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稗亞族

雀稗亞族

雀稗亞族,小穗具短柄,總狀花序常為2至多數,再沿一主軸作總狀排列,或在稈頂排列呈指狀,稀可單生或穗軸短縮而使小穗簇生;穗軸有些變扁或呈三棱形,其頂端可具有小穗。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穗具短柄,排列於穗軸之一側成穗形總狀花序,此總狀花序常為2至多數,再沿一主軸作總狀排列,或在稈頂排列呈指狀,稀可單生或穗軸短縮而使小穗簇生;穗軸多少有些變扁或呈三棱形,其頂端可具有小穗。

分類

跳轉號 原檢索號 描述 中文名 拉丁名

1 22 1 第二外稃在果實成熟時為骨質或革質,多少有些堅硬,通常有狹窄而內卷的邊緣,故其內稃露出較多。

2 7 2 第二外稃頂端增厚而凸出或具硬刺毛。

3 4 3 第二外稃頂端具硬刺毛:穎及第一外稃質薄,頂端不增厚。 刺毛頭黍屬 SetiacisS.L.ChenetY.X.Jin

4 3 3 第二外稃頂端不具硬刺毛;穎及第一外稃頂端增厚。

5 6 4 第二外稃近頂端增厚呈尖頭狀,內釋頂端二淺裂。 山雞穀草屬 NeohusnotiaA.Camus

6 5 4 第二外稃頂端呈兩側壓扁、稍捲曲呈鳳頭狀凸起,內稃頂端具反卷二尖凸。 鳳頭黍屬 AcrocerasStapf

7 2 2 穎及外稃不具上述的凸頂或刺毛。

8 9 5 小穗兩側壓扁;第二穎於果實成熟後有開展的鉤狀剛毛。 鉤毛草屬PseudechinolaenaStapf

9 8 5 小穗背復壓扁;第二穎於果實成熟後不具上述鉤狀剛毛。

10 13 6 穎或第一外稃頂端有芒,僅稗屬內有些種例外,但其第二小花頂端游離。

11 12 7 小穗自穎上生芒,而以第一穎的芒最長;葉片披針形,質較軟並較薄。 求米草屬 OplismenusBeauv.

12 11 7 小穗常自第一外稃上生芒或芒狀小尖頭;葉片線形;質較硬;第二小花頂端游離。稗屬 EchinochloaBeauv.

13 10 6 穎及第一外稃均無芒;第二外稃緊包第二內稃,而第二小花頂端不游離。

14 17 8 第一穎存在。

15 16 9 第二外稃的背部為離軸性。 臂形草屬 BrachiariaGriseb.

16 15 9 第二外稃的背部為向軸性。 尾稃草屬 UrochloaBeauv.

17 14 8 第一穎通常不存在或極退化。

18 19 10 小穗的第一穎與第二穎下腫脹的小穗軸節間互相癒合成珠狀的基盤,以至外形上不見第一穎;第二外稃的背部為離軸性。 野黍屬 EriochloaKunth

19 18 10 小穗基部並無上述的基盤。

20 21 11 第二外稃的背部為向軸性。 雀稗屬 PaspalumL.

21 20 11 第二外稃的背部為離軸性。 地毯草屬 AxonopusBeauv.

22 1 1 第二外稃在果實成熟時為膜質或軟骨質而有彈性,通常具扁平質薄的邊緣以覆蓋其內稃,使後者露出較少。
23 24 12 小穗有長柄,排成疏散的圓錐花序。 薄稃草屬 LeptolomaA.Chase

24 23 12 小穗具短柄或近無柄而形成總狀花序,此總狀花序再呈總狀或指狀排列。

25 26 13 小穗在總狀花序上多少有些密生成穗狀,此等花序再沿一多少有些延伸的主軸作總狀排列,成熟花的內稃頂端並不被覆蓋。 膜稃草屬 HymenachneBeauv.

26 25 13 小穗在總狀花序上均勻分布或稀疏排列,此等花序再作近指狀排列,或有時散生於多少有些縮短的主軸上。
27 28 14 第二外稃厚紙質,頂端延伸成一直芒或小尖頭;第二穎的邊脈或邊緣的翼緣生纖毛,此毛於成熟時聳起。 毛穎草屬 AlloteropsisJ.S.PreslexPresl

28 27 14 第二外稃軟骨質,頂端尖銳或鈍圓,但不生芒,亦無小尖頭,邊緣透明膜質。 馬唐屬 DigitariaHall.

禾本科·黍族的屬

黍族(Trib. Paniceae R. Br.),植物分類學禾本科的一屬,模式屬:黍屬(Panicum L.),大都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及亞熱帶,少數屬、種分布至溫帶。中國有9亞族31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