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屬剛果

比屬剛果

比屬剛果(法文:Congo belge)是比利時在1908年至1960年在今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殖民地。

基本信息

歷史

比屬剛果比屬剛果

約從公元10世紀起,剛果河流域陸續形成一些王國,公元13世紀至14世紀是剛果王國的一部分。15世紀至16世紀盧巴、隆達、姆西里帝國在東南部地區先後建立。15世紀至18世紀葡、荷、英、法、比等國殖民者相繼入侵。1878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誘迫薩伊流域的部落 首領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條約。1884年至1885年英、法、德等15國在柏林會議上達成協定,將扎劃為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果自由國”。1908年成為比利時殖民地,改稱“比屬剛果”。

1958年10月盧蒙巴建立剛果民族運動黨,並提出立即獨立的口號。1960年2月比利時被迫同意薩伊獨立。同年6月24日成立以盧蒙巴為總理的第一屆政府,30日宣告獨立,定名為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利)。同年7月8日比利時出兵入侵,15日美國打著聯合國旗號進入扎。9月14日陸軍參謀長蒙博托發動軍事政變,接管政府全部權力,1961年1月17日美國假手沖伯集團將盧蒙巴殺害。1964年7月沖伯任總理,8月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1965年11月,國民軍總司令蒙博 托發動政變,推翻卡薩武布總統,行使總統權力。1966年5月首都利奧波德維爾改名為金夏沙,同年6月30日,民主共和國改為剛果(金)。

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薩伊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Zaire)。 1990年4月24日,蒙博托總統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國;取消人民革命運動的執政黨地位,實行多黨制。1997年5月16日反政府武裝攻占金夏沙,蒙博托宣布放棄權力,並前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開始流亡生活。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占首都金夏沙,宣布就任總統,並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98年8月,剛果政府在遣返盧安達軍隊一事上引發了一場武裝衝突,並迅速演化為區域性戰爭,剛果再次陷入政治混亂、經濟惡化和社會動盪之中。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各方代表簽定了盧薩卡和平協定和停火協定。2001年1月,卡比拉遇刺身亡,其子約瑟夫·卡比拉繼承總統職位。約瑟夫·卡比拉上任後,執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和平解決國內矛盾,剛果(金)局勢趨於穩定。2006年1月,剛果(金)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

簡介

剛果(金)國旗剛果(金)國旗

國名
剛果民主共和國(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DRC),簡稱剛果(金)。二十世紀曾一度改稱“薩伊(Zaire)”。

國旗
長與寬之比為4:3,底色為天藍色,代表和平;對角線有一條紅色帶,代表烈士的鮮血;紅色帶旁邊有兩道黃色鑲邊,代表剛果(金)的財富;左上角是一顆大的黃色五角星,代表統一的、走向美好未來的剛果民族。之前使用的國旗底色為藍色,左側為一列黃色小五角星,右側正中是一顆黃色大五角星。

國徽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徽啟用於2006年2月18日,飾帶以法語書上國家格言“正義、和平、勞動”。正中是一隻獵豹的腦袋,代表總統的權威;兩旁是一根象牙(代表國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一隻梭標(代表公共機構用以保護國家利益和共和國價值觀的武器);下面是一個石質基座,代表堅實的民族團結。

國家格言
Justice - Paix - Travail(法語,正義,和平,工作)

國家政要
總統約瑟夫·卡比拉 (Joseph·Kabila),2001年1月任職;2006年11月在總統選舉中獲勝;總理阿道夫·穆齊托,2008年10月10日任職。

宗教
居民中45%信仰天主教,24%為新教,17.5%信仰原始宗教,13%信仰金邦古教

貨幣
剛果法郎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流通貨幣。貨幣編號CDF。輔幣單位為分,1剛果法郎=100分。剛果法郎在比屬剛果時期和剛果獨立到1967年這段期間曾經發行過;1967年被薩伊替代;1997年後再度成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流通貨幣。目前匯率約為900CDF兌換1美元。美元:該國通用美元,為硬通貨。

首都
金夏沙(Kinshasa,台譯金夏沙),舊名利奧波德城或利奧波德維爾(Léopoldville),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與最大城市。根據2005年時的統計,金夏沙約有750萬的人口,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城市排名里,它與南非的約翰內斯堡一直在搶奪亞軍的排行,僅次於居冠的奈及利亞第一大城市拉哥斯。

