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建於明正德六年(1511年),距今(2013年)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國內唯一一座“內城、城湖、城郭”保存完整的城池。磚城內面積1.13平方公里,93條街道形如棋盤,古四合院鱗次櫛比,內有大成殿、明倫堂、壯悔堂等名勝古蹟。2011年3月29日,大運河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商丘古城進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4年11月29日,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新聞局和文化部外聯局的指導下,由中國日報網主辦的“美麗中國發展論壇暨第一屆最美中國符號品牌榜頒獎盛典”在北京召開,商丘獲得“第一屆最美中國符號品牌榜·最具文化底蘊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2016年2月,商丘古城獲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基本信息

商丘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建於明正德六年( 1511 年 )。城牆、城廓、城湖三位一體,使古城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築十分獨特。有商丘作為華夏之邦商品、商業、商文化發祥地之隱喻。城牆周長 3.6 公里,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地勢為龜背形。城內建築多為四合院建築。根據五行相生相剋之說,為防金木相剋,古城東西兩門相錯一條街,成為中國古城中的唯一。如今商丘古城內街道仍保持著古代的建築風貌。坐落在古城內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侯方域的 “ 壯悔堂 ”, 招引著八方的遊客。在城南古宋河邊有名揚中外的、鐫刻著唐朝大書法家顏真卿手跡《八關齋會報德記》的八關齋。明嘉靖以後至清初,商丘古城內出過兩位大學士(宰相)、五位尚書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撫、御史、總兵等。由於幾千年來黃河決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還疊壓著西周宋國和漢唐時的睢陽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歸德府城等幾朝古城。商丘古城現為中國保存完好的古城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