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炳衡

毛炳衡

毛炳衡,農業化學家。長期從事土壤養分,植物營養與施肥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強調氣候—植物—土壤—肥料間的協調,才能滿足作物對養分的需求,獲得高產;研究了土壤—植物系統中的氯素營養,推動了含氯化肥的科學施用和聯鹼工業的發展;提出了紫色土區稻麥配方施肥模式,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長期堅持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定位試驗。

(圖)毛炳衡毛炳衡

個人簡歷

1929年5月19日 出生於四川省資陽市(原資陽縣)。

1948-1952年 在四川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53-1956年 在廣州華南墾殖局、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室任實習研究員。

1957-1960年 在西南農學院土壤農化系農業化學專業讀副博士研究生。

1961-1981年 任西南農學院土壤農化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81-1984年 任西南農學院土壤農化系副系主任等。

生平介紹

毛炳衡,又名毛知耘,1929年5月19日生於四川省資陽縣黃添鄉(現資陽市迎接鎮)。幼年正值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家庭經濟拮据,1941年國小畢業之後,在集成初級中學當雜工,次年採取半工半讀方式讀完了國中。1945年考入資陽縣中學讀高中。青少年時期深感只有多讀書、有本事才能抵禦外侮、強國富民,因而刻苦學習,名列前茅。抱著知識救國的觀念,1948年毛炳衡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設有生化營養、農產加工、土壤肥料3個專業),並毅然選讀土壤肥料專業,師從侯光炯、彭家元教授,意在以農強國。1951年由侯光炯教授帶領毛炳衡等4名學生對川西和西康省十多個縣進行了土壤調查,從成都經眉山到雅安、天全、漢源、榮經,歷時40多天徒步行程500多公里,當時他們發現的漢原磷礦至今仍是四川省磷礦基地之一。

1952年,毛炳衡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華南墾殖局技術處工作。1953年調至廣州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籌建土壤肥料研究室,一年之內設備齊全,隨即開展了雷州半島、海南島橡膠宜林地土壤調查,進行了墾區土壤養分分析,繼而開展試驗研究。著有“橡膠幼樹三要素肥料試驗”、“土壤水分狀況與產膠量關係研究”等論文,為發展中國橡膠和熱帶作物事業作出了貢獻。1955年在土壤學譯報上發表第一篇文章“鼠道暗溝法對土壤水分狀況和耕作的影響”即用筆名知耘,一直沿用至今。意為只有在知識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才能在科學的領域裡獲得豐碩成果。以後40多年的教學科研中,毛炳衡始終力行“知耘”志言。1956年他考入西南農學院土壤農化系(現西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農業化學專業(現植物營養與肥料專業),攻讀副博士研究生。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批研究生。1960 年毛炳衡副博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一直從事土壤與植物營養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1-1984年任土壤農化系副系主任。在教學方面,毛炳衡教書育人、治學嚴謹。他常說:“嚴師出高徒、師高弟子強”,並言傳身教。40餘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土壤農化專業人才,其中研究生15名。他先後講授過《農業化學》、《作物施肥法》、《高級植物營養學》等多門課程。學生普遍反映,毛炳衡教授講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因而印象深刻、經久不忘。1985年被評為農業部直屬院校優秀教師,1986 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他參加編寫的全國統編教材《農業化學(總論)》(農業出版社,第一、二版,1980、1990),對推動土壤農化教學起了重要作用。他主譯出版的《植物的無機營養》(農業出版社,1992),為研究生提供了一本反映當代植物營養水平的參考書。他主編的高等農業院校農學類各專業適用的《肥料學》(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對本科生教材更新和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等。

主要論著

1 毛知耘譯.《鼠道暗溝法對土壤水分狀況和耕性的影響》.土壤學譯報.1955(6)

2 黃宗道,毛知耘.《土壤水分狀況與產膠量關係研究》.熱帶作物叢刊.1957

3 毛知耘.《胡敏酸對水稻和玉米生長的影響》.土壤.1959(5)

4 毛知耘,周則芳.《不同形態磷肥肥效試驗初報》.土壤通報.1960(6)

5 毛知耘,尹崇仁主譯.《泥炭及有機礦層在肥料方面的利用》.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等等。

學術貢獻

70年代中後期,我國聯鹼廠副產的氯化銨大量滯銷、積壓,對氯化銨能否在農業上廣泛作為肥料,成為當時聯鹼工業能否在我國發展的關鍵問題。為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毛炳衡毅然投入了這一問題的研究。在四川省8種不同類型土壤上進行了4年40季(次)的田間、盆栽試驗,供試作物由糧食作物擴大到園藝作物,以及菸草、茶葉等,並注重氯對品質影響的研究,提出了含氯化肥科學施用原則和方法,大大推動了我國聯鹼工業的發展。國內外一般把含氯量低並對氯比較敏感的作物,如葡萄、馬鈴薯、烤菸等稱為“忌氯作物”,是不能施用含氯化肥的。隨著我國制鹼工業的發展和青海鹽湖鉀肥的投產,含氯化肥(氯化銨、氯化鉀及其以之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含氯復混肥料)用量急劇增加,為了明確含氯化肥適用範圍與肥效機理,毛炳衡帶領西南農業大學農業化學研究室的同志,進行了18種作物耐氯能力的測定與分級。他認為不同作物對氯的反應確有較大差異,但這種差異只是對氯敏感程度和耐氯能力不同而已。他把作物耐氯能力劃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為強耐氯作物:其耐氯臨界濃度>600 毫克/千克,包括水稻、棉花、紅麻、波菜等,這類作物在絕大多數土壤上都可以按照氮、鉀需要施用含氯化肥,不影響其產量品質。第二類為中等耐氯作物:大麥、小麥、大豆、蠶豆、豌豆、玉米、油菜、蘿蔔、甘蔗等,適應的土壤臨界濃度為300~600毫克/千克,在土壤氯濃度<100毫克/千克時,可按氮、鉀需要施用含氯化肥,在土壤氯濃度高於100毫克/千克時,不宜施用氯化銨,但可適量施用氯化鉀。第三類為弱耐氯作物:萵苣、烤菸、甘薯等,這類作物不宜施用氯化銨,只有在土壤氯濃度很低(<50毫克/千克)的條件下,可考慮施用適量氯化鉀。毛炳衡根據作物耐氯力類型、土壤含氯量等級提出了相應的含氯化肥施用原則與技術。
為了探明長期施用含氯肥料對土壤性質的影響以及氯在土壤中的累積狀況,毛炳衡於1982年在3種不同性質的紫色土上開展了含氯復混合肥料長期定位試驗,至今仍在進行。結果表明,在南方降水量高(>1000毫米/年)以及稻麥輪作制下,氯在土壤中無明顯累積,帶入土壤中的氯絕大部分隨降水或排水流出土體。長期施用含氯化肥後鈣質和中性紫色土理化性質和土壤pH 無明顯變化,對土壤不會產生障礙現象。毛炳衡早在1980年“試論氯化銨的發展前景”一文中[純鹼工業,1980(5)],根據當時試驗及調查研究以及中國土壤、作物、氣候的多樣性,預言在中國年產200萬~300萬噸聯鹼氯銨(西南地區50萬~60萬噸),只要布局合理、用法得當,完全可以取得與等養分氮肥品種同樣的增產作用。15年後,到1995年,全國氯化銨的生產已發展到250萬噸(其中西南52萬噸),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套用,取得了良好的增產效果。該項研究1997年獲化工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氯化銨科學施用技術研究”1986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出版了含氯化肥研究專輯[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0(6)],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3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交流刊載。目前,他正在撰寫《中國含氯化肥》專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