語言
官方語言為法語。主要的民族語言有林加拉語、基剛果語、契盧巴語和斯瓦希里語。

主要節日
國慶日(6月30日)人民革命運動成立日(5月20日)。

政治

比屬剛果比屬剛果

1998年8月2日班尼亞穆倫蓋族(盧安達圖西族移民)士兵在烏干達和盧安達軍隊的支持下發動武裝叛亂。隨後,辛巴威、安哥拉和納米比亞等國應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的請求出兵相助,形成地區衝突。叛軍及烏干達、盧安達控制了占剛果民主共和國領土一半以上的東部、東北部地區,造成剛果民主共和國分裂分治的局面。1999年7、8月間,衝突各方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簽署了停火協定。2000年,衝突各方多次就停火、脫離接觸等問題達成協定,聯合國安理會也就剛果民主共和國問題通過多個決議,但剛果民主共和國衝突的政治解決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2001年1月,約卡比拉繼任總統後,積極推進和平進程,國際社會也以此為契機加大了促和力度。2月,安理會就剛果民主共和國問題通過第1341號決議,要求衝突各方脫離接觸;外國軍隊就從剛撤軍制定詳細的日程表;並決定在剛部署550名軍事觀察員和約2300名武裝人員。3月,在衝突各方開始脫離接觸之後,聯合國軍事觀察員和保護部隊開始陸續進駐剛果民主共和國。約卡比拉總統執政後,強調建設法制國家,加強民主良政,保障人權,實行政治開放,允與反對派進行內部政治對話。

1990年4月前薩伊實行多黨制後,曾湧現出428個政黨(其中在內政部註冊的約370個),但其中真正有影響力的不足10個。洛·卡比拉執政期間曾禁止政黨活動。2001年5月,約·卡比拉總統頒布“政黨和政治團體組織活動法”,正式解除黨禁,同時規定各黨需重新登記。截至2003年10月,已有234個政黨在內政部註冊登記。

主要政黨情況如下:

(1)重建與民主人民黨(Le Parti du Peuple pour la Reconstruction et la Démocratie—PPRD):2003年3月31日成立,是支持約·卡比拉總統的主要政黨。該黨黨章規定,黨的理想目標是通過民主途徑執掌國家政權,保障民族團結、領土完整和國家繁榮。主要機構包括全國代表大會和全國執行委員會。總部設在金夏沙。總書記維塔爾·卡梅(Vital Kamerhe)。

(2)剛果解放運動(Mouvement pour la Libération du Congo—MLC):1998年11月10日成立,原為前薩伊總統蒙博托舊部成立的政治軍事組織,2003年6月宣布轉為政黨。曾武裝反對卡比拉政府,2003年參加剛內部政治對話,後參加過渡政府,獲得外交、計畫、預算等部部長席位,黨主席本巴擔任主管經濟和財政事務部際委員會的副總統。目前,該黨在赤道省各地、首都金夏沙及全國主要大城市建有分支機構。

(3)剛果民主聯盟—戈馬派(Rassembl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du Congo-GOMA,RDC—GOMA):1998年8月剛果(金)衝突爆發後成立,原系剛圖西族裔人組成的政治軍事組織,2003年6月宣布轉為政黨。曾武裝反對卡比拉政府,主要控制南基伍省、馬尼埃馬省、東開賽省北基伍省南部及加丹加省北部地區,總部設在戈馬。曾多次分裂,主流派別又稱“剛民盟-戈馬派”。2003年參加剛內部政治對話,後參加過渡政府,獲國防、經濟、國企、郵電等部部長席位,黨主席魯貝魯瓦擔任主管政治事務部際委員會的副總統。

(4)民主與社會進步聯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 Social—UPDPS):成立於1982年2月,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反對黨,長期持激進立場,主張實行西方式民主制度。2003年拒絕參加過渡政府。黨主席艾蒂安·齊塞凱迪(Etienne TSHISEKEDI),曾在蒙博托時期任總理、部長、大使等職,現為政治反對派中的領袖人物。

