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邊卷柏

毛邊卷柏

毛邊卷柏,生於石灰岩溶洞、密林下或苔蘚石上,海拔900-1100米。分布:廣西北部、貴州(貴定、荔波)。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毛邊卷柏毛邊卷柏

土生或石生,匍匐,長15厘米,無匍匐根狀莖或遊走莖。根托在主上斷續著生,自主莖分叉處下方生出,長1-3厘米,纖細,直徑0.1毫米,根少分叉,密被毛。主莖通體分枝,不呈“之”字形,無關節,禾稈色,主莖下部直徑0.2毫米,莖扁平,具溝槽,無毛,維管束1條;側枝3-4對,分叉或1回羽狀分枝,分枝稀疏,主莖上相鄰分枝相距1-3.5厘米,分枝無毛,背腹壓扁,主莖在分枝部分中部連葉寬4-4.8毫米,末回分枝連葉寬3.5-4毫米。

葉子形態

葉全部互動排列,二形,草質,表面光滑,邊緣不為全緣,不具或略具白邊。分枝上的腋葉對稱或不對稱,橢圓形,1.2-1.4毫米×0.6-0.8毫米,邊緣疏具睫毛。中葉多少對稱或不對稱,側枝上的寬卵形到近心形,0.8-1.2毫米×0.5-0.7毫米,排列近或疏,背部略呈龍骨狀,先端具芒,基部平截或斜心形,邊緣疏具長睫毛。側葉不對稱,側枝上的側葉長圓狀卵形或長圓形,外展或反折,2.0-2.3毫米×1.0-1.3毫米,先端急尖或近尖,上側基部擴大,加寬,覆蓋小枝,上側基部邊緣具長睫毛,睫毛長2-3毫米,下側基部圓形,下側邊緣全緣。孢子葉穗緊密,背腹壓扁,單生於小枝末端,2.0-5.0毫米×2.0-2.6毫米;孢子葉二形,倒置,白邊不明顯,上側的孢子葉卵狀披針形,邊緣具睫毛,龍骨狀,先端漸尖,上側的孢子葉具翼,孢子葉翼不達葉尖,邊緣具睫毛,下側的孢子葉卵圓形,邊緣具睫毛,龍骨狀;大孢子葉分布於孢子葉穗下部的下側。大孢子橘黃色;小孢子橘黃色或淡黃色。

卷柏科·卷柏屬

卷柏屬屬於石松綱植物,為多年生草本。莖匍匐、直立或攀援生長,通常纖細,葉小、單生、鱗片狀或螺鏇狀或互動對生在莖上,多作四行排列,再上面的兩行最小,下面的兩行較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