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馬唐

毛馬唐

毛馬唐,淡綠色,疏被柔毛,葉鞘常短於其節問,葉片線形或披針形,上面散生柔毛,邊緣稍厚,微粗糙。多生於路旁、荒野、荒坡,也是果園和旱作地的主要惡性雜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http://www.agripests.cn/show3_2.asp?id=114http://www.agripests.cn/show3_2.asp?id=114

幼苗淡綠色,疏被柔毛。第1葉長約1.5厘米。葉舌膜質,頂端具微細齒。葉鞘稍壓扁,色較濃。

成株稈基部橫臥地面,節處生根和分枝,高30~90厘米。葉鞘常短於其節問。葉片線形或披針形,上面散生柔毛,邊緣稍厚,微粗糙。

花和子實總狀花序5~8枚,呈指狀排列於莖頂。穗軸寬約1毫米,邊緣粗糙。小穗披針形,生於穗軸之一側。小穗柄微粗糙,頂端截平。第1穎小,三角形。第2穎披針形,長約為小穗的2/3,有3脈,脈間及邊緣生柔毛。第1外稃等長於小穗,脈平滑,中脈兩側的脈問較寬而無毛,其他脈間貼生柔毛,邊緣具長柔毛。第2外稃橢圓狀披針形,革質,黃綠色或帶灰色。穎果長約2.1毫米。

簡介

種中文名:毛馬唐
種拉丁名:DigitariachrysoblepharaFlig.etDeNot
種別名:黃縫馬唐(海南植物志)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馬唐屬
屬拉丁名:Digitaria
命名來源:(江蘇植物名稱)[Mem.Accad.Sci.Toino14:364.1851]
中國植物志:10(1):327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
生境:曠野、路旁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興山,丹江口,竹溪,嘉魚,蒲圻,武漢

綜合治理策略

農田雜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學防治、機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態防治等方法。
(一)人工防治
1.控制雜草種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儘量勿使雜草種子或繁殖器官進入作物田,清除地邊、路旁的雜草,嚴格雜草檢疫制度,精選播種材料,特別注意國內沒有或尚末廣為傳播的雜草必須嚴格禁止輸入或嚴加控制,防止擴散,以減少田間雜草來源。用雜草漚制農家肥時,應將農家含有雜草種子的肥料經過用薄膜覆蓋,高溫堆漚2-4周,腐熟成有機肥料,殺死其發芽力後再用。
2.人工除草結合農事活動,如在雜草萌發後或生長時期直接進行人工拔除或剷除,或結合中耕施肥等農耕措施剔除雜草。
(二)機械防治
結合農事活動,利用農機具或大天型農業機械進行各種耕翻、耙、中耕鬆土等措施進行播種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時期除草,直接殺死、刈割或剷除雜草,
(三)化學防除
主要特點是高效、省工,免去繁重的田間除草勞動。國內外已有300多種化學除草劑,並加工不同劑型的製劑,可用於幾乎所有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地的除草。
(四)替代控制
利用覆蓋、遮光等原理,用塑膠薄膜覆蓋或播種其它作物(或草種)等方法進行除草。

地理分布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發生

國內分布:產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河南、甘肅、陝西、四川、安徽及江蘇等省;生於路旁田野。分布於世界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為一種牧草,也是果園和旱田的主要雜草。模式標本采自非洲

相關文獻

郭書普.旱田雜草識別與防治原色圖鑑.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張朝賢,張躍進,倪漢文編著.農田雜草防除手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