經濟

比屬剛果比屬剛果

剛果民主共和國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採礦業占經濟主導地位,加工工業不發達,農業落後,糧食不能自給。曾是非洲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自上世紀90年代初起,因政局持續動盪,剛經濟連年負增長。2001年約•卡比拉執政後,推行市場經濟政策,放鬆經濟管制,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剛巨觀經濟狀況有所改善。2003年過渡政府成立以來,採取措施加大財政、稅收等部門的改革力度,改善投資和經營環境,規範經濟活動,並恢復了全國範圍內的河運、空運和部分鐵路運輸,人員、物資流通較前順暢。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金融機構及剛主要援助國增加了對剛發展援助,並免除了其部分債務。但連年戰亂使剛經濟積重難返,國家重建任務艱巨。礦業、水力和森林資源豐富。採礦業比較發達。農業落後,糧食不能自給。自1990年以來,由於政壇混亂,加上西方國家中止與蒙博托政權的政府間合作並實施外交制裁,國民經濟持續惡化,連年負增長,通貨膨脹最高達4位數。1997年卡比拉政權建立後,決定實行社會市場經濟,推行私有化,提出振興國民經濟、初步擺脫貧困的三年發展計畫,並於1998年6月30日發行新貨幣"剛果法郎"。但1998年8月武裝衝突爆發後,國家重建三年計畫被迫中斷,經濟形勢再度急劇惡化。洛 卡比拉推行戰時經濟政策,採取整理金融,外匯管制等措施,但收效甚微。2001年初約卡比拉執政後,推行市場經濟政策,放鬆經濟管制,減少行政干預,2001年下半年經濟狀況有所改善。
2007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97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5美元
經濟成長率:7%
通貨膨脹率:16.9%
貨幣名稱:剛果法郎(Franc Congolais, FC)
官方匯率(2006年):1美元=516.8剛果法郎
礦業
礦業是剛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其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出口值占出口總值的三分之二以上,最高曾達90%(1993年)。八十年代鋼礦業產量一度達到高峰,銅年產50萬噸(1981年),鈷1萬噸(1986年,占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鋅6.6萬噸。1990年後,經濟持續困難,礦業生產全面下降。1997年和1998年兩次戰爭均發生在礦產資源豐富的東部地區,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產量驟減。主要礦產品產量如下:
1998 1999 2000銅(萬噸) 3.82 3.12 3.05
鋅(萬噸) 0.11 0 0.2
鈷(萬噸) 0.39 0.23 0.36
黃金(噸) 0.1 0.2 0
鑽石(百萬克拉) 26.0 20.1 16.0
原油(萬桶) 944.4 865 830.8
加工業
加工業主要有食品、紡織、製鞋、化學、製藥、電器、汽車裝配、木材加工和建材等,其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近年來,因資金短缺,原料供應不足,開工率僅30%。主要工業產品的生產能力和實際產量如下:
1990年生產能力 1995年實際產量
玉米粉(噸) 245,200 11,190
食糖(噸) 150,000 82,461
飼料(噸) 258,300 79,900
啤酒(噸) 6,028 1,781
棉布(萬平方米) 3766.5 1030.0
印染布(萬平方米) 6400.0 1572.8
汽車(輛) 6,400 158
水泥(噸) 1,035,000 194,000
農業
農業落後,長期以來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左右。全國可耕地1.365億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58.2%。已耕地近600萬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稻米、木薯、豆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棕櫚、可可、橡膠、咖啡、甘蔗、棉花、菸草、茶葉等。1991年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2%,個體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多採用游耕制,刀耕火種。糧食生產長期在2000至2500萬噸左右徘徊,不能自給。1997年進口各類糧食價值2.948億美元。以下是主要農產品產量(單位:噸)
1996 1997 1998
咖啡 23,039 21,172 24,621
木材(立方米) 134,399 149,160 61,418
棕櫚油 16,781 16,883 6,102
橡膠 3,333 3,316 —
人民生活
全國有醫院、診所、防疫站和療養院4382所,醫生1456人,床位7.96萬張。平均1.4萬人1名醫生,1800人1名護理人員。受長年戰亂影響,醫療衛生系統瀕臨癱瘓,衛生狀況急劇惡化。2001年統計顯示,嬰兒死亡率達17%,15-49歲人群的愛滋病感染率達14%,45%的人口營養不良,人均壽命僅41.8歲。

