歧較大的是非自然人的民事主體判斷標準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