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德府文廟

歸德府文廟

歸德府文廟坐落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商丘古城內,是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廟建築,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555年至1559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孔子周遊列國,回到祖籍宋國老家商丘時,曾在此講學,後人為紀念孔子,就在此修建了文廟。歸德府文廟,與全國其他文廟布局不同的是,歸德府文廟大成殿頗具有豫東建築的特點,是唯一一座學堂建在大殿右側的文廟,形成了左殿右學的獨特建築格局。文廟中的主體建築大成殿面闊7間,進深3間,9脊6獸,飛檐挑角,為單檐歇山式建築,浮雕斜撐,紅牆綠瓦,雄偉壯觀。文廟東側還有一樹圍達4米多的千年皂角樹,院內的孔子及其弟子的雕像。

基本信息

簡介

歸德府文廟歸德府文廟
歸德府文廟位於商丘睢陽區,坐落在商丘古城內,是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廟建築,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555年至1559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在此講學,後人為紀念孔子,就在此修建了文廟。歸德府文廟位於商丘市第二高級中學老校區院內,前有畔池,並立有范仲淹的塑像。與全國其他各地文廟前殿後學(堂)布局不同的是,歸德府文廟是唯一一座學堂建在大殿右側的文廟,形成了左殿右學的獨特建築格局。歸德府文廟大成殿不僅具有豫東建築的特點,也吸收了徽派建築的精華,獨具特色。

歷史

歸德府文廟歸德府文廟
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至祖籍宋國國都商丘時,曾在此處講學。
元初,後人為紀念孔子,在此修建文廟,建大殿三楹。
元朝延祐四年(1317年),增為五楹。
至元丁丑(1337年),知府李守中增置欞星門,後值兵亂毀於戰火。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段嗣輝於原址重建。
宣德(1426年-1435年)、天順(1457年-1464年)年間,李志、蔣魁繼修。
弘治任戌(1502年),盪於水,張璽重建於此,為殿七楹。
正德(1506年-1521年)年間,趙會、劉信相繼修葺。
嘉靖三十年(1551年),知府南逢吉又新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知府王有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府陳洪範重修。
明萬曆元年(1573年),商丘知縣何希周又增建壁牆、泮池、名宦祠、鄉賢祠、戟門、東西廡殿、啟聖祠、教諭宅和訓導宅。
1948年底和1949年初,淮海戰役總前委和中原二月會議曾在此舉行晚會。
雖經幾百年的風雨洗禮,歸德府文廟大成殿依然巍然屹立。現在,它不僅是商丘古城的一處名勝古蹟、旅遊景點,也是當地民眾舉辦國學講座、文化論壇的一處學習場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