外交

世界產量最大的鈷礦——魯蘇西露天鈷礦剛果民主共和國

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對一切外來干涉。主張睦鄰友好和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利互惠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積極參與和推動地區經濟和安全合作,是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和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成員國。
對重大國際問題的看法:
關於國際形勢:認為冷戰後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霸權主義企圖主宰全球。同時世界多極化趨勢得到發展,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一種牽制,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目前國際政治中缺乏公正,弱小國家處於不利地位,呼籲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關於經濟全球化: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但其最大受益者是已開發國家,而開發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則處於不利地位。主張發達國家充分考慮開發中國家的實際困難,向非洲國家開放市場,並提供資金、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幫助,使非洲國家能有效參與全球化進程,並從中受益。
關於非洲形勢:非洲是目前世界上衝突最多的地區,不少國家政治動盪、經濟困難、外援減少、債務沉重、貧困加劇、愛滋病肆虐,但非洲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認為非洲國家應聯合自強,和平解決彼此間爭端,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共同促進非洲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呼籲國際社會和國際金融機構重視非洲,加大援非和在非投資的力度,減免非洲債務,幫助非洲國家實現政治穩定與經濟振興。
關於非洲聯盟:非洲聯盟的誕生有利於非洲統一進程的發展,是非洲各國聯合自強的新開端。非洲聯盟取代非洲統一組織,將在維護穩定,促進發展,加強團結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非洲國家應為非盟的建設投入更多的政治意願和資金,呼籲已開發國家在政治、外交和經濟上給予非盟更多支持和幫助。
關於人權問題:主張尊重人權,承認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同時認為在人權概念中,政治、文化權利與社會、經濟權利是不可分割的,在保障公民政治權利的同時,也應保障公民享受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權利。認為維護人權應與各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現實相結合,要符合各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不應搞單一模式。反對西方在人權問題上實行雙重標準,借人權干涉別國內政以及將人權與經濟援助掛鈎的做法。
關於國際反恐怖主義問題:對美國遭受恐怖攻擊表示同情,認為恐怖主義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應加強國際合作予以堅決打擊。支持在聯合國主導下的國際反恐行動,同時主張打擊恐怖主義應有充分依據,不能隨意擴大打擊範圍,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民族和宗教相聯繫。強調國際社會應對恐怖主義產生根源進行反思,努力消除滋生恐怖主義的土壤。
關於宗教問題:奉行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離政策,政府不干預宗教事務,宗教也不得干擾政府工作。理解並支持有關國家依法打擊邪教。
同中國的關係:
一、 中國與剛果(金)雙邊關係簡況:
