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遙·雙臉

歸國遙·雙臉

《歸國遙·雙臉》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詞作。此詞寫淑女的情態。上片寫容貌、頭飾、穿著;下片寫室內環境與面飾。作品字面上寫得十分香艷,而內里卻又是極其悲涼,可以看成是一曲悲劇,是脂粉中的不和諧之音。

作品原文

歸國遙
雙臉,小鳳戰蓖金颭艷⑴。舞衣無力風斂,藕絲秋色染⑵。
錦帳繡帷斜掩⑶,露珠清曉簟⑷,粉心黃蕊花靨,黛眉山兩點⑸。

作品注釋

⑴“雙臉”二句——寫頭面形象。雙臉:兩鬢。篦(bì):梳頭的工具,比梳子齒密。小鳳戰蓖:精細的彩鳳繪在蓖子之上。戰蓖,即蓖子,疑是如蓖子形的首飾。《花間集》“戰篦”連用二次,均見溫詞中,雙音詞。颭(zhǎn展):風吹飄動。金颭艷:金光閃閃,艷麗耀眼。全句的意思是:面容美麗,飾有彩鳳的小篦子別在頭上,閃著金光。
⑵“舞衣”二句——寫穿著。因風停息而淺藍色的舞衣下垂,顯得無力,斂:收斂,引申為停歇。藕絲:顏色之一,指青白色,這裡借代為衣裙。李賀天上謠》:“粉霞紅綬藕絲裙。秋色:淺藍色。
⑶繡帷——繡花帷幕。
⑷“露珠”句——窗外樹上有了露珠,簟席便益覺清涼。溫庭筠詩《瑤瑟怨》:“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清:使簟席清涼,形容詞使動用法。
⑸“粉心”二句——寫面飾。戴著紅心黃蕊色的花靨,眉間塗的黛色如兩條遠山,花靨(yè夜):婦女面上的妝飾物。明楊慎《丹鉛錄》:“唐韋固妻少為盜所刃,傷靨,以翠掩之。女妝遂有靨飾。”又唐段成式西陽雜俎》:“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花間集》中,“翠靨”、“花靨”、“金靨”、“金靨子”、“星靨”均指此種妝飾。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與《歸國遙·香玉》一樣,也是寫美女形象的,兩闋的表現手法也一致。只是《歸國遙·香玉》寫的是春天,而《歸國遙·雙臉》寫的是秋天。 第一句:“雙臉。”人們看一個女子,大約首先都是看她的臉。而這一眼就美得人驚訝:啊!多么漂亮的臉蛋啊!只此二字,竟來不及仔細地形容。固然這是詞律的要求,但他妙就妙在他的選字。手法雖相同,但在具體的寫法上,卻又和《歸國遙·香玉》有異。那闋是首先寫對她的總體的感覺,而這裡則是先著眼於臉這一點。這就是大家的手筆,絕不重複自己。
第二句由臉而及首飾。而將第三四兩句合寫服飾。又與《歸國遙·香玉》有別。首飾和那闋的一樣,故較為簡單,這次頭上的鳳釵不是玉而是金的,自然鳳口中也銜著寶石的流蘇;它在頭上不停地顫動著,這就使人物也生動了起來。古時婦女的頭上還會插上一些梳子、篦子,那也許是金的,故他這裡著了一個“艷”字,那是金光閃閃的。
第三句“舞衣”,點出了詞中的主人公是個舞妓或侍姬的身份。“舞衣無力風斂”,這是形容她舞罷的樣子;舞衣因停止了舞蹈,無風而自斂,若無力般地垂著。自然,這“無力”也可以是寫舞女的嬌慵。這一場舞,使她用盡了渾身的氣力。還有一層意思是她穿上了昔日的舞衣,然而因為無須舞了,這舞衣也和人一樣,因情緒的低落而無力地垂著。從整個詞讀來,似乎更應是這後者。她此時的穿著舊時的舞衣,是憶舊,也是惋惜。今日無可舞者,司馬遷說:女為悅己者容。無可舞者,也就是無可悅的了。司馬遷同時相併的還有一句是:士為知己者用。故這二者的情愫是可以相通的。“舞衣無力風斂”,舊愁新怨都從這一打扮上透露了出來。無力,是說舞衣質地的極其輕薄,仿佛不能自持,故而經風一吹,都緊緊地貼在了身上,顯出了窈窕的身子和飄飄欲仙的姿勢。同時,也是衣著者的慵態。讀來未免楚楚動人。最後說明了衣服的質地是如藕絲織成的那樣輕薄,而顏色則是金黃色的。因為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故以黃色為秋色。這舞衣質地之美,與夫衣著者的無力之神態,這就做成了一種不和諧的美,它透露出的訊息,決不是快樂而是憂傷。這憂傷不論是出之於外力還是發自於自己,總之,讀得人滿是愀心的疼痛。
下片,同樣是全景式的描寫:因為秋涼了,故而把竹簾換成了錦帳繡幃,然而同低垂的帘子一樣,它也無需撩開,故而仍任它們自在地斜斜的掩著。寫出室中人一幅百無聊賴的樣子。曉則曉矣,說什麼“清曉”,這是從人的心理上過渡來的。天光了,這個早晨卻是這樣的清冷。因為帘子半撩著,所以也看得見早晨外面的露珠,不知怎地,讓人由露珠而感到她那床上墊著的篾簟子,一定也是冰涼的。這都是極寫她的孤寂,字面上沒有,而畫面上豈非因為沒了個他,她才有這樣些“清”的感覺的么?否則她也不會特地著意於那晨與露之清、與夫簟的感覺了。
末二句,可謂傷心已極之句。人沒有來,然而她仍然盛妝著。將一張粉臉,打扮得如花一樣,粉心、黃蕊、眉山,這都是當時的時樣打扮。下文詞人沒有說。然而其實他通首都說了,縱然打扮得再美,也不過是再一次的重複昨日而已。因而,此情卻極其可憫。
其實,溫庭筠雖然在字面上寫得極其香艷,而實際上,內里卻又是極其悲涼。外熱而內冷。他是在將美撕毀給人看,所以他所寫的實際是一曲曲的悲劇,是粉脂中的不和諧音。王國維謂溫庭筠的詞品是“畫屏金鷓鴣”,則他直是連“畫屏金鷓鴣”也是草草讀過的。

歷史評價

李冰若認為溫詞《歸國遙》兩首“除堆積麗字外,情境俱屬下劣”。

作者簡介

溫庭筠像溫庭筠像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