1960年6月30日,剛果共和國獨立,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外長分别致電盧蒙巴政府表示祝賀和承認。10月,剛卡薩武布政府與台灣當局“建交”。1961年2月19日,中國承認基贊加政府為剛唯一合法政府。2月20日,兩國建交。同年9月18日,由於基贊加投奔阿杜拉,而阿杜拉政權同台灣有所謂的“外交關係”,故中國決定撤回使館,中、剛關係暫時中止。1964年,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再改國名為薩伊共和國。1972年11月24日,中、扎兩國實現關係正常化。此後,兩國關係不斷發展。蒙博托總統先後5次訪華(1973年1月、1974年12月、1980年3月、1982年6月、1994年10月)。扎曾訪華的領導人還有外交和國際合作事務國務委員卡爾•伊邦德• 恩古扎(1973年11月)、議長卡松戈• 穆孔吉(1984年7月)、第一國務委員瓦• 東多• 肯戈(1986年6月)等。中國訪剛的領導人和外交部主要官員有黃華外長(1978年6月)、李先念副總理(1979年1月)、趙紫陽總理(1983年1月)、田紀雲副總理(1984年12月)、榮毅仁副委員長(1985年1月)、張勁夫國務委員(1986年11月)、李鐵映國務委員兼國家教委主任(1989年11月)、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1995年1月)。
1997年5月,洛朗-德西雷•卡比拉總統上台後,恢復“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名。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關係繼續鞏固和發展。1997年12月,洛•卡比拉總統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2000年10月,剛外交和國際合作國務部長耶羅迪亞率團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2001年12月,剛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奧基通杜訪華。2002年3月,約瑟夫•卡比拉總統來華進行國事訪問。2003年1月,中國外交部長唐家璇訪剛。2003年6月剛過渡政府成立後,礦業、旅遊、國防、農村發展等部長先後訪華。2004年,剛果(金)郵電部長熱特呂德•基騰博女士和外長雷蒙•拉馬扎尼•巴亞分別於7月、11月訪華。2005年3月,約瑟夫•卡比拉總統來華進行了工作訪問。12月,剛果(金)三軍總參謀長基桑比亞訪華。2006年11,剛果(金)副總統耶羅迪亞率團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12月6日,中國政府特使崔永乾大使應邀出席剛果(金)總統約瑟夫•卡比拉就職典禮。
2007年7月,剛果(金)國防與前戰鬥人員部長齊凱茲•迪埃穆訪華。8月,剛基礎設施、公共工程與重建國務部長皮埃爾•隆比•奧孔戈率經貿代表團訪華。9月上旬,中聯部副部長李進軍率團訪剛。9月25日,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在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會見了卡比拉總統。26日,剛果(金)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安提帕斯•姆布薩•尼亞姆維希出席了在紐約舉行的中非外長首次政治磋商。
2008年1月8至9日,楊潔篪外長對剛果(金)進行正式訪問,與姆布薩外長舉行會談,並會見了卡比拉總統。同年1月,剛爭取重建與民主人民黨總書記博沙布率團訪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和中聯部部長王家瑞分別會見。5月,剛第一副參議長默科羅率團訪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會見。8月,卡比拉總統率團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2009年2月,中央黨校副校長陳寶生率中共友好代表團訪剛,剛爭取重建與民主人民黨總書記博沙布、總理穆齊托分別會見。3月,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翟雋訪剛,卡比拉總統、穆齊托總理分別會見,馬維塔副外長與之會談。5月,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訪剛並出席中剛經貿混委會第八次會議,剛總理穆齊托會見。7月,剛爭取重建與民主人民黨總書記、國民議會議長博沙布訪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會見,中聯部部長王家瑞與之會談。
二、雙邊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中國向剛果(金)提供過一些經濟援助。承擔了人民宮、體育場、製糖聯合企業、手工農具廠、稻穀技術推廣站、貿易中心和金夏沙郵件分揀中心、金夏沙綜合醫院等成套項目。
兩國自1982年起開展互利合作。1997年,雙方簽訂了《相互保護和鼓勵投資協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赴剛投資興業,截至2006年底,在剛共有中資企業28家,投資領域包括電訊、礦業、木材加工等,主要有中興通訊公司與剛方合資設立的剛中電信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集團在剛設立的剛果礦業公司;中國中鐵、中國水電和浙江華友並剛方成立的華剛礦業公司。
1973年和1988年兩國簽訂兩項貿易協定,規定雙方貿易以現匯支付,並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2007年,兩國貿易額5.509億美元,同比增長25.5%,其中中方出口9298萬美元,進口4.57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5.2%和24.3%。我主要出口機電、輕紡、化工產品,進口鈷、銅、原木、鋸材等。
三、其它往來:
兩國1980年3月簽訂文化協定。因剛內戰,雙邊文化交流與合作一度中止,近年來逐步恢復。2004年4月至5月,剛國家藝術學院音樂家小組一行12人來華參加“相約北京-非洲主賓洲”演出活動。2005年,剛國家歌舞團的兩位歌唱家來華參加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文藝晚會演出和“非洲之夜”非洲五國藝術家訪華演出。
自1973年至2007年,我共接收剛獎學金生324名。2006年剛來華留學生122人,其中包括43位中國政府獎學金生。2007/2008學年,剛來華獎學金生49人。
1973年起我向剛派遣醫療隊共12批共360多人次。1997年因剛內戰我醫療隊撤回。2006年我決定復派醫療隊,先遣組6人已抵剛工作。
四、重要雙邊協定: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薩伊共和國國家關係正常化的聯合公報(1972年11月1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薩伊共和國政府,根據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的原則,經過友好會談,決定自1972年11月24日起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並互派大使級外交代表。
同美國的關係:
蒙博托在美國支持下上台,執政初期,與美關係密切。七十年代,蒙在國際事務中公開批評美國對非政策,曾先後驅逐兩任美國大使,兩國關係一度緊張。九十年代前薩伊多黨民主化進程中,美支持以齊塞凱迪為首的反對派,中止了對政府的軍援和發展援助,並禁止蒙博托總統及其合作者進入美國。前扎內戰爆發後,美支持卡比拉領導的反政府武裝。卡比拉奪取全國政權後,美率先承認新政權,鏇即派總統特使訪剛,並提供1400萬美元援助用於安置難民和改善衛生條件。但剛美在人權、民主等問題上存在矛盾。1998年8月剛武裝衝突爆發後,美採取偏袒烏、盧的立場,與剛關係惡化,但雙方仍保持著接觸。1999年6月14日,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同美國盎格魯-非洲礦業公司簽署了開發加丹加省馬諾諾鋅礦的協定。12月11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霍爾布魯克率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蘇珊•賴斯、民主黨參議員拉塞爾和美國大湖地區特使沃爾普訪剛,與洛卡比拉總統舉行了會晤。2000年8月,兩國相互驅逐對方兩名外交官。約 卡比拉執政後不久即於2001年2月1~3日赴美訪問,出席布希總統舉行的早餐會,會見美國務卿鮑威爾。美向剛提供1000萬美元人道主義援助。10月28~11月6日,約 卡比拉再次訪美,會見布希總統,並參加在費城舉行的加美非經貿發展論壇。2001年9月11日,美遭受恐怖主義襲擊後,約 卡比拉總統致電布希總統表示慰問。
同法國的關係:
法國是前薩伊主要貿易夥伴和援助國。90年代,法開始與美國和比利時一起推動前扎的多黨民主化進程,後逐步鬆動對前扎政策,兩國關係開始改善。1994年6月蒙博托政權為法在盧安達實行的“綠松石行動”提供軍事基地。法總統席哈克執政後,率先接受蒙博托以私人身份訪法,並部分恢復同前扎的政府間合作。剛新政權成立後,雙方雖有接觸,但總體關係冷淡,法強調民主、人權等問題,雙方未恢復經濟合作。1997年11月,卡比拉未參加在河內舉行的法語國家首腦會議。1998年8月剛衝突爆發後,法國同情剛果民主共和國,主張尊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呼籲召開大湖地區問題國際會議,並積極推動安理會通過有利於剛的決議,兩國關係日益改善。1999年1月13日,席哈克總統會見了訪法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府辦公廳主任耶羅迪亞。10月21~22日,法國合作部長若斯蘭訪問剛果民主共和國。2001年1月31日,約 卡比拉總統在赴美國途經巴黎時,與席哈克總統舉行了會晤。8月,法外長韋德里納訪剛,會見卡比拉總統。
同比利時的關係:
比系剛前宗主國,在前扎時期是重要的援助國和貿易夥伴。九十年代初,比在前扎多黨民主浪潮中支持反對派,對前紮實行全面經濟制裁,兩國關係陷入危機。洛 卡比拉執政後,比與新政權建立關係。1997年6月和7月,比利時合作國務秘書雷吉納爾德•莫里斯兩度往訪,參加剛重建會議,允恢復兩國間自1990年中斷的合作,此後又向剛提供了3000萬美元援助,主要用於衛生和教育領域。但由於兩國在民主、人權問題上存在分歧,比剛關係未能根本好轉。2000年7月5日,比利時布魯塞爾檢察院以“煽動部族仇恨和鼓動屠殺圖西人”為罪名,向時任剛外長的耶羅迪亞發出國際通緝令,導致兩國關係一度緊張,後有所緩和。11月20日,耶羅迪亞外長訪比。約 卡比拉執政後,比積極做衝突各方的工作,推動剛和平進程。約卡比拉總統先後於2001年2月和3月兩次訪比,兩國關係明顯改善。比利時副首相兼外長米歇爾多次訪剛。6月底、7月初,比首相伏思達訪剛,會見卡比拉總統,出席剛獨立41周年慶典。訪問期間,比向剛提供了2000萬美元無償援助,並宣布將恢復1990年以來中止的援剛信貸。
德國的關係:1997年8月,德國外交部非洲司長率政府、議會代表團訪剛。德方表示,援助一個穩定、和平、睦鄰友好的大剛果符合德國的利益,德願重新啟動兩國的密切合作。德已開始恢復1991年以來中止的原有合作項目。2001年4月5日,約 卡比拉總統訪德,會見了德國總理施洛德。2001年4月5日,約 卡比拉總統訪德,會見了德國總理施洛德。
同非洲國家的關係:
洛卡比拉政權成立後,將發展與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置於首位。重點是發展與南部非洲國家的關係,加入了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並與納米比亞辛巴威南非等國簽署了礦業、交通、貿易等多項合作協定。1998年剛衝突爆發後,剛進一步密切同辛巴威、安哥拉、納米比亞、查德和蘇旦等盟國的合作關係。2000年,洛 卡比拉同津、安、納多次舉行首腦會晤,尋求進一步支持。2001年3月26~27日,約 卡比拉總統首次對辛巴威進行了國事訪問。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還注意改善同剛果共和國、加彭和中非等中部和西部非洲法語國家的關係,分別與中非和剛果共和國簽訂了共同防務條約和互不侵犯條約。2000年10月27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加彭、安哥拉、剛果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和中非等中部非洲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在金夏沙就剛衝突問題舉行會議,發表公報,並成立了由加彭總統邦戈為首的部長級後續行動特別委員會。剛重視加強同南非、奈及利亞、利比亞等非洲大國、富國的關係。洛 卡比拉總統曾多次訪問南、尼、利等國,尋求軍事、經濟和財政援助。1998年8月以來,因烏干達、盧安達出兵支持剛果民主共和國反政府武裝叛亂,剛與烏、盧的關係一直十分緊張。2001年2月,約卡比拉總統在訪美期間會晤了盧安達總統卡加梅,隨後宣布從國際法院撤回對烏干達、盧安達和蒲隆地等國的起訴。2001年4月3日,烏干達副總理兼外長埃里亞訪剛,約 卡比拉總統會見了埃里亞。2001年3月和2002年1月,卡比拉總統兩次訪問辛巴威。2001年4月和2002年1月,卡比拉總統兩次訪問安哥拉。5月,剛與津、安、納四國元首在金夏沙舉行首腦會議。剛果(金)政府還注意改善同剛果(布)、加彭等中部和西部非洲法語國家的關係,分別與中非和剛果(布)簽訂了共同防務條約和互不侵犯條約。剛重視加強同南非、奈及利亞等非洲大國的關係。2001年,卡比拉總統多次訪問南、尼等國,尋求軍事、經濟和財政援助。1998年8月剛果(金)衝突爆發以來,剛與烏干達、盧安達和蒲隆地的關係一直十分緊張。約 卡比拉總統執政後,與三國的關係出現不同程度的改善。2001年2月,約 卡比拉總統在訪美期間會晤了盧安達總統卡加梅,隨後宣布從國際法院撤回對烏干達、盧安達和蒲隆地等國的起訴。2001年4月3日,烏干達副總理兼外長埃里亞訪剛,約 卡比拉總統會見了埃里亞。2002年1月,蒲隆地外長訪剛,會見卡比拉總統,雙方就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布從剛撤軍等問題達成一致。

文化教育

剛果(金)有較為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其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精美絕倫的銅雕、栩栩如生的木雕和別具一格的面具巫物等,堪稱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珍品。但近年來長期戰亂極大地破壞了剛文化藝術的發展。教育落後,成年男女文盲率分別為20.2%和48.1%。全國共有國小17585所,中學6007所,高等院校36所,著名的有金夏沙大學和盧本巴西大學。中、國小有公立、私立、教會三類學校,大學全部為公立。2000年,農村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4.9%,城市適齡兒童入學率為42.8%。2001年教育支出1.9億剛郎,約占當年國家財政支出的0.17%。

據剛新聞部最新統計,剛共有213種報刊,絕大多數為私營,主要集中在首都。影響較大的報紙有:《潛力報》 、《參考報》、《光榮榜報》、《未來報》、《燈塔報》、 《觀察家報》等。有52家電視台(其中國營11家、私營41家)、2家通訊社(國營、私營各1家)和23家電台(國營2家、私營21家)。剛果通訊社和剛果電視台為官方機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